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书通二酉

2022-07-08 19:58:51 百科资料

书通二酉,汉语成语,拼音是shū tōng èr yǒu,意思是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出自《太平御览》。

  • 中文名称 书通二酉
  • 出处 《太平御览》
  • 拼音 shū tōng èr yǒu
  • 注音 ㄕㄨ ㄊㄨㄙ ㄦˋ ㄧㄡˇ

成语解释

  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成语出处

  《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

成语辨析

  【近义词】:学富五车

  【反义词】:胸无点墨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陈宗阮]到一十六岁,果然学富五车,书通二酉。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

成语故事

  相传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朝廷博士官伏胜冒着生命危险,从咸阳偷运出书简千余卷,辗转跋涉,藏于二酉洞中,使先秦文化典籍得以流传后世。成语"学富五车,书通二酉"出于此。这些书简在秦灭汉兴时献给汉高祖刘邦,刘邦在获得伏胜所献大量秦前书简时大喜,亲自将二酉藏书洞封为"文化圣洞",将二酉山立为"天下名山"。从此后,二酉山二酉洞就成为天下圣迹,成为读书人毕生向往和追求的地方。以后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前往二酉拜谒更是络绎不绝,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文章。山上一度建院立阁,修堂造亭,香火旺盛。为纪念伏胜修建的伏胜宫和为保护二酉洞修建的藏书阁就是典型的建筑代表。在山半石洞下方,留有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即北京大学第四任校长、湖南督学使者张亨嘉于清光绪六年(1890年)二月所立的榜书碑刻"古藏书处"四个大字。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