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乌敛莓

2022-07-10 02:47:23 百科资料

乌蔹苺(学名:Cayratia japonica),又名虎葛,为葡萄科乌蔹莓属的植物。

分布于印度、缅甸、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日本、台湾岛及中国大陆从陕西、河南、山东至南方的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及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300米至2,500米的地区,常生于山谷林中及山坡灌丛。

  • 中文名 乌蔹莓
  • 拉丁学名 Cayratia japonica (Thunb.) Gagnep.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草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微被疏柔毛。卷须2-3叉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

  叶为鸟足状5小叶,中央小叶长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长2.5-4.5厘米,宽1.5-4.5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侧生小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7厘米,宽0.5-3.5厘米,顶端急尖或圆形,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每侧有6-15个锯齿,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微被毛;侧脉5-9对,网脉不明显;叶柄长1.5-10厘米,中央小叶柄长0.5-2.5厘米,侧生小叶无柄或有短柄,侧生 小叶总柄长0.5-1.5厘米,无毛或微被毛;托叶早落。

乌敛莓

  花序腋生,复二歧聚伞花序;花序梗长1-13厘米,无毛或微被毛;花梗长1-2毫米,几无毛;花蕾卵圆形,高1-2毫米,顶端圆形;萼碟形,边缘全缘或波状浅裂,外面被乳突状毛或几无毛;花瓣4,三角状卵圆形,高1-1.5毫米,外面被乳突状毛;雄蕊4,花药卵圆形,长宽近相等;花盘发达,4浅裂;子房下部与花盘合生,花柱短,柱头微扩大。

  果实近球形,直径约1厘米,有种子2-4颗;种子三角状倒卵形,顶端微凹,基部有短喙,种脐在种子背面近中部呈带状椭圆形,上部种脊突出,表面有突出肋纹,腹部中棱脊突出,两侧洼穴呈半月形,从近基部向上达种子近顶端。花期3-8月,果期8-11月。

生长环境

  生山谷林中或山坡灌丛,海拔300-2500米。

分布范围

  产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日本,菲律宾、越南、缅甸、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医药用途

  来源

  为葡萄科植物乌蔹莓的全草或根。

  纲目

  五叶如白蔹,故曰乌蔹,俗名五爪龙。……塍堑间甚多。其藤柔而有棱,一枝一须,凡五叶。叶长而光,有疏齿,面青背淡。七八月结苞成簇,青白色。花大如粟,黄色四出。结实大如龙葵子,生青熟紫,内有细子。其根白色,大者如指,长一二尺,捣之多涎滑。

  主要化学成分

  含阿拉伯聚糖,粘液质,硝酸钾等。根茎含生物碱。

  采集

  夏、秋采收。

  产地

  主产华东、中南至西南。

  成分

  全草含阿聚糖(Araban)、粘液质(Mucilage)、硝酸钾、甾醇、氨基酸、酚性成分、黄酮类。根含生物碱、鞣质、淀粉0.588%(以半干燥样品计算)、粘液质、树胶。果皮中分出乌蔹莓素(Cayratinin)。

  药理

  水煎剂31毫克/毫升,试管内能抑制钩端螺旋体的生长。

花期

  归经

  入心、肝、胃三经。

  性味

  苦酸,寒。

  应用

  清热解毒,消肿活血。用于疖肿,痈疽,疔疮,丹毒,痢疾,咳血,尿血,毒蛇咬伤。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研末、浸酒或捣汁。外用:捣敷。

  选方

  ①治一切肿毒,发背、乳痈、便毒、恶疮初起者:五叶藤或根一握,生姜一块。捣烂,入好酒一盏,绞汁热服,取汗,以渣敷之。用大蒜代姜亦可。

  ②治项下热肿,俗名虾蟆瘟:五叶藤捣敷之。

  ③治发背、臀痈、便毒:乌蔹莓全草水煎二次过滤,将两次煎汁合并一处,再隔水煎浓缩成膏,涂纱布上,贴敷患处,每日换一次。

  ④治无名肿毒:乌蔹莓叶捣烂,炒热,用醋泼过,罨患处。

  ⑤治臁疮:鲜乌蔹莓叶,捣烂敷患处,宽布条扎护,每日换一次。或晒研末,每药末一两,同生猪脂三两,捣成膏,将膏摊纸上,贴敷患处。

  ⑥治喉痹:马兰菊、五爪龙草、车前草各一握。上三物,杵汁,徐徐饮之。

  ⑦治九子滥痒:母猪藤、九子连环草、何首乌。炖肉服。

  ⑧治肺劳咳血:乌蔹莓根三至四钱,煎服。或加侧柏、地榆、青石蛋各三钱,同煎服。

  ⑨治风湿关节疼痛:乌蔹莓根一两,泡酒服。

  ⑩治小便尿血:五叶藤阴干为末,每服二钱,白汤下。

  ⑾治白浊,利小便:乌蔹莓根捣汁饮。

  ⑿治毒蛇咬伤,眼前发黑,视物不清:鲜乌蔹莓全草捣烂绞取汁二两,米酒冲服。外用鲜全草捣烂敷伤处。

  ⒀治蜂螫伤:五爪龙鲜叶,煎水洗。

  ⒁治跌打损伤:五爪龙捣汁,和童尿热酒服之,取汗。

  ⒂治跌打接骨:血五甲根晒干,研细,用开水调红糖包患处。

栽培技术

土壤

  乌蔹莓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平常的菜园土,腐殖土都可以,可以在花盆的最底层先铺一层煤渣土,然后是家肥,就是树叶鸡肥兔子肥等发酵后的肥料,然后再铺一层腐殖土,盆土就完成了。 

选盆

  因为乌蔹莓的植株不大,所以选择的花盆口径在30左右就可以了,最好选用瓦盆,虽然不好看,但对于养花来说还是比较好的,瓦盆的透气性和透水性比较好,花盆的底部都必须有一个小孔,是用来排水的,这个小孔在装盆土之前要找一个东西遮挡住一部分,不要全部遮挡。 

苗期

  如果是播种的乌蔹莓,那种子播种下去几天后就会发芽,在发现种子发芽钻出土面时,记得不要去掉遮盖物,也不要浇水,等它长出两三个嫩叶后再让乌蔹莓见光,然后适当浇水就可以了,等长到十厘米左右幼苗老化些时,可以用花铲带着根铲出,移植到准备好的花盆中,再浇一次水,放到阴凉处,等移植苗扎根后就可以放到阳光下了。 

养护

  养殖乌蔹莓其实很简单,它比较喜欢温暖和阳光,保证它的光照时间,记得及时浇水,在盆土干的时候再浇,浇水太多会烂根,同时记得松土,避免土壤出现板结,花盆有杂草的时候及时清除,避免发生病虫害,发生病虫害要趁早喷药,由于五叶梅植株比较小,一般会在一个花盆里移植两三株,分层修剪,这样看起来会更美一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