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性颌骨癌
- 西医学名 中央性颌骨癌
- 英文名称 central carcinoma of the jaws
- 所属科室 五官科 - 口腔科
- 发病部位 颌骨
- 传染性 无传染性
症状体征
中央性颌骨癌的发病年龄以50~60岁最多见,男性稍多于女性。
好发于下颌骨,特别是下颌磨牙区。病员早期无自觉症状,以后可以出现牙痛、局部疼痛,并相继出现下唇麻木。肿瘤自骨松质向骨密质浸润,穿破骨密质后,则在相应部位颊舌侧出现肿块,或侵犯牙槽突后出现多数牙松动、脱落,肿瘤自牙槽窝穿出。肿瘤也可沿下牙槽神经管传播,甚至超越中线至对侧;或自下牙槽神经孔穿出而侵犯翼颌间隙。晚期可浸润皮肤,影响咀嚼肌而致张口受限。
掌握第一自觉症状或主诉十分重要。在一组报道中21例病员中第一主诉为牙痛者8人次;颌骨无痛性肿块6人次;下唇麻木者5人次。
中央性颌骨癌易发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多转移至颌下及颈深上淋巴结,在一组报道中施行颈淋巴清扫术的15例中,有7例(46.67%)发生颈淋巴结转移。
中央性颌骨癌也可发生远处转移,但仍以局部复发为主。
目前UICC尚无中央性颌骨癌的临床TNM分类分期。
用药治疗
1.原发癌的处理 手术治疗是治疗中央性颌骨癌的主要方法。根据中央性颌骨癌的病变沿神经管道扩散的特点,下颌骨的切除范围应更加广泛。限于一侧者一般应作半侧下颌骨切除;如邻近中线或超越中线者,应根据解剖特点于对侧下颌骨颏孔或下颌孔处截骨;或甚至行全下颌骨切除术。
2.转移癌的处理 鉴于有近50%的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率,对中央性颌骨癌应行选择性同期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
为了预防远处转移,还可配合术前后应用化学药物治疗。
手术是治疗中央性颌骨癌的主要手段,因病变可沿着下颌管及骨髓扩散的特点,下颌骨的切除范围应更广泛。限于一侧者做半侧下颌骨切除,如邻近中线或超过中线者,应根据解剖特点于对侧颏孔、下颌孔处截骨或行下颌骨全切除术。穿破骨膜者应连同周围受累软组织一并切除。上颌骨中央性颌骨癌治疗基本同上颌窦癌的治疗。中央性颌骨癌切除后一般不主张立即植骨,待肿瘤根治后再考虑修复。
中央性颌骨癌一般考虑行选择性颈清术。为了防止远处转移,术前及术后均应配合化学治疗或生物治疗。
饮食保健
1、葱油蒸大黄鱼
原料:大黄鱼,冬笋,香葱,姜,黄酒,精盐,味精。
制作:黄鱼洗净热水烫一下,放在盆内。冬笋切丝,锅内放油烧热,放入葱姜末鞭炒一下,笋丝加精盐、味精鞭炒均匀,放在黄鱼上面,加葱段、姜片、黄酒上笼蒸熟,抹去葱段、姜片,再重新加葱姜丝,用热油浇在上面即成。
2、海参木耳煲排骨汤
海参木耳煲排骨汤的制作材料:
主料:海参(水浸)500克,木耳(干)50克,猪排骨(大排)500克,火腿25克
调料:大葱5克,姜10克,盐3克
海参木耳煲排骨汤的做法:
(1). 木耳用清水浸至发大,撕成小块,放入滚水中煮五分钟,捞起洗净。
(2). 排骨放入滚水中煮五分钟,捞起洗净。
(3). 海参洗净,放入滚水中,加入姜一片,葱一条,酒半汤匙煮滚,再煮五分钟,捞起洗净,切大件,盛筲箕内滴干水。
(4). 水11杯或适量,放入煲内煲滚,放入排骨、火腿、姜、木耳煲滚,慢火煲二小时,放下海参再煲一小时,下盐调味。
3、人参鲤鱼汤:
材料:鲤鱼1条(约500克) 人参片15克。
调料:葱2根 姜10-15片 盐1小匙
做法:鲤鱼洗净,与人参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5杯和调料,煮至鱼热汤浓即可。
4、西洋参蒸甲鱼
原料:甲鱼一只,西洋参10克,枸杞10克,黑木耳,火腿,笋片,调味品适量。
做法:1.西洋参片与枸杞子在清水中清洗。甲鱼去头,放入锅内,倒入开水,用大火煮15分钟,将甲鱼取出,去除黑膜,并将盖子剖开。
2.容器置于锅内,将甲鱼放入容器中,加入西洋生片、冬笋片、黑木耳、火腿片、枸杞子,并入加入调味品和清水,盖上锅盖炖至甲鱼熟烂即可。
颌骨癌患者吃什么对身体好?
