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

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中国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散文家、画家、文学家、美术与音乐教育家,原名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
丰子恺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画集《子恺漫画》等。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1926年9月30日,丰子恺漫画结集面世。
- 中文名 丰子恺
- 别名 丰润,丰仁,婴行
- 性别 男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人物生平
1898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省崇德县。由于是同辈中唯一的男孩子,他自小时候便被包围在妈妈的温情中,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实的文字和纯真的画风。
1914年,丰子恺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丰子恺结识了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老师——李叔同和夏丏尊。前者不仅给予他音乐和美术上的启蒙,也在为人处世上为他作了榜样;而后者所提倡使用生动活泼的白话文、如实地表现自己真实的感受的主张,始终被他奉为圭臬,成为他以后散文创作中的最可亲可爱的特点。在这两位与他情谊深厚的老师那里,丰子恺找到了伴随他一生的三样东西——文学、绘画和音乐。

1918年,李叔同出家为僧,丰子恺自此与佛教结缘。
1919年,丰子恺从学校毕业,组织发起"中华美育会"。创《美育》杂志。创办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包括图画、音乐、手工艺各科的艺术师范学校--上海专科师范学校。
1926年,丰子恺参与发起和创办开明书店。
1927年11月,丰子恺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法名婴行。
1933年,丰子恺故乡新居"缘缘堂"落成,自此专心译著。
1966年,十年浩劫期间,丰子恺被林彪、“四人帮”加上莫须有罪名,遭到残酷迫害,身心备受摧残。
1975年9月15日,丰子恺逝世。
个人作品
著作
时间 | 出版社 | 作品名称 |
---|---|---|
1926 | 开明出版社 | 《丰子恺漫画》 |
1927 | 开明出版社 | 《子恺画集》 |
1928 | 开明出版社 | 《西洋美术史》 |
1931 | 开明出版社(增订本) | 《缘缘堂随笔》(散文集)(增订本) |
1957 | 人文出版社 | |
1933 | 上海开华书局 | 《子恺小品集》 |
1934 | 天马出版社 | 《随笔二十篇》 |
1934 | 开明出版社 | 《艺术趣味》(散文集) |
1934 | 开明出版社 | 《绘画与文学》(论文集) |
1934 | 中华出版社 | 《近代艺术纲要》(论文) |
1935 | 良友出版社 | 《车厢社会》(散文集) |
1935 | 良友出版社 | 《艺术丛话》(论文集) |
1936 | 上海仿古书店 | 《丰子恺创作选》(散文集) |
1936 | 上海人间书屋 | 《艺术漫谈》 |
1937 | 开明出版社 | 《缘缘堂再笔》(散文集) |
1939 | 开明出版社 | 《漫画阿Q正传》 |
1941 | 成都普益图书馆 | 《子恺近作散文集》 |
1941 | 桂林文化供应社 | 《艺术修养基础》(论文集) |
1943 | 桂林文光书店 | 《画中有诗》(诗配画) |
1944 | 重庆崇德书店 | 《教师日记》(日记体散文集) |
1944 | 桂林民友书店 | 《艺术与人生》(论文集) |
1945 | 开明出版社 | 《古诗新画》(子恺漫画全集之一) |
l945 | 开明出版社 | 《儿童相》(子恺漫画全集之二) |
1945 | 开明出版社 | 《学生相》(子恺漫画全集之三) |
1945 | 开明出版社 | 《民间相》(子恺漫画全集之四) |
1945 | 开明出版社 | 《都市相》(子恺漫画全集之五) |
1945 | 开明出版社 | 《战时相》(子恺漫画全集之六) |
1946 | 上海万叶书店 | 《率真集》(散文集) |
1947 | 上海万叶书店 | 《小钞票历险记》(童话) |
1955 | 人民美术出版社 | 《子恺漫画选》 |
1962 | 香港岭南出版社 | 《子恺漫画全集》 |
1979 | 香港问学社 | 《缘缘堂集外遗文》明川编 |
1982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丰子恺散文选集》 |
1983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缘缘堂随笔集》 |
2010 | 海豚出版社 | 《丰子恺儿童漫画选》(全10册) |
2010 | 海豚出版社 | 《手指》 |
2010 | 海豚出版社 | 《竹影》 |
2010 | 海豚出版社 | 《李叔同先生的教育精神》 |
2010 | 海豚出版社 | 《丰子恺》(经典赏读本) |
2011.6 | 海豚出版社 | 丰子恺儿童文学全集(套装共7册) |
以上资料来自腾讯网
创作特点
丰子恺的散文,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辞缘缘堂》《缘缘堂再笔》《告缘缘堂在天之灵》《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护生画集》(共9部)等。《白鹅》被编入初中一年级、四年级课文、《竹影》被编入初中一年级课文,《手指》被编为初中、小学六年级课程。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由于是同辈中唯一的男孩子,他自小时候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真的画风。
个人成就
丰子恺先生以漫画闻名于世,但他对书法的看重和自许远在漫画之上。他曾说:“书法是最高的艺术……艺术的主要原则之一,是用感觉领受。感觉中最纯正的无过于眼与耳。诉于眼的艺术中,最纯正的无过于书法,诉于耳的艺术中,最纯正的无过于音乐。故书法与音乐,在一切艺术中占有最高的地位。”丰子恺先生是一位有思想的艺术家,他的书法,是有思想的书法,其宏大气度,蕴含于毫芒之间,其烂漫气质又流露在造型结字之内。他的书法源于北魏,兼及章草。风格的形成,既缘师门的影响,也有对现实世界的感悟。首先,李叔同先生在书法上对他的影响极大,据丰子恺先生在文中记载,其求学期间,曾在李叔同先生的指导下,很认真地临摹过《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魏齐造像》等碑刻书法。其次,丰子恺先生年轻时也非常服膺于马一浮的行书,据载,某次丰子恺先生坐船回家,船头所挂帆布上有马一浮先生手书,异常潇洒倜傥,喜爱之极,或有摘下私藏之思。而马一浮先生的书法就是魏碑与二王行书结合的典范,丰子恺先生后来书法的走向或与此有很大渊源。

人物评价
丰子恺者,本名丰润,字子恺,浙江崇德石门湾人也。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
——俞平伯评丰子恺
后世纪念
纪念馆
丰子恺纪念馆位于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是全国唯一的一家专职漫画馆,这里不仅展出丰子恺本人作品及其生平介绍,还设有诸漫画名家作品陈列室,每个展厅内容物丰富,各有特色,游人络绎不绝。 故居“缘缘堂”始建于1933年春,是丰子恺先生积自己的稿费亲自设计的,采用中国式结构,全体正直,单纯明快,高大轩敞,三开间两层建筑,具有江南民居的深沉朴素之美。但1938年1月毁于日军炮火,后来在丰子恺方外莫逆之交即新加坡佛教协会主席广洽法师的创议和捐资下,在1985年9月15 日故居“缘缘堂”才得于按原貌重建,并正式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