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乙肝两对半2阳性

2022-07-05 03:43:37 百科资料

指的是第2项即乙肝表面抗体为阳性,乙肝表面抗体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后产生的抗体,它是一种保护性抗体,也叫中和性抗体,它能中和掉乙肝病毒的感染力,保护人体免受乙肝病毒再度袭击。

  • 中文名称 乙肝两对半2阳性
  • 别名 中和性抗体
  • 意思 乙肝表面抗体为阳性
  • 乙肝表面抗体 保护性抗体

乙肝两对半2阳性

  乙肝两对半2阳性指的是第2项即乙肝表面抗体为阳性。乙肝表面抗体是乙肝两对半中的一项常用指标,是对乙肝病毒免疫的保护性抗体。通常情况下,乙肝表面抗体参考值范围是在:

  1、在乙肝五项中,参考值是2.1,小于2.1为阴性,大于等于2.1为阳性。

  2、在疫苗检查中,参考值是10,小于10为阴性,大于等于10为阳性。

乙肝危害

  乙肝的危害之一乙肝病毒具有长期存在性且会不断的损害肝脏。乙肝病毒长期无法清除会导致肝脏组织反复受损,反复修复,长此以往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有一部分人还会因此恶化成肝硬化。

  乙肝的危害二,病情恶化率高,有部分会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危及患者的生命。乙肝久治不愈,换药频发,乱用药,乱停药等都会造成病情的反复性加重,使得肝脏代称能力减弱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半数以上人会发展成为慢性乙肝,在这些乙肝患者中又会有一部分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乙肝的危害之三,乙肝的发病会诱发其他疾病,加重乙肝患者的身体的负担,慢性乙肝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肝源性糖尿病,脂肪肝,慢性乙肝后高档红素血症等。

  乙肝的危害之四主要在于由于社会的乙肝歧视使得乙肝患者心理负担过重,影响生活质量。乙肝患者升学,就业等均受到影响是乙肝患者心理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

2阳性生育时有何危险

  单纯2阳性时,无危险。

乙肝两对半意义

  乙肝两对半就诊有什么意义?乙肝两对半是肝功能检查常规项目之一。通过乙肝两对半检查可以了解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及复制水平。

  1、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感染乙肝病毒2-6个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2-8周时,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该指标可持续阳性。

  2、乙肝表面抗体

  乙肝表面抗体是对乙肝病毒免疫和保护性抗体。常在乙型肝炎恢复后期出现阳性。此时乙肝表面抗原已转阴数月。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保护力越强,持续时间也越长(3-5年以上)。再次感染乙肝病毒后,乙肝表面抗体可在2周内滴度明显升高。但也有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而又发生乙型肝炎者,这种情况可能为不同亚型感染。90%结束乙肝疫苗注射者的乙肝表面抗体可转阴。极少数情况下表面抗原和抗体均为阳性,常见于不同亚型的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血液中的乙肝表面抗体常不能处理表面抗原,或是感染了S基因发生了变异的乙肝病毒。

  3、乙肝e抗原

  在乙肝病毒感染后表面抗原阳性同时或其后数日可测得乙肝e抗原。乙肝表面抗原在血内高峰期是乙肝e抗原的高峰期。在肝炎症状出现后10周内逐渐下降,在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前可先转阴。如果乙肝e抗原持续阳性,则可发展为慢性持续性感染。乙肝e抗原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乙肝e抗原指标转阴而乙肝e抗体转阳过程中临床上可出现明显的肝功能恶化,极个别情况下可见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而乙肝e抗原为阳性。

  4、乙肝e抗体

  在乙肝e抗原转阴后数月出现乙肝e抗体阳性。乙肝e抗体阳性预示患者的传染性已显著或相对降低。病毒复制程度已降低或明显缓解。发现个别乙肝e抗体阳性,但乙肝病毒核糖核酸亦为阳性者的病情迁延不愈,这是感染了变异的乙肝病毒所致,临床上不可忽视。

  5、乙肝核心抗体

  通常在乙肝表面抗原出现后3-5周,肝炎症状出现前即可在血清中检出。高滴度的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常标志乙肝病毒症状复制,有传染性,可持续存在数年至数十年。低滴度的乙肝核心抗体表示乙肝病毒既往感染。

2阳性三种情况

  一般来说在做乙肝两对半检中出现乙肝两对半2阳性,有以下三种情况:

  1、 乙肝病人到了恢复期,从此即将告别乙肝病毒感染。

  2、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现在乙肝病毒已被清除,获得了对乙肝的免疫,即使有乙肝病毒侵入体内,也仍然安然无恙。

