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团扇鳐

中国团扇鳐,Platyrhina sinensis (Bloch et Schneider, 1801),团扇鳐科团扇鳐属的一个物种。
- 中文名 中国团扇鳐
- 拉丁学名 Platyrhina sinensis (Bloch et Schneider, 1801)
- 别称 名团鳐、团扇、皮郎鼓
- 界 动物界
- 门 脊椎动物门
形态特征
体平扇呈四扇形,一般体长30~50厘米、体重200~500克.体盘宽大于体盘长、尾平扁,粗大而长,每侧具一皮做吻端钝圆,吻软骨短。口横裂状,牙细小而多是铺石状排列,有唇槽、眼小.有喷水孔,约与眼径等大、体背部中央自头后至第2背鳍前方有一纵行结刺,每侧肩区也有2对结刺。体背面棕褐色,腹面白色.背鳍2个,靠近尾部。尾部有尖针,剧毒,多年生的鱼尾部可能会有两根尖针。

体盘亚圆形,宽约为长1.2~1.3倍,肩区最宽。吻长约为体盘长1/3,约等于体盘宽1/4,吻端钝圆或钝尖。眼小,眼径约等于眼间隔2/5。鼻孔颇宽大,几平横,等于或稍大于鼻间隔,约为口宽1/5;前鼻前中部具一舌形突出,里侧略伸入鼻间隔区域;后鼻瓣前部外侧具一扁狭弧形薄膜,内侧具一细瓣,转入于鼻腔中,后部具一低平圆形薄膜;鼻孔后侧与口隅间具一宽深凹洼,形成一原始口鼻沟;鼻间隔后部伸达口上,中间深凹,两则宽扁突出。口横列,浅弧形,口宽约为口前吻长3/5;上颌腭膜发达,中间和两侧凹入,分为4小瓣,后缘细裂。牙细小而多,铺石状排列。雌性牙具一横嵴;雄性牙较尖突。喷水孔约与眼径相等,前缘伸达眼中部下方,后缘无皮褶。鳃孔5个,斜列于胸鳍基底里方,第三鳃孔约为第五鳃孔间距的1/6。
背面具细小及较大刺状鳞片,后者在胸鳍前部边缘处尤其明显;脊椎线上自头后至第二背鳍前方具一纵行大而侧扁尖锐结刺,尾上具一纵行结刺;肩区每侧具2对结刺,作方形排列;喷水孔上方具2~3结刺,前后排列;眼眶上角及其前方、后方外侧各具一小结刺。在眼间隔后方、脊椎线上第一结刺前方具一对内淋巴管孔。
胸鳍很发达,前延伸达吻端两侧,后延伸达腹鳍基底;外缘、后缘和里缘连合成半圆形。腹鳍狭小,前后缘连长合成弧形,里角圆钝;鳍脚扁狭、细长、尖突。背鳍2个,位于尾的后半部,形状相同;第一背鳍起点距腹鳍基底比距尾基为近,基底长约为第一背鳍与腹鳍基底间距1/3。约等于背鳍间隔2/3;第二背鳍稍大,基底长比背鳍间隔为小。尾平扁,向后渐细狭,侧褶很发达。尾鳍狭长,尾椎轴平直,上叶稍大,下叶低平不突出,鳍端圆形。

生长习性
本鱼为暖水性沿岸鱼类,喜栖于沙泥底质海域;活动力差,仅能利用其强壮尾部左右摆动以前进,故常蛰伏于底层,伺机捕捉食物。卵胎生。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日本本州中部以南和朝鲜西南部海区。
中国分部
东海、南海、黄海、渤海。



主要价值
为中国沿海习见的海产鱼类之一,肉可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