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二巯基丁二酸钠

2022-06-28 02:13:55 百科资料

二巯基丁二酸钠,用于酒石酸锑钾的解毒,对铅、汞、砷中毒亦有效,对肝豆状核变性有驱铜及减轻症状作用。

  • 中文名称 二巯基丁二酸钠
  • 用于 酒石酸锑钾的解毒
  • 作用 减轻症状作用
  • 别名 二巯琥珀酸钠

基本信息

  名称:

  二巯基丁二酸钠、二巯琥珀酸钠、二巯琥钠、二巯丁二钠、Sodium Dimercaptosucinate、Natrii Dimercaptosuccinas、DMS

  药理作用:

  同二巯丙醇,但对锑的排泄率较高。对酒石酸锑钾的解毒效力较之强10倍(但因能提高锑的排泄率,使血吸虫患者血液内的含锑量降低,以致使锑剂的疗效亦降低)且毒性较小。从血液中消失快,4小时排出80%。

  剂型剂量:

  注射剂:0.5g、1g。

应用

  用法用量:

  肌注。成人每次0.5g,每日2次。小儿每次15mg/kg,每日2次。静注。成人剂量:急性中毒:首剂2g,以后每小时1次,剂量减半,共4~5次;亚急性中毒:每次1g,每日2~3次,连用3~5天;慢性中毒:每次1g,每日1次,用3天,停4天为1疗程。小儿剂量:急性中毒:首剂30~40mg/kg,用法同成人;亚急性中毒:每次15~20mg/kg,用法同成人;慢性中毒:每次15~20mg/kg,用法同成人。

注意

  不良反应:

  可出现蛋白尿和管型尿、恶心、乏力、四肢酸痛、口臭、头晕、心悸,多在数小时内消失。个别病例可有肝功能异常,但停药后可恢复。

  禁用或慎用:

  对本品过敏者及严重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注意事项:

  1、肌内注射时可加普鲁卡因防止疼痛。2、水溶液不稳定,应新鲜配制,为无色或微红色,如呈土黄色或混浊,则不可使用,不可加热。3、静注时配成5%~10%溶液,于10~15min内缓慢注入。4、慢性中毒时可用2~3个疗程。5、本品与铁结合可增加毒性。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