  3、单纯的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是注射乙肝疫苗并免疫成功的标志。

2阳性会传染吗

  一般情况下,乙肝两对半2阳性的人,感染乙肝的几率很小,但乙肝表面抗体会逐渐消失,当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小于10个国际单位时,保护性比较弱,人体有可能再次感染乙肝。因此,肝病专家建议,乙肝两对半2阳性的朋友要定期检查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当滴度过低时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加强针。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乙肝两对半2阳性的朋友如果有肝区不适、隐隐作痛、失眠多梦、倦怠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尿黄、腹胀腹泻、面色灰暗、发热、黄疸等乙肝症状或体征时,要检查一下HBVDNA,看看是否感染了其他类型的乙肝病毒。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只能反映体内抗原抗体的携带模式及在一定条件下机体的免疫情况,为乙肝病毒感染提供间接证据,而HBVDNA的存在才是乙肝病毒感染的直接证据。

2阳性怎么办

  乙肝两对半2阳性说明检查者体内有保护性抗体,本是一种好现象,但应该注意的是,乙肝表面抗体滴度会随时间逐渐减少,乙肝两对半2阳性朋友应定期检查抗体滴度,当抗体滴度小于10个国际单位时,计划失去了对乙肝病毒的免疫能力,要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加强针,防止感染乙肝。

  对于乙肝两对半2阳性,但是有肝区不适、隐隐作痛、失眠多梦、倦怠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尿黄、腹胀腹泻、面色灰暗、发热、黄疸等症状的朋友,要进行HBVDNA检查和肝功能检查,看看是否存在病毒变异,肝功能是否正常。HBVDNA阳性、肝功能异常的乙肝两对半2阳性患者要及时进行治疗。

乙肝发展的3个阶段

  1、乙肝病毒的免疫耐受阶段,主要特点是没有任何症状或者症状比较轻微,乙肝病毒复制活跃,转氨酶水平相对正常或者有轻度的升高,肝组织学没有明显的异常,这一阶段围生期感染的患者比较多见,此时是不需要进行乙肝的抗病毒治疗的。

  2、乙肝病毒的免疫清除阶段,主要表现为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的滴度相对想将,转氨酶升高,肝组织坏死有炎症等表现,这一阶段是抗病毒治疗有较好疗效的阶段。

  3、乙肝病毒的非活跃复制阶段,主要表现为肝炎坏死症状得到缓解,转氨酶水平恢复正常,病毒复制不活跃,这一状态可持续终生,但是有部分患者反复出现HBVDNA复制,出现HBVDNA滴度升高或者转氨酶升高的现象,且有进展为肝硬化的可能,因此对于此类患者仍然需要进行乙肝的抗病毒治疗

2阳性的临床意义

  乙肝两对半2阳性即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表明既往感染过乙肝病毒,但已经排除病毒,或者接种过乙肝疫苗,产生了保护性抗体。血清中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保护力越强。但也有少数人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而又发生了乙肝,可能为不同亚型感染或是乙肝病毒发生了变异。

  乙肝两对半2阳性的临床意义

  (1)乙肝两对半2阳性证明以往有过乙肝病毒感染的历史,机体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

  (2)乙肝两对半2阳性说明注射乙肝疫苗或打过表面抗体免疫球蛋白,乙肝两对半2阳性。

注意事项

  1、首先认真检查,对传染性和转归做出评价,首次检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应该同时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乙肝核心抗体免疫球蛋白M,乙肝核心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及乙肝表面抗体。如果有条件还可检测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等。

  2、及时复查,首次检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应在1-2周后复查一次,查出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E抗原双阳性者,每3个月应该复查一次,单纯性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无乙肝E抗原阳性且无症状者可3个月到1年复查一次。

  3、防止传播,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E抗原双阳性的妇女应该特别注意经期卫生,严防经血污染手和其他日常生活用品,不免赤手触摸他人的开放性伤口,不能当保育和饮食行业人员,已怀孕者如一定要求生育应当请医生定期检查肝功能及其乙肝病毒标志物。新生儿应该采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注射乙肝疫苗等

两对半2阳性不产生

  虽然按要求正确接种了乙肝疫苗,但是仍有人的体内不产生保护性抗体(抗-HBs),甚至又感染了HBv,这就叫按种失败。其原因比较复杂,下面加以分析:

  (1)没有及时接种或者接种时年龄过大。新生儿在娩出过程中或在娩出后,即暴露在HBv的环境中,产道、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等,其中的HBV可迅速感染给新生儿。故此,乙肝疫苗一定要及时注射,同时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因为HBIG在妇产医院中一般没有备药,所以产妇在产前就要准备好,产后立即应用。另外,50岁以上的成年人和老年人按种乙肝疫苗也不易成功。有人观察,50岁以后接种成功率仅是30岁以下的1/5。成年人注射乙肝疫苗可适当增加剂量。

  (2)体重超标。肥胖儿童不易接种成功。依据免疫学原理,抗原剂量(疫苗)要达到一定标准才能诱导抗体的产生,故体重超标和肥胖小儿必须增加疫苗剂量。

  (3)胎儿宫内感染。对于胎儿在母亲的子宫内感染HBv,目前尚无满意的解决办法。近年来发现HBV的宫内感染率比原来估计的5%要高很多,在妊娠后期给孕妇注月HBIG虽然可能减少母体内的HBV量,但还是不能彻底解决宫内感染问题。不过,专家们认为,怀孕后的7、8、9月各注射1次HBIG仍是减少宫内感染的一种好办法,有条件的孕妇都应当做到。

