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052C型防空导弹驱逐舰

052C型防空导弹驱逐舰于2003年中旬下水,为中国海军新一代防空型导弹驱逐舰,共建2艘,分别是170号和 171号,主要作战使命是负责作战编队的防空、反潜作战以及配合其它舰艇进行反舰攻击,总设计师为潘镜芙。在外形上,舰体很明显是由先前的167号驱逐舰发展而来,只不过设计的更加紧凑、平面化罢了。和中国以往的舰艇设计总喜欢参照苏俄的相比,170号驱逐舰在设计上可谓是独具一格,带有十分浓厚的德国MEKO风味;舰体修长而丰满,首部为大角度飞剪舰首,不带任何外飘,170号虽然在试航性和稳定性上有所欠缺,但这种新颖的设计方式可以大大提高170号的快速性、抗浪性,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舰艇在高速航行时的产生的兴波阻力;其机动灵活,快速性好,可以说还是适应未来作战需求的。
- 中文名称 中国052C型防空导弹驱逐舰
- 服役时间 2003年
- 特点 机动灵活,快速性好
- 国家 中国
概要

红旗-9终于在1997年定型并开始少量生产,之后被中国海军决定为新一代舰载区域防空导弹,1999年正式进入中国陆军的防空部队服役。舰载海红9A导弹全长6.8m,弹径0.47米,弹重1300公斤,弹头重180kg,采用十字形条状中段弹翼加上控制尾翼构型,据说拥有不错的灵活度,射高500-30000m,射程6-120km,最大飞行速度4.2马赫,制导方式为中途惯性/指令+TVM(Track-via-Missile)复合制导。在TVM导引方式中,导弹本身虽具有雷达波接收器,但航行控制指令并非由弹体本身计算,而是来自于发射单元。
发射单元的跟踪雷达同时锁定目标与导弹,导弹将接收的雷达回波传给发射单元,由控制中心计算出航行参数再传送给导弹。由于推测052C的相控阵雷达为解析度较差的S频,应不具备TVM能力,所以052C可能装有额外的火控雷达负责TVM导引,只是目前从外观上难以判断。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能一次控制6枚导弹攻击3-6个目标,对同一个空中目标可先后动用两枚导弹进行重复攻击,导弹发射间隔时间约为5秒;除了拦截飞机外,红旗-9还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弹道导弹能力。海红9A的性能诸元与红旗-9大致相同,不过弹长减至6.8m,最大射程缩减至120km,弹重也减轻到1300kg。海红9A的海上测试由中国970号试验舰负责进行,在2002年定型。
同时在970号试验舰上测试的新系统还包括隐形100mm速射炮、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730近防武器系统以及相控阵雷达等等,都是052B/C、054等中国新一代舰艇已经采用或即将采用的装备。关于海红9A的最低射高,网上一般都认为是500米,有人就因此认为052C设计不合格,但是笔者不这样认为。首先舰载对空导弹的最低射高为500米本身并不可信,中国的导弹技术十多年来获得长足的进步,在这一关键指标上如此落后是非常难以理解的。其二,就算最低射高真的是500米,也不能因此而否定海红9A,更不能否定052C。请对比日本的导弹防御计划,从战略的角度看,海红9A可以把中国的防空纵深向前推进n百海里,东南沿海的经济区域得到了更为有效的保护,这其中的意义不言而喻了。
052C型防空导弹驱逐舰是中国第一型配备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导弹发射装置的驱逐舰,它的出现大大提升了中国海军的防空能力,中国海军也由此具备了区域防空能力。但052C型舰较小的排水量使它的垂直发射单元偏少,持续火力明显不足,与其他国家宙斯盾舰存有明显差距。
绝非仿制
曾经有美国军事专家指出,中国已完成了对俄制S-300防空导弹系统的仿制,而用于引导导弹的雷达系统则效仿自美国的"爱国者-2"。由于052C驱逐舰上安装的相控阵雷达与美制的SPY-1非常相似,有专家曾认为,中国人可能对外国技术进行了仿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军事专家们发现,052C驱逐舰上的垂直发射装置并非俄制装备的仿制品,其运行方式与"里夫"存在明显差异。同时,该舰使用了有源相控阵雷达,而美国的SPY-1则是无源相控阵雷达。
俄媒称,这些差异使西方军事专家们相信,随着052C型驱逐舰的大量服役,中国海军的水平已与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处于同一层级,但与美国还存在明显差距。而在052C等新型军舰出现前,中国海军仅能被归入第三集团,与印度等国的水平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