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中国篆刻史

2022-07-09 08:47:30 百科资料

《中国篆刻史》是2006年12月1日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图书,作者是赵昌智、祝竹。本书主要介绍了印章史、主要包括印章的用途、名称、文字、材料等内容。

  • 书名 中国篆刻史
  • 作者 赵昌智、祝竹
  • ISBN 9787208065871
  • 定价 45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我 国古代的玺印,历史悠久;后来由实用的社会功能,发展为欣赏的篆刻艺术,源远流长。

中国篆刻

  中国篆刻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一部中国篆刻史,其实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印章史、主要包括印章的用途、名称、文字、材料、形式以及制度的演变;二是篆刻艺术史,主要指印章的艺术化过程,包括制印过程中篆法、章法、刀法的发展变化,也包括印章艺术内容的不断扩展华升华;三是印学史,主要包括历代对印章、印制、篆刻艺术进行理论探索和历程和理论研究的成就。这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更多的是交叉、重叠,相互影响,从而推动了中国篆刻艺术的发展。

编辑推荐

  我国古代的玺印,历史悠久;后来由实用的社会功能,发展为欣赏的篆刻艺术,渊源流长。本书以时代为主,以篆刻事件与人物为辅,史论结合,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从秦到近代(民国初期)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篆刻的不同特点及其演进与流变。

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印以示信:玺印的起源

  一、古代文献中关于玺印的记载

  二、商三玺的发现和研究

  三、古陶器铭记上遗存的玺印早期形态

  四、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印史有待于新资料的发现

  第二章 印无定制:战国古玺的分类、分期和分域

  一、战国古玺的形制与分类

  二、古玺的用途

  三、古玺的断代和分国研究

  四、齐系古玺

  五、燕系古玺

  六、三晋系古玺

  七、楚系古玺

  第三章 天籁之美:战国古玺的艺术成就

  一、古玺的文字变化和章法构成

  二、不同地域的风格特征和艺术特色

  三、精湛无比的战国私玺

  四、注重装饰趣味的吉语玺和成语玺

  第四章 统一印制:承前启后的秦印

  一、战国时期的秦系玺印

  二、秦代官印制度的建立

  三、皇帝六玺是秦官印的标准模式

  四、秦印的艺术特色和价值

  五、秦私印比秦官印更有艺术魅力

  第五章 汉官威仪:汉代官印制度及沿革

  一、西汉官印和汉代官印制度的确立

  二、新莽时期的创新与变革

  三、规复旧仪的东汉官印

  四、汉代官印的制作与管理机构

  五、铸印与凿印

  第六章 印之韶乐:汉印风格的典范意义

  一、汉印风格的完善和汉印的历史地位

  二、缪篆文字的规范意义

  三、异彩纷呈的汉代私印

  四、玉印、鸟虫篆、殳篆、肖形印

  第七章 汉印尾声: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制与特征

  一、沿袭汉制的三国官印

  二、回光返照的西晋官印

  三、东晋和十六国官印

  四、南北朝官印

  五、六朝私印

  六、从泥上到纸上

  第八章 一泥封关:古代封泥制度和封泥的艺术价值

  一、古代文献中关于封泥的记载

  二、简牍的封检和封泥的施用

  三、封泥的大量出土与著录

  四、战国封泥,秦封泥、汉封泥

  五、封泥的艺术借鉴价值

  第九章 官样文章:隋唐及其以后历代官印

  一、隋代官印制度的变革

  二、唐代官印特有的形制:蟠条印

  三、宋代官印与九叠文的出现

  四、融入少数民族文字的辽、金、西夏官印

  五、远离篆刻家视线的元、明、清官印

  第十章 大俗大雅:元代押印的起源、类型、特征及艺术价值

  一、押印源于手书花押

  二、花押曾是宋代宫廷中的时尚

  三、元代押印的类型和特征

  四、元押印的艺术价值及影响

  第十一章 艺术觉醒:唐宋时期印章由实用向艺术的转化

  一、文人参与是古代实用印章文化品质的保证

  二、书画鉴藏印的发端与发展

  三、南唐、宋、金御府收藏印

  四、早期收藏印在篆刻史上的意义

  五、宋代文人的书画款印

  六、宋代金石学的兴起和集古印谱的出现

  第十二章 印坛复古:元代篆刻的成就与影响

  一、元代文人复古主义的印学主张

  二、元代集古印谱的盛行

  三、元代文人印宗秦汉的艺术实践

  四、元代开始出现自篆自刻的艺术家

  第十三章 猗欤盛哉:明代文人篆刻的兴盛

  一、默默无闻的明初印坛

  二、走上繁荣的明代中期篆刻

  三、明代中后期印坛开宗立派的风云人物

  四、精彩纷呈的集古印谱和印学理论专著

  五、明代后期印人流派的划分

  六、明末印人汪关、朱简、梁裹

  第十四章 以印寄怀:清代前期篆刻的遗民之风

  一、遗民印人和前朝印风

  二、隐于扬州创立徽派的程邃

  三、林皋为首的虞山派和王睿章为首的云问派

  四、活跃的东皋印人

  五、不列门派而成就卓著的印人

  第十五章 顺天适我:清代中期印学繁荣的前奏

  一、特立独行的山东印人高凤翰

  二、名重一时的江浙印人金农、汪士慎和高翔

  三、郑板桥和四凤楼印谱

  第十六章 双峰并峙:清代中期浙派崛起和徽派振兴

  一、浙派概述

  二、浙派开创者丁敬

  三、浙派前期印人蒋仁、黄易、奚冈

  四、浙派后期印人二陈、赵、钱

  五、徽派概述

  六、邓石如的游艺生涯和以书入印

  七、巴慰祖与"歙四子"

  第十七章 大师迭出:晚清印坛达到极盛

  一、书印合一、抱道自高的吴让之

  二、心高气盛的天才艺术家赵之谦

  三、以诗书画印负重名数十年的吴昌硕

  四、以布衣佐于卿相之间的黄牧甫

  第十八章 群星璀璨:近世印坛的繁荣景象

  一、海派与粤派,是吴昌硕、黄牧甫印风的延续

  二、新浙派和师古出新的印人

  三、端严秀雅突过前人的赵叔孺

  四、大刀阔斧惊世骇俗的齐白石

  五、近代印学社团和西泠印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