  (4)在接种乙肝疫苗之前,母体或小儿应用了免疫抑制剂(如皮质激素类),抑制了免疫功能,影响了抗体的产生。因此在接种疫苗前,母婴用药一定要慎重。

  (5)母婴感染了艾滋病毒(HIV)。这种病毒可以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体内不会产生免疫应答,当然不会产生抗体。

  (6)接种疫苗未能按规定进行,漏种,或者不是全程免疫;疫苗质量有问题,过期、变质、疫苗瓶破裂、保管不妥、运送差错等等,都可能使接种失败。因此,不能购买私人疫苗,接种疫苗要由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来承担;疫苗的保管、运送、储藏必须有"冷链系统",保证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失效或可疑失效的疫苗都不能再用。

  (7)乙肝病毒变异导致接种失败。HBv是容易变异的病毒,在变异后仍具有感染件,而乙肝疫苗只是对未变异的普通病毒株感染有预防作用,对变异病毒株引起的感染无效。当然,这种情况还是少见的。

  (8)成人接种疫曲失败与吸烟、饮酒有关,出为吸烟和饮酒可能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使免疫系统对抗原的刺激不产生应答,没有抗体产生,免疫失败。

  (9)被接种者自身对疫苗处于"无反应"状态。在接种过程中,接种程序、方法都没有问题,疫苗本身也没有问题,被接种者就是不产生保护性抗体,在反复接种时,仍然不产生抗体,这就是"无反应"状态。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但却时有发生,其原因比较复杂。现在的研究知道,这种"无反应"状态,其中有一大部分已感染了HBv,只是感染的HBv较少而已,检查他们的血液发现不了HBv标志物,故称为HBv的"隐性感染",但在这些人的肝细胞中可检查到HBV的踪迹。这些感染了HBv的人,接种疫苗当然不会产生抗体。

饮食宜与忌

  1、饮食宜清淡,乙肝患者应该多进食新鲜蔬菜,如青菜,菠菜,黄瓜,西红柿等,国产水果如苹果,梨,香蕉,葡萄,柑橘等。

  2、多吃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蛋白质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最重要的营养素之一,乙肝病人病情好转就应该逐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并选用优质蛋白质和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以增强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含有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瘦肉,豆制品等。

  3、适量微量元素,乙肝病人体内往往缺乏锌锰等微量元素和钙磷铁等矿物质,因此患者宜补充含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海藻,牡蛎,香菇,芝麻,大枣,枸杞子等。

  4、饮茶科学,茶叶中含有咖啡碱,茶碱,单宁酸,鞣酸,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清热降火,消食利尿的作用,乙肝患者饮茶有益于身心健康,但是应注意要适量,茶水不宜太浓,不要再睡前或者空腹时饮茶,饭前一小时宜暂停饮茶,以免冲淡胃酸。

  5、科学喝牛奶,牛奶的营养价值很高,新鲜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钙镁维生素B和维生素C,营养专家建议患者每天喝两杯牛奶,但是要注意的是,不宜大量或者大口饮用,不宜空腹饮用,老年乙肝病人不宜常饮牛奶。

  6、合理应用中药和补药。

  7、忌加工食品,加工食品很多都含有防腐剂,必须经过肝脏解毒,从而增加了肝脏负担。

  8、忌高糖食物,由于肝炎病人的糖代谢会发生紊乱,因此高糖饮食会使血糖升高,多余的糖会转变成脂肪而储存在肝脏,形成脂肪肝。

  9、忌辛辣食品,辛辣食品不会会增加肝脏负担,还会加重肝脏损害,尤其是乙肝活动期,轻者会延缓病情恢复,重者有可能引起肝坏死。

  10、忌油炸或者油煎的食物,此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引起吸收不良性脂肪肝,反复煎炸的食物油中有致癌物质,对防治肝炎发展为肝癌是不利的。

有抗体还会被传染吗

  虽然乙肝大三阳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但是,传染途径确实一定的,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生活传播。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接触一般是不会感染乙肝病毒的,而且乙肝病毒一般不会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染,因此我们可以明确的说和乙肝大三阳患者一起吃饭感染乙肝的几率是非常低的。但是,这种传染几率并不是没有,如果一方口腔黏膜有破损的话,就有可能会感染乙肝病毒。

  但是如果未感染乙肝病毒者体内有抗体的话,感染病毒的几率是非常小的。但是,如果抗体的滴度值过低的话,就不能起到很大的保护性的作用。因此如果您担心自己会感染乙肝病毒,建议朋友们到医院进行乙肝五项的检查,如果没有抗体或者是抗体过低,最好注射乙肝疫苗或者是加强针,因为目前预防感染乙肝病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注射乙肝疫苗。如果检查结果显示您不慎感染了乙肝病毒是需要及时进行治疗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