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乙肝五项指标

2022-07-12 13:14:49 百科资料

乙肝五项指标是诊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最常用指标。

乙肝五项包括有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及乙肝核心抗体等。

  • 中文名称 乙肝五项指标
  • 外文名称 Second liver 5 indexes
  • 别名 乙肝两对半 、乙肝五项
  • 诊断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基本说明

第一项

  第一项为乙肝表面抗原,英文缩写为HBsAg。

  乙肝表面抗原是反映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最主要的指标,健康人应为阴性(-),阳性(+)表示感染了乙肝病毒。

第二项

  第二项为乙肝表面抗体,与第一项相对,英文缩写为HBsAb。

  乙肝表面抗体的阴性(-)表示体内无乙肝病毒抗体,阳性(+)表示:曾接种过乙肝疫苗而产生了抗体,或曾经感染过乙肝但机体已将病毒清除从而产生了抗体。

第三项

  第三项为乙肝e抗原,英文缩写为HBeAg。

  健康人应为阴性(-),阳性(+)表示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第四项

  第四项为乙肝e抗体,与第三项相对,英文缩写为HBeAb。

  阳性(+)表示:e抗原转阴,e抗体出现,表示乙肝病毒复制活动减弱;或乙肝病毒发生基因突变,无法产生e抗原,但乙肝病毒复制活动其实更加活跃。

第五项

  第五项为乙肝核心抗体,英文缩写为HBcAb。

  阳性(+)表示正感染乙肝病毒或过去曾感染过乙肝病毒。

正常值

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正常值:阴性(-)。若HB-sAg阳性,还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项化验才能确诊。无肝炎症状,其它功能正常仅HBsAg阳性者,称为HBsAg携带者。这种人如果阳性程度不高,检查e抗原、e抗体、核心抗原和抗体均为阴性者,一般认为就不会传染。

乙肝表面抗体

  乙肝表面抗体(HBsAb)正常值:阴性(-)。这是患者在感染了乙肝病毒后,对HBsAg的蛋白质所产生的一种免疫反应性抗体,对中和HBsAg有一定作用。在注射乙肝疫苗后,也会出现HBsAg阳性反应。

乙肝e抗原

  乙肝e抗原(HBeAg)正常值:0-0.5PEIU/ml,它的值主要反映了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说明乙肝病毒的复制比较强,传染性也比较强,具体的判定还要结合其他测量值。

乙肝e抗体

  乙肝e抗体(HBeAb)正常值:0-0.2PEIU/ml。乙肝e抗体偏高证明是阳性,一般情况下,乙肝e抗体阳性,说明乙型肝炎病毒不活跃,传染率比较低,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时间长的标志。如果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和乙肝e抗体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已经被清除,处于恢复期,体内已经产生抗体。如果乙肝e抗体阴性,可能表明患者已经感染了乙肝型病毒。

乙肝核心抗体

  乙肝核心抗体(HBcAb)正常值:小于2.0,放免定量检测大于2.1为阳性。如果单项乙肝核心抗体高滴度阳性,体内可能仍然存在乙肝病毒,需要进行乙肝病毒变异耐药检测。

常见结果

  乙肝五项检查中的各项常以组合形式出现,以下是较为常见的组合方式。总的来说,除了单独表面抗体(HBsAb)阳性外,其他任何一项阳性均提示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需尽快就医行进一步诊疗:

  (注:1:第一项,乙肝表面抗原、2:第二项,乙肝表面抗体、3:第三项,乙肝e抗原、4:第四项,乙肝e抗体、5:第五项,乙肝核心抗体。)

  1-5全是阴性:无乙肝病毒感染,但体内也没有乙肝病毒抗体。不需要就医处理,建议打乙肝疫苗。

  2是阳性:无乙肝病毒感染,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抗体,见于曾接种过乙肝疫苗或曾感染过乙肝但已恢复者,均不需要就医处理,但若(可通俗理解为数量)较低,可以考虑打乙肝疫苗进行强化。

  1、3、5是阳性:这就是俗称的"大三阳",表示感染乙肝病毒且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需尽快就医处理。

  1、4、5是阳性:这就是俗称的"小三阳",表示感染乙肝病毒但病毒复制降低或产生基因变异,传染性相对较弱,但基因变异者仍病情较重,需尽快就医进一步评估。

  5是阳性:既往感染过乙肝,已恢复但体内无抗体,或病毒变异,无法检测到乙肝表面抗原,需要就医进一步评估。

  1、5是阳性:这就是俗称的"小二阳" ,感染乙肝,可能处于恢复期,需就医进一步检查。这种形式的表现临床意义与乙肝小三阳基本上是一致的,有时候小三阳和小二阳是可以互相转变的。

