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鱵
2022-06-27 12:14:11 百科资料
九州鱵学名为九洲下鱵(hyporhamphus intermedius,Cantor,1842),是一种颌针鱼目鱵科下鱵属的鱼类,广泛分布于西北太平洋。个体不大,是罕见的小型食用鱼类。
- 中文名称 九洲下鱵
- 拉丁学名 hyporhamphus intermedius
- 别称 间下鱵、九州鱵、针鱼、穿针鱼、针杆子、补网师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简介
九州鱵(Hemiramphus kurumeus)属颌针鱼目,飞鱼亚目,鱵科,鱵属。俗称:针鱼,穿针鱼,针杆子,针公。英文名:Kurume halfbeak 。

体型描述
体细长,呈圆柱形而稍侧扁。头大,侧扁,背面宽平,腹面狭窄。口较大,口裂平。上颌由颌间骨形成三角形的口盖;下颌向前延伸特别长,呈针状;上下颌于相对部分有多列锐利的小齿。鼻孔大,靠近眼;眼大。鳃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体鳞薄,极易脱落;头部和上颌具鳞。侧线完全,在胸鳍处急剧向下弯折,沿腹缘直至尾柄基部。背鳍位于体后半部,约与臀鳍相对;尾鳍分叉,下叶较上叶长大;各鳍均无硬刺。体银白色,背部自头后至尾鳍有灰黑色条纹,两旁有排列整齐的小黑点。体侧中部有一条银白色斑带,在背鳍和臀鳍间较宽阔;背鳍和尾鳍为灰黑色,其它各鳍为黄白色,上下颌及鳃盖均为灰黑色。
生活环境
九州鱵生活于江河、湖泊的上层,常成群游于水面觅食,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兼食昆虫等。生殖期在5-6月。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附属湖泊中。个体虽不大,但数量相当多,是常见的小型食用鱼类。
食用效果
鱵的肌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等。鲜肉入药具有滋阴、补气、解毒之功效,主治阴虚内热、盗汗、五心烦热(结核肺),久溃疡疮,不易收口等症。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