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

乖(拼音:guāi ),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 。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 。《说文》此字本义是背离,不协调统一。引申指差别、不同。还可指乖僻、反常。现代汉语多用作指乖巧,顺从。
(基本信息栏来源: )
- 中文名称 乖
- 拼音 guāi
- 部首 丿
- 五笔 tfux
- 仓颉 hjlp
字源演变
会意兼形声字。从"A"(古文别)、从ࠁ�,ࠁ�亦声。表意偏旁像二人背离形,表示乖的本义与离违有关。形旁兼声旁ࠁ�像角枝歧出,表示乖的本义与离异不一有关且表音,乖与ࠁ�声韵并同。乖的源头、声首是ࠁ�,见于商代甲骨文偏旁。其与构件"八" 结合成字形"B"。 《说文》将构件"八"繁化作"A",实乃二人相背之"北"的省变。隶变时,字形"A"回归古初之形,作"C","D"、"E"皆二人相背;作"F"则"是北"的衍化。构件"ࠁ�"始作"G"、"H",继之作"I"、"J"。楷书作乖。《说文》本义是"戾",即背离,不协调统一。引申指分别、离别。南朝梁任昉《与沈约书》:"将乖之际,不忍告别。"引申指差别、不同。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辞义》:"五味乖而并甘。"引申指乖僻、反常。引申指差错。《后汉书·郭玉传》:"针石之间,毫芒即乖。"俗语称乖巧。《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花两个钱,叫他学些乖来。"俗语又指小孩听话,可爱。
详细释义
词性 | 释义 | 英译 | 例句 | 例词 |
动词 | 背离;违背。 | Diverge | 晋郭璞《皇孙生请布泽疏》:"故水至清则无鱼,政至察则众乖,此自然之势也。" 明张居正《答应天张按院》:"抚按地方,凡事当一秉虚心,不宜有所偏私,致乖理法。" | 乖角,乖贰 |
分离;离别。 | Leave | 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一》:"唐姬起舞,歌曰:'皇天崩兮后土颓,身为帝王兮命夭摧;死生异路兮从此乖,悼我茕独兮心中哀。'" 南朝梁任昉《与沈约书》:"将乖之际,不忍告别。" | 乖别 | |
隔绝;断绝。 | Isolate | 宋欧阳修《清平乐》词:"别来音信全乖,旧期前事堪猜。" 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摺:"烟水云山两间隔,数年间音信乖。" | 乖绝,乖梗 | |
形容词 | 差异,不同。 | Different | 晋葛洪《抱朴子·辞义》:"五味舛而并甘,众色乖而皆丽。" | 乖舛 |
反常;谬误。 | Abnormal | 《礼记·乐记》:"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南朝梁范缜《神灭论》:"心病则思乖,是以知心为虑本。" | 乘诞,乖遇乖性儿 | |
不顺利,不如意。 | Unsatisfactory | 唐韩愈《赠崔立之评事》诗:"时命虽乖心转壮,技能虚富家逾窘。" 宋苏轼《又送郑户曹》:"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 | 乖遇 | |
邪恶,奸滑。 | Evil | 《通典·食货九》:"遂令接境乖商,连邦隔贸。" 清李渔《意中缘·见父》:"恨奸人计乖,使我父女活离开。" | 乖滑 | |
不淘气;驯服。 | Obedient | 《西游记》第四二回:"好乖儿女,也罢也罢,向前开路,我和你去来。" | 乖宝宝 | |
机灵,聪明。 | Clever | 唐李廓《上令狐舍人》诗:"宿客嫌吟苦,乖童恨睡迟。"《西游记》第二二回:"原来那妖乖了,再不肯上岸;只在河沿与八戒闹哄。" | 卖乖 | |
参考资料: |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戾也。从ࠁ�而ࠔ�。ࠔ�,古文别。古怀切
【注释】徐铉等曰:ࠔ�,兵列切。篆文分别字也。
说文解字注
戾也。
犬部曰:戾,曲也。曲则不伸,故为睽离。
从ফ�ࠔ�。
八部曰:ࠔ�,分也。ࠔ�ࣜ�作兆。乖从ফ�从兆。皆取分背之意。各本此下有ࠔ�古文别,此浅人所妄增,说详八部、卜部。凡许自注云某古文某者,皆见于许书。刀部别下未尝有ࠔ�古文别之云也。ࠔ�ࣜ�从北,以兆与北形相似也。古怀切。古音葢在十六部。
康熙字典
《唐韵》古怀切《集韵》《韵会》《正韵》公怀切,ࠀ�怪平声。《说文》:背吕也。象胁肋形。《玉篇》:戾也,异也。睽也,背也。《易·序卦传》: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左传·昭三十年》:伍员曰:楚执政众而乖。
又贵州夷寨有乖西。
又《韵补》叶公回切,音规。《前汉·叙传》:官失学微,六家分乖。壹彼壹此,庶硏其几。
书法字形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书法来源: )
音韵集汇
韵书 | 字头 | 小韵 | 韵摄 | 声调 | 韵目 | 声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
广韵 | 乖 | 乖 | 蟹 | 平声 | 皆 | 见 | 合口呼 | 二 | 全清 | 古怀切/苦緺切 | kuɐi | |
集韵 | 蟹 | 平声 | 皆 | 见 | 合口呼 | 二 | 全清 | 公怀切 | kuɐi | |||
韵略 | 平声 | 皆 | 公怀切 | |||||||||
增韵 | 平声 | 皆 | 公怀切 | |||||||||
中原 | 乖 | 阴平 | 皆来 | 见 | 全清 | kuai | ||||||
中州 | 平声 | 皆来 | 瓜歪切 | |||||||||
洪武 | 乖 | 平声 | 皆 | 见 | 古 | 全清 | 公怀切 | kuai | ||||
分韵撮要 | 乖 | 阴平 | 第十四皆解介 | 古 |
(音韵资料来源: )
方言音韵
◎ 赣语:grwai1
◎ 客家话:[宝安腔] gai1 [梅县腔] gwai1 [台湾四县腔] gwai1 [客英字典] gwai1 [客语拼音字汇] gai1 guai1 [海陆腔] gwai1 [陆丰腔] kuai1 [沙头角腔] gai1 [东莞腔] gai1
◎ 粤语:gwaai1
◎ 潮州话:guai1
◎ 韩语:KOY 괴
◎ 越南语:qu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