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藏经
《乾隆版大藏经》为清代官刻汉文大藏经,亦称《清藏》,又因经页边栏饰以龙纹名《龙藏》。它始刻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 ,完成于乾隆三年(1738),是我国历代官刻大藏经极为重要的一部。
- 作品名称 乾隆大藏经(全球首部三本装)
- 作品别名 《清藏》
- 创作年代 清代
- 尺寸 28mm*38mm*38mm
信息介绍
首部三本装完整版乾隆大藏经
全藏共计5600多万字,共收录经、律、论、杂著等1669部,7168卷,共用经版79036块。
由亚太中国(香港)佛教研究院整理的《乾隆大藏经》三本套装,是中国目前第一套也是唯一为供奉所特殊制作的版本。其严谨、完整的佛学经论,对于佛教的历史、文化、哲学传承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得到一部大藏经曾是无数善众所终身寻求而不可多得的大件功德。非寻常之造化。
尺寸:28mm*38mm*38mm
装帧:特别精装版
玉佛龙藏金塔
《玉佛龙藏金塔》是亚太中国(香港)佛教研究院2012年度扛鼎之作,整套供藏品由三部分组成:大师纯手工雕刻释迦摩尼说法像一尊;迄今为止,佛教历史上第一版的三本装《乾隆大藏经》(上、中、下)、高精套装;"宝箧印塔"造型精雕供奉功德塔一尊。气势恢宏、做工考究。集佛教文化、佛教历史、佛教哲学于一体,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佛教供奉礼品中的顶乘收藏之作。
供佛之祖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大都供佛,清朝皇帝甚至精研佛学。至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皆拈香敬佛,行佛学教化。昔日皇家供奉,今日法布三界,而供奉和田玉制释迦牟尼佛像更是礼佛之典范,非寻常之洪福。
藏一切经
《乾隆大藏经》为清代官刻汉文大藏经,亦称《龙藏》。它始刻于清雍正十一年 (1733) ,完成于乾隆三年(1738),是我国历代官刻大藏经极为重要的一部。《大藏经》是将一切佛教典籍汇集起来编成的全集。起初叫做"一切经"大藏经为后世佛子所珍视,诚阅读,供养及镇寺。本套藏品所收录的《乾隆大藏经》三本套装是中国目前第一套也是唯一为供奉所特殊制作的版本。其严谨、完整的佛学经论,对于佛教的历史、文化、哲学传承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得到一部大藏经曾是无数善众所终身寻求而不可多得的大件功德。非寻常之造化。
奉功德塔
在象徵意义方面,佛塔代表了佛陀的圣意、法身。在佛塔中,通常会安奉著圣者舍利、经书及各种吉祥物品,让绕塔、近塔及顶礼者、目视者皆能积集善缘。非寻常之功德。
建造供奉佛塔之功德:
佛塔是佛教精神和宇宙的象征,它挺拔而立,下依大地,上指苍穹,直冲霄汉,凝聚着天地间的浩然之气。《法华经.方便品》中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心称南无佛,皆己成佛道"一座座宝塔都包含着佛法的奥义,珍藏着佛教的圣物和法宝,可以福泽一方,摄持一方。
供养塔的15个益处:
1.得净念心。2.得顺法心。3.得惭愧心。 4.得见如来。 5.发清净心。6. 能持正法。7.如说修行。8.得亲近诸佛。9.诸佛国土随意受生。10.若生人中得 念佛心。11.才生人中得念佛心。12.诸魔军众不能脑乱。13.于末法时能护正法。14.常得十方诸佛如来恒加覆护。 15.速得成就五分法身。
和田美玉
新疆玉石是中国玉石群中的佼佼者,其中又以新疆和田玉最富盛名。《千字文》有"金生丽水,玉出昆冈"之说。昆冈玉就是指的和田玉。其中青玉有淡青色到深青色,颜色的种类很多,其颜色深浅不同,有淡青、深青、碧青,灰青、深灰青、翠青等。肉质细腻的青玉这两年价值不断攀升,整玉雕琢的大件玉器尤其少见。本套藏品中的释迦摩尼佛祖像(说法、坐姿像)采用的是整身整体的和田玉料雕琢,为和田玉收藏爱好者所称颂。整座佛像高20厘米左右,宽17厘米左右,经高僧大德指点,全部1999尊佛像均须纯手工采料、纯手工研磨、纯手工雕刻的原因,制作难度极高,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贯穿了整个制作过程。也由此耗料巨大,货真价实,每尊的重量、尺寸等数据无法做到统一相致。同时,玉材稀贵,提请众仁人贵客多加珍惜养护以保万年罩佑。
龙藏
《乾隆大藏经》的编刊工程浩大,负责其事的官员、学者、高僧等达60余人,监 造人员80余人,还募集刻字、刷印和装帧等优秀工匠860余人,历时6年完成。全藏字体秀丽,镌刻精湛,如出一人;佛像等图版以白描手法绘刻,庄严而不失生动。初印104部,颁赐各地禅院。此后至民国年间,又陆续刷印了数十部,共印行50余部。自宋至清,木刻汉文大藏各代频出,唯有《龙藏》经版保存至今,其印本完整者亦极鲜见,因此,它在世界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加持
佛像开光 ,开光是启用时的说法仪,只有经过开光后,佛像便不是原来的 泥塑木雕,而具有宗教意义上的神圣性,成为顶礼膜拜的圣品。佛教的任何仪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义,开光也不例外。佛教认为,众生从无始以来,就受到无明尘垢的污染,而不能彻见诸法的真理,所以需要开发我们内具的智能。因此,开光即开发人们自性的光明。在开光仪式中,行使主法的人拿起毛巾向佛像作拂拭动作,这是表示要拂去众生心地上的垢尘;用镜子一照,表示垢除净显,明心见性,真正见到诸法的本来面目;用朱砂笔点向佛眼,是因为眼睛代表了智能,所以点开佛眼,开发众生的内在智能。总之,开光是佛教的一种启用仪式,是对法器融入佛光谛结佛缘的佛法程序,是佛教禅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佛法普渡六道众生,六道包括一切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不论是神仙、还是神兽,都在六道之中。因此,佛教的开光加持可以包容一切,包括佛像、神像、瑞兽、法物等,而且开光加持的道场,一定要选择灵气所在之佛教圣地,具有事半功倍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