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德

《中国医德》是2010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奕林。
- 书名 中国医德
- 作者 李奕林
- ISBN 9787507329964
- 定价 28.00 元
- 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
内容简介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医生已经变得非常职业化、市场化,医疗技术也越来越发达,然而与此不相称的是,一些医生的声望却与日俱下,一些医生职业道德差,责任心欠缺,甚至还收受"红包","开大处方",进行"大检查"……
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医疗条件如何发达,医德,则永远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起码道德!
医德是衡量医生的一把尺子。通过它可以量出医务工作者的思想品德,量出医务工作者对待事业的态度和对待患者的情感。
一个为百姓着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医生,表现在对患者高度负责的崇高品德上。具备这样的医务工作者,才是深受广大人民欢迎的白衣天使。
唐代的孙思邈曾在《千金方》中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至想。"
现代医德楷模林巧稚也说:"我是一个大夫,大夫有大夫的道德!我看了40多年的病了,哪个人应当收留住院,哪个人不应当收留住院,要看他们的病情,不管他是谁。"
由此可见,真正的行医者不但在技术上要精湛,重要的是他们在思想上更要具有良好的医德。
良好的医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现。医院是特殊的服务单位,医务活动除接触病人外,还要与病人的家属、亲友及同事密切接触。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风貌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心理和疾病的治疗,同时也对社会人群产生影响,医务人员的服务形象实质上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良好的医德同时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医疗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两方面的因素。有的医务人员技术水平虽然不是很高,但对待患者认真负责,遇到问题虚心求教,认真钻研,拟定的每一项诊疗措施都经过深思熟虑,治疗效果就比较好。相反,若医务人员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粗心大意,敷衍塞责,虽然水平较高,但也会常常出现差错甚至发生医疗事故,诊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同时,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况,对疾病的康复会产生密切影响。为此,我们必须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增强医务人员的事业心、责任感,以细心诊治,热情服务,为病人创造出一个心情舒畅的环境,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为此,国家卫生部高度重视医德医风建设,全力督促医务人员讲究医德,文明行医、礼貌服务。
本书基于现代医德的特殊性,从卫生部评价规范入手,充分阐述了现代医德在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个人修养之间的关系,让每位医务人员在从业历程中都能体会到医德的重要,并从中得到一些提升个人专业素质的具体借鉴,以便让医德的光彩永远照耀杏林,造福百姓苍生!
目录
前言:让医德在杏林里发扬光大
第一部分 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爱,是最好的服务
二、像南丁格尔一样忠贞职守
三、像白求恩那样作大夫
四、像牧羊犬一样恪尽职守
第二部分 尊重患者的权利,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
一、别把处方当天书
二、尊重患者是医生的天职
三、患者的隐私更应该得到尊重
四、及时给予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第三部分 文明礼貌,优质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一、你的微笑,是给患者的最好抚慰
二、讲究文明用语--医护人员的语言艺术
三、用你的热心给生命增加温度
四、拿出耐心,构架医患间理解的桥梁
五、修炼爱心,托起患者的期望
六、让着装与举止成为你的名片
第四部分 遵纪守法,廉洁行医
一、遵纪守法是医德的坚实根基
二、远离红包诱惑,廉洁行医
三、杜绝回扣,彻底根除医药业的这颗毒瘤
四、让公正在阳光下晾晒
五、不随意外出行医,不鉴定胎儿性别
第五部分 因病施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一、通过合理检查,坚持合理治疗、用药
二、控制医药费用,减轻病人负担
三、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
第六部分 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和谐共事
一、积极响应指令性医疗任务
二、与同事相处的艺术
三、团结一心,战胜灾难
第七部分 严谨求实,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一、重视培训技能,让工作如虎添翼
二、学无止境,超越自我
三、生命第一,严守医疗事故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