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乙醇醛

2022-07-03 02:41:10 百科资料

化学品,英文名称:Glycolaldehyde

分子式:C2H4O2

结构简式:HOCH2CHO

分子量:60.05

别称:烃基乙醛

  • 中文名 乙醇醛
  • 英文名 Glycolaldehyde
  • 别称 羟基乙醛
  • 化学式 C2H4O2
  • 分子量 60.05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乙醇醛

乙醇醛的分子构型

  中文别称:羟基乙醛

  英文名称:Glycolaldehyde

  英文别称:Monomethylolformaldehyde; Methylol formaldehyde; Hydroxyacetaldehyde

  分子式:C2H4O2

  结构简式:HOCH2CHO

  分子量:60.05

  CAS号:141-46-8

  EINECS号:205-484-9

理化特性

  常温下状态:无气味的白色片状固体

  相对密度(水=1):1.3669

  沸点:110~120℃(1.6kPa)

  熔点:96~97℃

  折射率:1.4772

  溶解性:微溶于乙醚,溶于水和热乙醇

  化学性质:是最小的糖分子,具有醇和醛的双重性质。易被氧化,在冷时即可还原Ag+,Cu2+。可与苯肼成苯腙,与2,4-二硝基苯肼成脎。易成二聚体。

  制取方法:可由乙醛经卤代后,水解制得

  主要用途:有机合成的一种重要原料

  主要存在形式: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的溶剂体系中,容易形成溶质-溶剂聚集体。能与丙烯醛反应生成核糖,对生物体内RNA的合成有非常重要意义。

最新发现

  2014年9月27日消息,据悉,天文学家们在一个年轻的双星系统中发现了生命分子:乙醇醛。科学家将其编号为IRAS16293-2422。这是第一次在恒星周围发现糖分子,这也意味着,在未来的时候,或许将会有生命诞生。

恒星周围发现糖分子--乙醇醛

  2012年8月29日, 天文学家在距地球400光年的蛇夫座年轻恒星的一片星云中发现了糖分子。这个发现的确让人"笑得很甜蜜"。虽不能由此直接得出存在外星生命的结论,但至少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为人类早日告别孤单带了来希望。

  天文学家用阿塔卡玛大型毫米波阵列(ALMA)在位于蛇夫座的一颗恒星气体尘埃中,观测到糖分子存在。这颗恒星距离我们仅400光年,相比以前发现这次算是超近距。人们测定糖分子在其恒星系统中的位置相当于天王星在我们太阳系中的位置。

  其实,科学家在尘埃云中发现的"糖"不是我们平时放在咖啡里的糖,而是特指一种叫"乙醇醛"的单糖,是最小的糖分子。乙醇醛与丙烯醛发生反应后能形成核糖,而这正是RNA的重要成分,它是生命起源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糖分子。虽然科学家还不知道这些乙醇醛分子在太空中是怎样合成的,但是天文学的观察表明,乙醇醛分子形成于密集、寒冷的星际分子云中的冰封的尘埃颗粒中。

  在此之前,乙醇醛在太空中仅在其他的两个地方被发现,一个是靠近银河系中心的巨大的气体尘埃云中,另一个是在距地球26000光年的大质量恒星的形成区域。但是这两个地方距离地球太远,观察的清晰度很差,天文学家不可能精确地定位乙醇醛的位置。

  该发现表明,在行星出现之前,复杂的有机分子就可能在恒星系统中形成了;当年轻的行星从尘埃物质中诞生,这些有机分子就会落到行星上,当条件适合时,就会孕育出美丽的生命。

制取方法折叠

  可由乙醛经卤代后,水解制得。

存在形式折叠

  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的溶剂体系中,容易形成溶质-溶剂聚集体。对体内RNA的合成有重要意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