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乳头湿疹

2022-07-03 22:34:20 百科资料
乳头、乳晕及其周围皮肤均可出现小丘疹、鳞屑和磨烂面给痴,皮损奇痒和有灼热感,夜间症状加重。慢性乳房湿疹可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迁延而成。乳头、乳晕部皮肤增厚、粗糙,乳头皲裂,色素沉着,表面覆盖有鳞屑,伴有渗出液及阵发性病痒。中医治疗推荐姜氏卫肤霜,治疗安全彻底。乳房湿疹时,乳头无重度糜烂,乳头无变形,更不会因糜烂导致乳头消失。
  • 中文名 乳头湿疹
  • 外文名 Nipple eczema
  • 疾病概述 湿疹(eczema)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浅层真皮和表皮炎症
  • 湿疹 eczema

疾病概述

  湿疹(eczema)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浅层真皮和表皮炎症。该病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中医统称该病为“湿疮”,依据其发病部位和性质的特点,又有不同的名称,如“浸淫疮”、“血风疮”或“粟疮”、“旋耳疮”、“涡疮”、“乳头风”、“脐疮”、“肾囊风”和“四弯风”等。

乳头湿疹

  病变多为双侧性,亦可为单侧性。发生于乳头及乳晕处,特别是乳房下部,有时累及乳头周围皮肤,常常反复发作而转成慢性。急性乳房湿疹,皮表常出现多数密集粟粒大的小丘疹、癌疹或小水泡,基底潮红,瘦痒,抓搔后瘤疹易破损而出现点状渗出及糜烂面,有较多浆液渗出,可伴有结痴、擦烂、脱屑等。亚急性乳房湿疹多由急性湿疹迁延而来。

  乳头、乳晕及其周围皮肤均可出现小丘疹、鳞屑和磨烂面给痴,皮损奇痒和有灼热感,夜间症状加重。慢性乳房湿疹可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迁延而成。乳头、乳晕部皮肤增厚、粗糙,乳头皲裂,色素沉着,表面覆盖有鳞屑,伴有渗出液及阵发性病痒。乳房湿疹时,乳头无重度糜烂,乳头无变形,更不会因糜烂导致乳头消失。

病因病机

中医湿疹

  中医认为湿疮是由于禀赋不耐,风、湿、热阻于肌肤所致。急性者以湿热为主,常因饮食失节,嗜酒或过食辛辣腥发动风之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使湿热内蕴,又外感风湿热邪,内外两邪相搏,充于腠理,浸淫肌肤发为本病;亚急性者多与素体虚弱,脾虚不运,湿邪留恋,肌肤失养有关;慢性者因湿热蕴久,病久伤血,血虚生风生燥,肌肤失去濡养而成。

西医湿疹

  西医认为湿疹的病因复杂,常常不是单一的,常因不同的个体以及疾病的不同阶段而异。个体对各种因素的易感性或耐受性还可受生理或病理生理的影响而增强或减弱。迟发性变态反应在发病机理中可能起一定作用,但并非所有湿疹均与此有关。发病的相关因素可能是内在的,或是外在的,在临床上往往不易明确。外因常见的有鱼、虾、花粉、尘螨、动物皮毛、皮屑、化妆品、肥皂、合成纤维等。内因包括慢性感染病灶,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内分泌及代谢改变,血循环障碍如小腿静脉曲张以及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精神抑郁和过度疲劳等。 湿疹不是遗传性疾病,但往往有一定的家族倾向,这可能与遗传的过敏素质有关。

中医验方

  验方创制于清光绪年间,系纯天然中草药经研磨熬制而成,是姜氏中医世家百年留传的乳头湿疹验方。

  【名       称】姜氏卫肤霜。

  【创制时期】清光绪年间。

  【配       伍】纯天然中草药成分经研磨熬制而成。

  【功能与主治】用于皮炎、乳头湿疹、皮肤癣、湿疹、过敏等皮肤问题的治疗。

  【效果统计】此方近十年略统计用药10000余例,总有效率可达99%。姜氏卫肤霜,可以淘宝网购。

  【用法与用量】外用,先局部使用,然后每天2-3次,涂抹患处。

  【性    状】乳霜剂。

  【贮       藏】密封储存。

早起症状

  多见于哺乳期妇女,大多数为双侧乳房病变,少数为单侧。病变部位在乳头、乳晕,特别是乳房下部,急性期皮肤表现为密集的栗粒大的小丘疹、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有点状渗出及糜烂面,有浆液渗出。可发展为红斑、结痂,并伴脱屑。皮损易转为亚急性或慢性而长久不愈,或愈后复发。在亚急性和慢性期皮肤浸润、粗糙、肥厚、乳头皲裂,但病变较软,不形成溃疡,乳头也不受侵犯。自觉瘙痒,婴儿吸吮时可有剧烈疼痛,停止哺乳后容易治愈。

