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乳管内乳头状瘤

2022-06-29 20:39:22 百科资料
乳管内乳头状瘤多见于经产妇,40~50岁为多。75%病例发生在大乳管近乳头的壶腹部,瘤体很小,带蒂而有绒毛,且有很多壁薄的血管,故易出血。发生于中小乳管的乳头状瘤常位于乳房周围区域。
  • 挂什么科 乳腺外科
  • 哪些症状 乳房肿块、溢液、乳晕深部可扪及肿块
  • 好发人群 40-50岁妇女
  • 需做检查 乳房视诊、乳腺导管造影、乳腺导管内窥镜、乳房触诊、乳房摄片、乳房超声检查
  • 引发疾病 有癌变的可能

病因

  病因尚未确定,但较多的学者认为本病也与雌激素过度刺激造成局限性乳头状生长有关。可分为单发性(乳管内乳头状瘤)和多发性(乳管内乳头状瘤病)两种。乳管内乳头状瘤病常为多发性,发生于乳腺边缘部位的中、小导管或末梢导管没,可累及多个乳腺小叶的不同导管,其生物学特性倾向于癌变,癌变率高达30%~40%,可视为癌前病变。

症状

  乳管内乳头状瘤属良性,但6%~8%的病例可发生恶变。一般无自觉症状,常因乳头溢液污染内衣而引起注意,溢液可为血性,暗棕色或黄色液体。肿瘤小,常不能触及,偶有较大的包块。大乳管乳头状瘤,可在乳晕区扪及直径为数毫米的小结节,多呈圆形、质软、可推动,轻压此包块,常可从乳头溢出血性液体。

  

检查

  X线检查:乳腺管造影常可显示肿瘤所在部位及大小,有人报道其诊断符合率可达93.7%。

  溢液细胞学检查:乳头溢液涂片,可见红细胞和上皮细胞,偶可找到癌细胞。

  

鉴别

  乳管内乳头状癌:一般在乳晕下扪及肿块,肿块常大于1cm,按压时相应乳腺导管口有血性溢液,肿块表面不光滑,常与皮肤粘连,不易推动,无压痛,腋淋巴结可肿大或有转移。乳管可有扩张和破坏,病理检查可以确诊。

  乳腺导管扩张症:乳头溢液可以从多个导管口溢出,性状以透明或黄色多见,部分病例在乳晕下可扪及多个小结节其与乳腺导管走向一致,边界不清,与皮肤常有粘连,伴有触痛。腋淋巴结可有肿大,但质软,有压痛。乳腺导管造影可见导管扩张增粗,但导管无增生或破坏,管内无占位病变,涂片常无特殊发现。

并发症

  1、乳管内乳头状癌:一般在乳晕下扪及肿块,肿块常大于1cm,按压时相应乳腺导管口有血性溢液,肿块表面不光滑,常与皮肤粘连,不易推动,无压痛,腋淋巴结可肿大或有转移。乳管可有扩张和破坏,病理检查可以确诊。

  2、乳腺导管扩张症:乳头溢液可以从多个导管口溢出,性状以透明或黄色多见,部分病例在乳晕下可扪及多个小结节其与乳腺导管走向一致,边界不清,与皮肤常有粘连,伴有触痛。腋淋巴结可有肿大,但质软,有压痛。乳腺导管造影可见导管扩张增粗,但导管无增生或破坏,管内无占位病变,涂片常无特殊发现。

预防

  1、注意情绪调节 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的精神长期处于一种高应激的紧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情绪的剧烈变化将直接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导致内分泌紊乱,从而使乳房发病。女性应注意保持乐观的心态,及时摆脱不良情绪。

  2、调理饮食 平时宜多进食蔬菜、水果、菌类、鱼类、精肉、海带、紫菜及五谷杂粮,少食高脂肪、高糖、高动物蛋白的食物,忌食辛辣、火烤、熏制、腌制食品,不喝含酒精及咖啡因的饮料。此外,现在还有许多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女性应谨慎使用。

  3、正确佩戴乳罩 乳罩不要佩戴得过紧,否则会影响乳房的血液循环而诱发乳房疾病。晚上睡觉时要把乳罩取下,以保证睡眠时呼吸顺畅,血液流通。

  4、重视母乳喂养 充分哺乳的女性,其乳腺会得到良好的发育,可大大减少乳腺疾病的发生机会。部分乳腺增生病也可以通过哺乳而自愈。

  5、做好避孕 正常的怀孕生育是一个生理过程,但人为的药物流产及人工流产却扰乱了人体的生理节律,可造成体内雌激素水平失衡,而导致乳腺增生。

  6、和谐的性生活 正常和谐的夫妻性生活是对内分泌的一种调节,它可以降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降低乳腺增生病的发生率。

  7、重视自我检查 具体方法是:洗浴后站在镜前检查,双手叉腰,从镜中观察双侧乳房的皮肤有无异常,乳头有无内陷,然后用四指并拢伸开按压乳腺的每个部位,检查有无肿块。手法应轻柔,切忌抓、捏。否则会将正常的乳腺组织误认为是肿块。最后挤压乳头看是否有溢液。

  

治疗

  本病无有效治疗药物,以手术治疗为主。对单发的乳管内乳头状瘤应切除病变的乳管系统。术前需正确定位,用指压确定溢液的乳管口,插入钝头细针,沿针头或美蓝显色乳管内乳头状瘤部位作放射状切口,切除试乳管及周围的乳腺组织。并常规进行病理检查,如有恶变应施行乳腺癌根治术。对年龄较大、乳管上皮增生活跃或渐变者,可行单纯乳房切除术。乳管内乳头状瘤一般认为属良性,但恶变率为6%~8%,尤其对起源于小乳管的乳头状瘤应警惕其恶变的可能。通常认为,乳管内乳头状瘤属良性,但6%~8%的病例可发生恶变,故应早期手术治疗。手术时,可先循乳头溢血口插入细探针,尔后沿探针切开乳管,寻找肿瘤,予以切除;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考虑行患乳单纯切除。切除标本应送病理检查,如见有恶变应按乳癌处理。

  

饮食

  1、橘核乳没蜜饮

  [原料]橘核3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蜂蜜30克。

  [制法]将橘核拣杂,洗净,晒干或烘干,与拣杂后的乳香、没药一起用微火再烘片刻,共研为细末,瓶装,防潮,备用。

  [吃法]每日3次,每次取研末10克,用10克蜂蜜调服。

  [功效]行气通络,化瘀止痛。

  2、蒲公英元胡蜜饮

  [原料]蒲公英30克,元胡30克,夏枯草30克,川楝子20克,白芷10克,蜂蜜30克。

  [制法]先将蒲公英、元胡、夏枯草、川楝子、白芷分别拣杂,晒干或烘干,切碎或切成碎小段,一同放入沙锅,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去渣,收取滤汁放入容器,待其温热时,兑入蜂蜜,拌匀即成。

  [吃法]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清热解毒,行气止痛。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