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音配像

《中国京剧音配像》,是李瑞环创意策划并直接指挥实施的,旨在抢救、发扬京剧艺术的一个系统文化工程。该工程录音版专辑获得第四届金唱片奖。
简介
《中国京剧音配像》,是李瑞环创意策划并直接指挥实施的,旨在抢救、发扬京剧艺术的一个系统文化工程。该工程从1985年试录,1994年开始批量录制,到2007年第二期工程完成,历时21年。相继有70多个单位,3万余人参与,共录制了460出剧目。主要选择京剧鼎盛时期的大师级人物、各流派创始人的代表作、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其中大部分是艺术精品,很多是绝版孤本。

制作背景
《中国京剧音配像》是由中国近代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录音,由其子女或亲传弟子配像的新型戏剧表演形式。由于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大多已经故去,因历史条件的限制,没能留下影像资料,这在“唱、念、做、打”都极其讲究的京剧艺术,无疑是一种很大的缺憾。
新一代京剧传人在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几位尚健在的老艺术家的精心指导下,经过艰苦的搜集、整理、排练,为老一辈艺术家仅存的宝贵的录音资料配上精美图像,再利用现代先进的影像技术剪辑合成,实在是精美绝伦,令戏迷们大饱耳福和眼福。
主要曲目
《中国京剧音配像》以古装戏居多,可以说每一出戏都是一部历史,一面镜子,从中可以体会到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中国艺术的博大精深。有的戏堪称时代绝唱,象<霸王别姬>、《打龙袍》、《铡美案》、《赤桑镇》、《姚期》、<将相和>等戏我都反复看了十几遍,真是百看不厌、美不胜收。
有的《音配像》同一出戏由不同流派的演员演唱、配像,更使人耳目一新。像<武家坡>里的王宝钏一角就有张(君秋)、程(砚秋)、尚(小云)三种流派的配音录像。从中可以品味出张派的清新甜亮、程派的委婉凄楚、尚派的妩媚刚劲等不同的演唱风格。
名家荟萃的《龙凤呈祥》。其中老生行当的乔玄由马派的马连良配音,其亲传弟子、张君秋老先生的大儿子张学津配像;诸葛亮由谭派的谭富英配音,其子谭元寿配像;刘备由高庆奎配音,高派传人辛宝达配像。小生行当的周瑜由叶派的叶盛兰配音,其子叶少兰配像。花脸行当的孙权由裘派的裘盛戌配音,其子裘少戌配像;张飞由袁派的袁世海配音,吴玉璋配像。旦角行当的孙尚香由梅派的梅兰芳配音,其子梅保玖配像;吴国太由李多奎配音,王树芳配像。
从刘备东吴甘露寺相亲,到“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整台大戏各种名家粉墨蹬场,真可谓流派纷呈。
所获奖项
第四届金唱片奖(2003年)获奖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