  根据下列特点可诊断为乳房湿疹:①发生于哺乳期妇女;②发生于乳头、乳晕及乳房下部的红斑、渗液、糜烂、结痂、脱屑、皲裂及瘙痒;③愈后又易反复发作。一般在停止哺乳后可治愈的特点可诊断。

乳房食疗

  (1)薏米红豆煎:薏米30克,红小豆15克,加水同煮至豆烂,酌加白糖,早晚分服。

  (2)马齿苋煎:鲜马齿苋30~60克,水煎,每日分数次服用,并可配合外洗。

  (3)冬瓜汤:带皮冬瓜250克,切块,煮汤食用。

  (4)黄瓜煎:黄瓜皮30克,加水煎煮沸3分钟,加糖适量,1日3次,分服。

  (5)绿豆海带粥:绿豆30克,水发海带50克,红糖适量,糯米适量。水煮绿豆、糯米成粥, 调入切碎的海带末,再煮3分钟加入红糖即可。

  适当多吃以下三种蔬菜有助预防和治疗湿疹:

  1、苦瓜 苦瓜内含奎宁。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之功。可用于治疗热毒、疖疮、痱子、湿疹等病症。

  2、番茄 番茄内含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烟酸,维生素E;还含有苹果酸、柠檬酸,钙、磷、铁及番茄碱等物质。具有生津止咳、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清热等功效。番茄中的果酸对维生素C有保护作用,故而能有效地补充维生素C;番茄碱有抑菌消炎、降低血管通透性作用,所以外用番茄汁治疗湿疹可起到止痒收敛的作用。

  3、韭菜 韭菜内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维生素C及钙。磷、铁、蛋白质、纤维素等。韭菜还有解毒祛湿的功效,故韭菜汁外搽可治湿疹。

  4、芹菜 内含丰富的纤维、维生素B2及维生素C,还有大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芹菜具有化湿、利湿等功效,可有效防治湿疹的复发。

  乳房湿疹最好不要吃那些食物?

  1.乳房湿疹患者要注意不能够吃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浓茶、咖啡、酒类及其他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比如鱼、虾等,另外,不要吃竹笋、竿头、牛肉、葱、韭菜、慈姑、胡椒、羊肉、芡实等食物。

  2.忌辛辣刺激食物:忌饮浓茶、咖啡、酒、吸烟等,以防加剧病痒,引起搔抓,使皮损难以痊愈。而葱、蒜、生姜、花椒等味辛、性温食物,会耗阴助阳,对患者也是一种刺激,应避免使用。

  3. 忌发湿、动血、动气食物:如竹笋、竿头、牛肉、葱、韭菜、慈姑、胡椒、羊肉、芡实等。

中药治疗

  对急性乳房湿疹以湿、热重者,治宜清热泻火,凉血利湿,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中药有黄芩、龙胆草、生地、桅子、车前于、泽泻、柴胡、当归、茯苓、牛膝等。若风、湿、热兼有者,治宜凉血、技风、清热、除湿,方用消风散加减。中药有苍术、苦参、木通、知母、生石膏(先煎)、防风、牛蒡子、蝉衣、当归、生地、薄荷、白藓皮等。

  亚急性乳房湿疹治宜健脾除湿,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中药有苍术、厚朴、陈皮、猪苓、泽泻、茯苓、白术、滑石、桅子、木通、甘草等。

  慢性乳房湿疹治宜养血、桂凤、润燥,方用四物消风饮加减。中药有生地、当归、防风、蝉衣、赤芍、川芎、薄荷、白藓皮、独活、柴胡等。

  偏方:

  方一:黄连蜂巢治疗湿疹

  【配方】川黄连6克,蜂巢3个,凡士林80克。

  【制用法】将黄连研极细;蜂巢研末,再加凡士林,文火溶化,搅拌成油膏,先用2%温盐水洗净患处,后涂油膏.注意不可用热水烫,越烫越坏。

  【功效】散风祛湿.治疗湿疹。

  方二:绿豆粉香油治湿疹流水

  【配方】绿豆粉、香油各适量.

  【制用法】将绿豆粉炒成黄色,晾凉,用香油调匀,敷患处.

  【功效】清热,祛湿.用治湿疹流黄水.

  方三:青鱼胆汁治皮肤湿疹

  【配方】青鱼胆、黄柏等份.

  【制用法】将青鱼胆剪破,取胆汁,与黄柏粉末调匀,晒干研细.用纱布包裹敷于患处.

  【功效】清热解毒.用治皮肤湿疹久治不愈者.方4车前草治湿疹

  【配方】车前草15克,龙胆草9克,羊蹄9克,乌蔹莓9克,黄柏6克,地肤子12克,明矾6克,野菊花9克。

  【制用法】碎成粗末,煎水洗患处,1日2次.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