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起手来

《举起手来》是导演冯小宁的第一部喜剧电影,由郭达、潘长江出演的战争喜剧片。
该片讲述的是一位农民和几位八路军战士,为了保护国宝与一群日本兵展开周旋的故事。
本片于2005年1月在中国上映。
- 中文名 举起手来
- 类型 剧情 / 喜剧 / 历史 / 战争
- 外文名 Hands Up
- 主演 郭达 / 潘长江 / 刘小微 / 李明 / 胡晓光
- 其他名称 十面攻敌 / Hands Up!
剧情简介

我姥姥(刘薇 饰)上学的年代正是闹鬼子的时候,学校里经常有鬼子来抓爱国学生,而被抓走的学生又大多没有回来过。一天,姥姥被鬼子盯上,慌乱之中钻进大木箱被日本鬼子抬上了列车。出站驶入山区时列车遭到游击队员袭击,队长将大木箱子交给一个赶着驴车回村的农夫(郭达 饰),不想就遇到一队 鬼子兵。巧妙地骗过搜查,农夫却被强令带路进入石桥村。进入石桥村,村里老小都加入到解救的队伍中来。不仅如此,村里埋设的地雷、老奶奶喂养的大公鸡、农夫拉车的驴也都让鬼子出尽了洋相、吃尽了苦头,尤其是个“罗圈腿”(潘长江 饰)。经过一天的巧妙周旋,姥姥和农夫配合打回村里的游击队员全歼了鬼子的小分队……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
郭大叔 | 郭达 |
中村下等兵 | 潘长江 |
姥姥 | 刘小微 |
妈 | 刘小微 |
我(片头记者) | 刘小微 |
轮椅太君 | 胡晓光 |
翻译官 | 李明 |
队长 | 宝德 |
孩子 | 刘大毛;二毛 |
鬼子甲 | 张晓宁 |
鬼子乙 | 李保国 |
鬼子丙 | 郑杰 |
鬼子丁 | 冈强 |
职员表
出品人: | 杨步亭;阎晓明 |
---|---|
制作人: | 韩三平;史东明;吴亚康;张晓宁 |
监制: | 姜涛;魏民;宋振山 |
导演: | 冯小宁 |
副导演(助理): | 李宝国 |
摄影: | 冯小宁;冈强;郑杰 |
配乐: | 李戈 |
剪辑: | 冯小宁;张晓宁 |
道具: | 郑春亭(烟火);刘金明(烟火);宝德 |
美术设计: | 郭利宾 |
造型设计: | 超英(化妆) |
服装设计: | 姚曼 |
灯光: | 聂清贵 |
录音: | 王恩峰 |
资料来源
角色介绍
![]() | 郭达 饰演 郭大叔 聪慧的中国农民,同时是地下交通员。机智的跟鬼子周旋,全歼了鬼子的小分队,成功地保护了国家文物。 |
![]() | 潘长江 饰演 中村下等兵 日本陆军士兵,罗圈腿。经常做出令人笑场的动作,侥幸逃出村子但经过几次折腾已经神经失常 |
![]() | 胡晓光 饰演 轮椅太君 陆军军官,意图在抗日战争末期将一尊金灿灿的佛头像偷运回日本。 |
![]() | 刘小微 饰演 姥姥 爱国学生,为了将爱国学生搜集的一份日本鬼子拿中国人进行细菌实验的证据送出去,而被鬼子盯上。 |
精彩花絮
- 片中一场戏描写他害怕战斗,躲在驴圈的草里探出脑袋观望,正对着驴的屁股,那驴连放四个臭屁,熏得他几乎要晕了,不顾一切地爬出来,站在驴身后喘气,却被驴扬腿一蹄给踢晕了。
- 电影的主题歌是“老少爷们儿,姑娘媳妇儿,村头来了群小鬼子儿,大枪上挑着面小旗子儿,鼻子下留着撮小胡子儿,抢咱的东西还杀咱的人儿,行吗?啊呸!”
- 郭达扮演的农村郭大叔和敌人进行斗智斗勇的周旋,而潘长江饰演的“日本鬼子”罗圈腿被农民的铁锹打成了白痴,会说的话只剩下“花姑娘”。
- 电影从头到尾可以说“包袱”不断,尤其是一对双胞胎人小鬼大、小鬼当家式的表演,更让人觉得既可爱又可笑。
音乐原声
类型 | 曲目 | 作词 | 作曲 | 演唱者 |
---|---|---|---|---|
主题音乐 | 《老少爷们儿》 | 冯小宁 | 李 戈 | 冯小宁 |
发行信息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 上映时间 |
---|---|
中国 | 2005年1月 |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 发行公司 |
---|---|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 |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 |
资料来源
影片评价
《举起手来》除了拍摄手法有点俗之外,环环相扣的情节中,悬念却总被搞笑解开,开心笑翻之外,才回忆起战争的残酷,这是导演冯小宁的高明之处。值得一提的还有该片的主题歌,浓浓的东北味,朗朗上口的词,通俗易懂的意,让憨实的郭达大叔一唱,还有那么些苍凉味儿,这是惟一让观众有点揪心的地方。另外该片出彩之处是让潘长江的傻和郭达的憨实相映成趣,把原本沉重的历史演绎出令人捧腹的效果,让笑声成为历史的回音。(福州晚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