(1)宜多食抗颌骨肿瘤的食物:核桃、薏米、赤豆、莼菜、大头菜、油菜、蜗牛、壁虎、甲鱼、蟹、虾、鲎、海蜇、文蛤、海参、香杏、刺猬心及肝、蒲笋。
(2)宜食抗感染、溃疡的食物:黄瓜、丝瓜、慈菇、甘瓠、甜橙、豆豉、绿豆、酸枣、黄鼠狼肉、黄颌蛇肉、猪髓、猫肉、鹌鹑、麂、蜗牛、鼠肉。
(3)宜吃防护化疗、放疗食物:荠菜、豆腐、薏米、海蜇、荸荠、柿饼、杏仁、百合、鹌鹑、芦笋、鹅血、蘑菇、沙鱼、桂圆、黄鳝、核桃、葫芦、章鱼、乌龟、猕猴桃、莼菜、金针菜、大枣、葵花籽、苹果、鲤鱼、绿豆、黄豆、赤豆、虾、蟹、银鱼、泥鳅、胖头鱼、塘虱、马哈鱼、绿茶、泥螺。
颌骨癌患者吃什么对身体不好?
(1)忌烟、酒、咖啡、可可。
(2)忌刺激性食物:葱、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
(3)忌霉变、烧焦食物。
(4)忌油腻、油煎、烟熏食物。
(5)忌生硬坚固、不易咀嚼食物。
预防护理
口腔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认识,但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多数口腔癌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一些外来因素象热、慢性损伤、紫外线、X线及其它放射性物质都可成为致癌因素。
另外,内在因素如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及遗传因素等都发现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因此,口腔癌的预防在于减少外来刺激因素,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与上颌窦癌一样,颌骨癌的早期确诊较困难,常常易与牙槽脓肿、下颌骨骨髓炎及神经炎相混淆,因此一定要高度警惕,尽早进行摄片等必要的辅助检查,必要时可拔除一病源牙,从牙槽窝内刮取一块组织作病理检查。另外,本病首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或化学药物治疗辅助可有助于提高治疗愈率,但后二者不能作为主要治疗措施,以免贻误治疗时机,更不能采用一些偏方验方外敷内服,刺激肿物生长,贻误治疗,以至失去治疗机会。
病理病因
骨组织本身是不含上皮的,颌骨中心性癌主要源于两方面:其一是由残余牙源性上皮,特别是马拉塞上皮残余或胚胎突起融合时被包埋的牙源性上皮发展而来;在牙源性囊肿的基础上发生癌变者也属这一类,最常见的莫过于角化囊肿癌变。其二是来源于涎腺上皮,涎腺上皮的来源按Bhaskar的归纳有3种可能:①牙源性囊肿上皮向黏液上皮化生;②异位涎腺;③胚胎时期被卷入的涎腺组织。
至于是什么因素促使这些颌骨或牙槽内的上皮发生恶变,真正的原因还不很清楚。慢性炎症,牙源性感染可能是诱发因素之一。
疾病诊断
中央性颌骨癌须与慢性骨髓炎相鉴别。后者多有炎症史,X线除骨质破坏外,尚有增生修复的表现,如骨膜增生等。如临床、X线不能完全鉴别时,应于手术时冰冻活检,以排除中央性颌骨癌。
神经炎比较少见,麻木可时轻时重。X线摄片无骨质破坏。重要的是不要轻易确立神经炎的诊断。
中央性颌骨癌如来自囊肿或成釉细胞瘤恶变,则兼有囊肿及成釉细胞瘤的X线表现。
诊断中央性颌骨癌时还应排除颌骨转移性癌。转移性癌也易侵犯下颌骨磨牙或升支区,X线表现多为不规则的骨质溶解破坏。转移性颌骨癌常可发现患者已有原发癌存在,诸如乳腺、肾、肺癌等。在没有原发病灶可见的情况下,则只能靠病理检查方可确诊。
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
中央性颌骨癌的X线片特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骨质溶解性破坏,边缘不规则,骨密质完整性可被破坏,这一类酷似骨髓炎或骨肉瘤的表现;另一类则呈囊肿样改变,可为单房阴影,也可为分房性阴影,这一类易被诊断为囊肿或成釉细胞瘤。
并发症
肿瘤也可沿下牙槽神经管传播,甚至超越中线至对侧;或自下牙槽神经孔穿出而侵犯翼颌间隙。晚期可浸润皮肤,影响咀嚼肌而致张口受限。
预后
迄今,尚无大组长期随访结果的报道。一组报道中21例的随访结果5年生存率还不到30%。局部复发仍为主要死亡原因。
发病机制
骨组织本身是不含上皮的,颌骨中心性癌主要源于两方面:其一是由残余牙源性上皮,特别是马拉塞上皮残余或胚胎突起融合时被包埋的牙源性上皮发展而来;在牙源性囊肿的基础上发生癌变者也属这一类,最常见的莫过于角化囊肿癌变。其二是来源于涎腺上皮,涎腺上皮的来源按Bhaskar的归纳有3种可能:①牙源性囊肿上皮向黏液上皮化生;②异位涎腺;③胚胎时期被卷入的涎腺组织。
凡是在牙胚所在处或胚胎骨性联合处均可发生颌骨中央性癌。临床上中央性颌骨癌最常见于下颌骨,在国内一组报道的21例中,仅1例发生在上颌骨。
中央性颔骨癌的病理类型可为鳞癌,亦可为腺上皮癌,后者有时还要多于前者。在组织类型上中央性颌骨癌包括鳞状细胞癌和腺性上皮癌,主要来源于牙胚成釉上皮的残余细胞,有的是成釉细胞瘤恶变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