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乌桕油

2022-07-12 04:07:51 百科资料

乌桕油是指存在于乌桕胚珠外壳的蜡质油脂,和存在于胚珠壳内的液状油脂,简称乌桕梓油或桕油。可用作食用油源、工业油源,又可作为动力油源。此外,在中国,人工炒茶的时候,需要在锅里抹些乌桕油起到润滑作用。

  • 中文名 乌桕油
  • 典籍记载 《天工开物》
  • 主要成分 油酸、亚油酸等
  • 性状 白色、微黄、不透明
  • 主要产地 中国东南地区

简介

乌桕果实

  秋末冬初,乌桕枝头挂果累累,蒴果球形,褐色三裂,种子三颗,表面附有一层白色蜡质,叫做“皮油”或“桕蜡”。用种子榨的油叫梓油或青油,浅黄到暗褐色,它的物理化学性质可跟桐油媲美。<天工开物>中说:“鸟桕种子榨出水油,清亮无比。贮小盏之中,独根心草燃至天明,盍诸清油所不及者。”

   乌桕油 - 制作工艺 大戟科乌桕属植物乌桕的果实乌桕籽,经过清理,蒸子,进入桕白脱白机剥下桕白,分离可得到桕籽(要求脱白率达到99%以上)。桕籽再经对辊破碎机剥壳(要求剥壳率达95%以上),得到梓仁。梓仁经粉碎机打粉后,蒸坯,榨饼,然后用榨油机进行榨油,过滤可得桕油,商业上称为梓油,以区别于乌桕子表面包裹的白色蜡状物,后者则称为皮油或桕白。

成分

  主要成分为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的甘油酯,并含有少量2,4-癸二烯酸和棕榈酸。

性状

  ​乌桕油外观白色、微黄、不透明。色泽6-10*,杂质≤0.06%,游离脂肪酸3%,相对密度(25/25℃)0.936~0.944,折射率(25℃)1.481~1.484,酸价≤4mgKOH/g,碘值169~190,皂化值202~212mgKOH/g。折光指数(n20D1.4829~1.4855,水分挥发物/%≤0.4,旋光度[α]20D为+5.0°。

  纯皮油是无毒,皮油富含18种蛋白质、多种维他命,营养丰富、无异味,对人的身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具备特殊功能。但梓油因含2,4-葵二烯酸,有毒,不能食用,一般的提取方法很难将皮油与梓油分隔,所以只能出产经济价值较低的蜡油等原料产物。

产地

  原产于中国,以中国东南地区为最多。

用途

  

炒茶

古时就有用乌桕油炒茶的习惯,但现代有学者在研究野生油脂过程中,发现了炒茶用乌桕脂中梓油含量较高,油脂本身的酸价、过氧化值等质量指标亦都超过国家标准,因此不宜作为炒茶用油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