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蝾螈
2022-06-26 05:29:11 百科资料

中华蝾螈学名为Cynops orientalis,是一种体内受精的两栖动物,属蝾螈科,以各类昆虫、小鱼或蝌蚪类为食,主要分布在中国中部及东部。
- 中文名称 中华蝾螈
- 拉丁学名 Cynops orientalis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纲 两栖纲
种群分布
中国中部及东部。
形态特征
耳腺发达,眼部后方无红斑。外观虽与日本红腹蝾螈酷似,然而本种却为全长90mm的小型种。即使变态为成体,体侧仍残留有侧线器官。

生活习性
栖息于山地池塘或水田等静水域,以及山溪流中流速较缓的水域。春季时,会在每一水草上各产下1颗卵。幼体发育至全长35-40mm后,即可进行变态。
药用价值
【药 名】:中华蝾螈

【来 源】:为蝾螈科动物东方蝾螈的全体。
【功 效】:除湿止痒、清热止痛。
【主 治】:用于皮肤痒疹,烫火伤等症。
【性味归经】:辛、苦,寒。入肺、心、脾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只。外用:适量。
【别 名】:四脚鱼(《中国药用动物志》)。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 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云南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夏、秋捕捉,洗净,用酒闷死后全体共药用,微火烘干或鲜用。
【拉丁名】:Cynops orientalis (David)
【考 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中药化学成分】:含蛋白质、肽类、氨基酸、脂肪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