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弱冠
2022-06-27 02:19:40 百科资料

古代汉族男子二十岁算成年,行"冠礼",以示成人。在此之前都是梳发髻,也称"总角",《诗经·氓》中有云: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这里的"总角"就是代指小时候,儿童时期。等到二十岁加冠之后,行冠礼,就成为成年人了,故称"二十弱冠"。
- 中文名称 二十弱冠
- 寓意 成年
- 地区 中国
- 出处 《诗经》
- 年代 周代
典故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年龄旧称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男孩7岁称韶年。
男孩10岁以下称黄口。
男孩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男孩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7岁称髫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女孩16岁称碧玉年华。
女孩20岁称桃李年华。
女孩24岁称花信年华。
女子出嫁称摽梅之年 。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50岁又称杖家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60岁又称杖乡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70岁又称杖国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耄耋之年。
100岁称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