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丰子恺集

2022-06-28 21:59:35 百科资料

《丰子恺集》为"佛门三子文集"之一,是从作者丰子恺的散文作品中精选而成。内容大致分为五个部分:生活的回忆、艺术的魅力、绘画之美、音乐之美、人生咏叹调。

  • 书名 丰子恺集
  • 作者 丰子恺 著 / 张竟无 编
  • 类别 生活的回忆
  • ISBN 9787506032575
  • 内容 生活的回忆、艺术的魅力等

内容提要

  简介:李叔同、苏曼殊、丰子恺三人,吾人合称"佛门三子"。"佛门三子"均是"天才型"的人物,均有全方位的成就,一出手就是经典。但既名"佛门三子",就有必要对其"佛学成就"稍作梳理,以明各人之得失。丰子恺是我国现代非常受欢迎的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早年曾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并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本书为"佛门三子文集"之一。是从作者数百万字的散文作品中精选而出,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内容丰富,行文诙谐,并配已作者生前的一些生活照片。读他的散文就像跟他谈心一样。内容大致分为:生活的回忆、艺术的魅力、绘画之美、音乐之美、人生咏叹调。

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漫画家、散文家、音乐理论家。育有7个孩子。18岁入浙江第一师范从李叔同习绘画与音乐,30岁正式出家于上海立达学院,法号"婴行"。

  出生于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属桐乡县)。父母生下六个女孩之后,终于生下唯一的男丁子恺。全家上下视为掌上明珠。

  祖母寡居多年,只望丰子恺的父亲科场有为,然丰子恺的父亲刚中举,祖母即去世。居丧期间科举废,丰子恺的父亲郁郁寡欢,不久离世。子恺诸姐继之而亡,剩下母亲支撑一家。待恺自立成名,母亲又遽然而逝。诸多家庭变故使恺"心中充满了对于无常的悲愤和疑惑"。

  1962年在上海第二次文代会上因言得祸,1966年被定为"反共老手"、"反革命黑画家",被斥骂、抄家、毒打、游街、关"牛棚"、下放劳动……1975年9月5日病逝。座右铭:"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朱光潜评其为"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图书目录

  丰子恺的艺术生涯(代序)

  生活的回忆

  我的苦学经验 / 寄宿舍生活的回忆 / 甘美的回味 / 谈梅兰芳 / 我的母亲 / 读丐师遗札 / 端阳忆旧 / 怀太虚法师 / 访梅兰芳 / 再访梅兰芳 / 我与弘一法师 / 梅兰芳不巧

  艺术的魅力

  艺术的创作与鉴赏 / 工艺实用品与美德 / 乡愁与艺术 / 关于学校中的艺术科 / 商业艺术 / 为中学生谈艺术科学习法 / 桂林艺术讲话之一 / 桂林艺术讲话之二 / 桂林艺术讲话之三 / 艺术必能建国 / 工艺术 / 近世艺术教育运动 / 三十年来艺术教育之回顾 / 文艺的革命 / 现代艺术三大流派 / 东西洋的工艺 / 艺术的眼光 / 艺术与人生 / 艺术与艺术家

  绘画之美

  画家之生命 / 忠实之写生 / 中国画的特色 / 美术的照相 / 西洋画的看法 / 画家的少年时代 / 中国美术的优胜 / 将来的绘画 / 画圣米叶的人格及其艺术 / 评中国的画风

  音乐之美

  一般人的音乐 / 告音乐初步者 / 雷声的伴秦 / 音乐与文学的握手 / 音乐的意义 / 音乐与人生 / 音乐艺术的性状 / 音乐的起源与成长 / 乐曲的内容 / 古代及中世的音乐 / 近世的音乐 / 现代的音乐

  人生咏叹调

  青年与自然 / 山水间的生活 / 标题音乐 / 二学生 / 二重生活 / 看残菊有感 / 不惑之礼 / 佛无灵 / 杀身成仁 / 生道杀民 / 蜀道奇遇记 / 狂欢之夜 / 谢谢重庆 / 沙坪的酒 / 桂林的山 / 故宫一瞥

  后记

  佛门三子之于佛门(代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