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丱发

2022-06-28 23:52:11 百科资料

丱发为儿童或未婚少女之发式。

  • 中文名称 丱发
  • 拼音 guànfā
  • 注音 ㄍㄨㄢˋ ㄈㄚ
  • 释义 童发少年
  • 流行时间 秦汉或更早时期

基本信息

  发名:丱发(丱发) 拼音:guàn fà ㄍㄨㄢˋ ㄈㄚ

注解

  (1).童发。 南朝 梁简文帝 《舞赋》:"丱发初筓,参差俱集。"

  (2).指少年。

  唐 李绅 《过梅里》诗之一:"丱发此淹留,垂丝匪闲旷。"

  清 王文治 《偕全公魁使琉球》诗:"丱发也须千万值,绮年多是十三馀。"

释义

  其梳编法是将发平分两股,对称系结成两 大椎,分置于头顶两侧,并在髻中引出一小绺头发。使其自然垂下。其形似"丱"字,故名。其形式是先将发中分,于头的两侧各盘扎一髻,并于髻中各引出一绺头发自然垂下。唐康骈《剧谈录》:"忽一日,有女子,年可十七八,衣彩绣衣,垂双髻,无簪珥之饰,容色婉娩,逈出于众,从以二女冠三小仆,皆丱发黄衫,端丽无比。"可见 发为少年男女或童仆等人所常梳的一种发式。据传在秦汉或更早时期已开始流行丱发。

丱发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