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

湖北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 属汉水(汉江)流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南水"是"汉水",南水北调中线其实是"汉水"北调 。丹江口区域性中心城市:丹江口、十堰 、安康、汉中、商洛。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规划范围包括湖北、河南、陕西3个省43各县(市区),其中以湖北省十堰市的丹江口市,张湾区、茅箭区、、郧阳区、郧西县8个库区(市区)与河南省淅川县、西峡县为核心,同时将十堰、安康、汉中、商洛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发展。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规划面积11.13万平方公里,其中库区2.03万平方公里。国家发改委制定《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就是在确保库区水质长期稳定达标的同时,优先支持规划范围内的县市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 中文名称 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
- 规划面积 11.13万平方公里
- 库区 2.03万平方公里
- 位于 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中上游
库区介绍
地理位置
丹江口库区位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中上游,武当山南麓、鄂、豫、陕三省交界处。丹江口水库水源地库区流域地理位置是北纬32°36′-33°48′,东经110°59′-111°49′之间。库区流域涉及湖北省十堰市四县一市五区:张湾区,茅箭区,郧阳区,丹江口市,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武当山特区等。十堰所辖四县一市五区均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汇入丹江口水库的承雨面积为20868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8.1%。丹江口水库在十堰境内的水域面积由450平方公里增至620平方公里,占水库水域总面积1050平方公里的60%。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丹江口水库库容由174.5亿立方米增至290.5亿立方米。汇入丹江口水库的12条主要支流有10条在十堰境内。其中,汉江流经我市5个县市区,过境长度216公里,年均汇入水量350亿立方米,占年均汇入总量388亿立方米的90%。库岸线最长。丹江口水库在十堰境内的库岸线长度为3524.8公里,占库岸线总长的76.4%。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丹江口水库库区流域位于汉水中游武当山南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地形复杂,地貌多姿。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北部被伏牛山所环绕,东部自北向南依次为山地、丘陵、垄岗、平原、南部开敞与江汉平原相连。丹江两岸为红色狭长的商丹盆地,属白垩及第三纪,主要是红色泥沙岩、页岩、砾石。北部山区,为元古界及下震旦统变岩系,主要岩性为片岩、片麻岩、混合岩、石灰岩,并有花岗岩和基性岩脉分布。海拔分布范围121-212.5米之间,构成地形起伏多变、交差悬殊、气候明显的地貌特征。
气候水文
丹江口库区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于典型的季风型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冬季严寒,夏季较热,春季温暖,秋季凉爽,四季分明,雨量比较充沛。年平均气温14.4-15.7℃,极端最高温度42.6℃,极端最低温度-13.2℃,最冷月平均气温2.4℃,最热月平均气温28.4℃,≥10℃的年积温平均为5123.2℃,年平均日照时数2121小时,年无霜期225-240天,年平均降雨量800-1000mm,但自然降水时 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9月,基本上雨热同季。
库区流域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河流均由北向南流向丹江口水库,主要河流有丹江、鹳河、淇河、滔河等,大部分河道深,坡降大,水流湍急。部分小河道属于季节性河流,汛期洪水陡涨陡落,春季则枯水甚至断流。 生物植被
该区地处北亚热带和北暖温带的过渡地带,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尤其是北部山区地形复杂多样,垂直高差悬殊,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各种植物提供了繁衍生存的良好环境条件,植物种类繁多,植物资源丰富,据初步调查,植物种类达1000多种,可分为药用型、工业原料型、生态型及种质资源植物等。主要森林类型有:常绿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和杉木纯林等。森林植被区以北亚热带森林植被景观为主,呈现出南北东西成份交汇变化的特色。地带性植被有:以栓皮栎、麻栎、锐齿栎为建群树种的落叶阔叶林,以马尾松为建群树种的针叶林。海拔800-1200米有油松林,海拔1200米以上有华山松林。常见的用材树种有椴树、桦树、冷杉、湖北枫杨、五角枫等,经济树种油桐、猕猴桃、柑桔、山茱萸、漆树、黄连木、乌桕、核桃等,以及连翘、盐肤木、黄荆、野山楂、酸枣、杜鹃、胡枝子等灌木,林间草木植物主要有黄背草、羊胡子草、龙须草、野菊花等。
库区流域地形复杂,群山连绵,峰峦叠翠、沟壑纵横,林木葱郁,适宜多种野生动物生存、繁衍。区内有鸟类约213种,兽类62种,两栖类和爬行类45种。其中金钱豹、白鹳、黑鹳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羊、大天鹅、小天鹅、猫头鹰、大鲵、鸳鸯、红腹锦鸡、雉鸡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库区发展规划
规划介绍
按照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实施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工作部署,为做好《丹江口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2007年1月8日至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会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环移司组织规划编制单位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赴丹江口库区就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一行实地考察了库区工业、农业、交通、文化、环保、水土保持等设施建设,期间分别听取了湖北省十堰市、河南省南阳市及有关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汇报。
规划编制将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对丹江口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提出新的要求,在保障库区水质、做好移民工作的前提下,明确库区发展思路,处理好保护生态环境与库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关系。通过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和布局、城镇发展和空间布局,促进发挥自身优势和产业结构升级,努力实现库区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环境良好等多目标的协调统一。
区域中心城市
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规划范围包括湖北、河南、陕西3个省43各县(市区),其中以湖北省的张湾区、茅箭区、丹江口市、郧阳区、郧西县8个库区(市区)与河南省邓州市、淅川县、西峡县为核心,同时将邓州、十堰、安康、汉中、商洛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发展。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规划面积11.13万平方公里,其中库区2.03万平方公里。国家发改委制定《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就是在确保库区水质长期稳定达标的同时,优先支持规划范围内的县市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五个区域中心城市
十堰
安康
汉中
商洛
邓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