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中华第一龙砚

2022-07-07 07:22:25 百科资料

中华第一龙砚,重66吨,长13.8米,宽3米。砚身雕刻着56条大小不等的中国龙,寓意56个名族团结统一。砚池中心刻有一幅中国版图,左右分别刻有日月相围绕。

  • 中文名 中华第一龙砚
  • 重量 66吨
  • 长 13.8米
  • 宽 3米
  • 雕刻手法 阳雕、浮雕、平雕、透雕和立雕等

基本信息

  名称:中华第一龙砚重量:66吨

  体积:长13.8米,宽3米

  龙砚中最大的龙头约有半人高,一颗龙牙有一拳大。砚中的巨龙或龙身环曲瞠目张颔,威风凛然;或挺胸缩颈,端庄凝重。每一条龙都是活灵活现、神动形移,似欲破砚腾空。在砚池的中心刻有一幅中国版图,海南、台湾清晰可见。在中国版图左右两侧分别雕刻着太阳和月亮。

  这方龙砚上雕刻着56条大小不等的中国龙,其中最大的龙头长1.2米,最小的龙头只有12厘米长。龙砚融合了南北两地的雕刻工艺,采用阳雕、浮雕、平雕、透雕和立雕等多种手法,前前后后40多名雕刻师参与,历时18个月雕刻而成。整方砚台寓意着华夏56个民族团结统一、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国泰民安与日月同辉的美好景象。

  这块巨砚是在古易水河上游的终南山也就是现在被称为黄龙山的山上发现的,位于海拔100多米的半山腰间,20多名工人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将石头上方、左右及背后与山体连接处的土壤清空。随后削山开路、拆墙拓路,又是一个多月才将石材运下山,从最初发现到雕刻而成,可谓十年磨一砚。

中华第一砚

  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炎黄时期就以龙为图腾,并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五千年来深深扎根于所有中国人的心中。特别是龙砚上雕有56条龙,更加体现出56个民族团结腾飞的中国梦。

  北京绿化基金会将中华第一龙砚捐赠给海淀区人民,现落座在北京稻香湖景酒店内,并将其作为"中华民族大团结绿色文化园"建设的启动项目,最终将在北京稻香湖景酒店内建设一个突出龙文化,体现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生态园林景观。

评价

  中国著名奇石鉴赏专家侯康乙评价,整方砚台寓意着中华56个民族团结统一、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国泰民安与日月同辉的美好景象。"这方砚是迄今中国最大的龙砚,融合了南北两地的雕刻工艺,采用阳雕、浮雕、平雕、透雕和立雕等多种手法,所雕巨龙既有北方雕刻的浑厚朴实,又有南派雕刻的纤秀细腻。"

  据了解,易水砚始于春秋,盛于唐宋,素有"南端北易"之誉,为历代宫廷贡品,流传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制砚的鼻祖。

  "震撼"、"振奋"是中国著名奇石专家侯康乙在近距离欣赏这台巨砚后最多的评价。"56条龙姿态各异、生动而灵性,其观赏价值远远大于实用价值。今年是奥运年,它将带给中国人包括世界友人很大的震撼。它代表了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精华。"据侯老先生介绍,这方砚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龙砚。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