  2、5是阳性:既往感染过乙肝,已恢复且体内有抗体,不需要就医处理。

  4、5是阳性:既往感染乙肝或恢复期,建议定期复查乙肝五项。

  2、4、5是阳性:乙肝急性感染恢复期,建议定期复查乙肝五项。

检查时间

  乙肝五项的检查不需要空腹,随时到医院抽血化验就可以。这种检查需要的时间并不长,一般需要一两个小时。

对照表

  乙肝五项同一患者在不同时期可出现不同的化验结果。

  分析乙肝的传染性不仅要看是否"大三阳",还要看HBv-DNA是否是阳性、复制水平的高低,才能确切判断乙肝传染性的强弱。HBV-DNA是病毒的遗传基因,存在于病毒的核心部位,它的阳性和HBeAg阳性意义基本是一致的。因此,公认的抗病毒治疗是否有效,主要是以HBeAg和HBV-DNA的阴转或定量的明显减少为指标。

  俗话说的"大三阳"是指上表第1行,"小三阳"是指上表第2行。

  1、"大三阳"见于以下几种可能:

  ①慢性乙型肝炎,常见乏力、食欲差等症状;

  ②乙肝病毒耐受期携带者,无明显症状,肝功和B超检查均正常;

  ③急性乙型肝炎早期;

  ④乙肝肝硬化,见于少数病毒仍活跃复制的肝硬化患者。

  2、"小三阳"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①乙肝病毒感染者经历无症状免疫清除后,进入了病毒残留期,形成乙肝病毒"小三阳"携带者;

  ②乙肝患者经过一次或多次发作后,由"大三阳"转化为"小三阳",肝功恢复正常,病毒复制也渐趋停止,血液中查不到病毒HBV-DNA,属于慢肝恢复或稳定阶段;

  ③乙肝病毒在人体免疫作用的压力下发生变异,变异后的病毒e抗原不能被检出,而血清中抗-HBe阳性,这种患者虽然表现为"小三阳",肝功能仍然不正常,HBV-DNA(+),病情大多继续进展。可能是CHB,也可能有少数患者已成为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

  3、HBV-DNA在乙肝病程中的意义;临床检查HBv-DNA定量,如检验结果小于3.0×10的三次方即为阴性,或用(-)来表示,有的检验报告用"0"来表示;如大于3.0×10的三次方即为阳性,或用(+)来表示。

  ①HBV-DNA是乙肝病毒核心中的基因片段,血液检查中如HBV-DNA(+),说明病毒在大量复制,传染性强。

  ②在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患者中虽然HBV-DNA(+),同时又是"大三阳",但并不能说明病情重,因为在病毒耐受阶段,机体没有免疫应答,肝细胞无坏死现象。

  ③在CHB患者中,如HBV--DNA(+)就说明病情仍有继续发展的可能,或存在肝细胞坏死,检查肝功能异常;如经治疗,HBV-DNA转为(-),则是病情好转的标志,可能病情长期稳定,不发展。但是也有少部分患者可由(-)再转为(+),出现病情反复。

  ④治疗CHB用抗病毒药可以使患者的HBv-DNA指数下降,它是临床治疗有效的标志。总之,HBv-DNA持续保持(-)是理想的疗效。肝硬化的患者如HBv-DNA长期保持(-),病情可能不会再发展。

诊断标准

  乙肝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也称血清性肝炎,是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不少患者误将乙肝病毒指标"大三阳"和"小三阳"视为病情轻重的标志,这是极其错误的。研究证明,"大三阳、小三阳"与乙肝患者病情的轻重毫无关系。为了使患者能够明确自己的病情处于何种阶段,现将诊断乙肝病情轻重的标准介绍给大家:

  一、慢性病毒携带阶段。这些人一般都是自身没有明显的不适,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地生活和工作。这些人的肝功能检查,B超等影像学检查,基本正常或轻度异常。

  二、轻度慢性肝炎阶段。这些病人有轻度的不适感,表现为疲乏、肝区不适、食欲下降等症状。其肝功能轻度异常(转氨酶40-120单位/升,血清胆红素17。7-34微摩尔/升),乙肝病毒指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和HBVDNA等)为阳性。

  三、中度慢性肝炎阶段。这类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突出,表现为疲乏、食欲不振、巩膜(眼睛)发黄等。其肝功能明显异常(转氨酶120-400单位/升以上,血清胆红素35-85。5微摩尔/升以上)。

  四、重度慢性肝炎阶段。此类患者的症状极为明显,表现为重度疲乏、精神萎靡、全身皮肤发黄等乙肝症状。其肝功能严重异常,转氨酶大于400单位/升,血清胆红素大于85。5微摩尔/升,白蛋白小于32克/升,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为40%-60%。

  温馨提示:很多乙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会产生消极、疑虑、焦虑的情绪,治疗过程漫长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是不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病情发展。所以清楚的知道自己病情的发展对乙肝治疗很重要。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