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斑鱼蛉
2022-06-29 14:23:55 百科资料

中华斑鱼蛉(Neochauliodes sinensis)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种类常见,分布于中国各地,蒙古和印度也有记载,体中至大型,成虫体长 20~30毫米,翅展 60~80毫米,头部有3个单眼,足跗节各节形状相似,均为圆柱状。
有颚亚门、六足总纲、昆虫纲、有翅亚纲、广翅目、鱼蛉科中的1种。
- 中文名 中华斑鱼蛉
- 别称 Neochauliodes sinensis
- 界 动物界
- 门 节肢动物门
- 亚门 有颚亚门
形态特征
头部黄褐色,头顶有许多小瘤突,复眼大,单眼3个,排成三角形,中单眼小而长,侧单眼大,内侧均有黑纹,触角黑褐色,雄蛉栉齿状,雌蛉锯齿状;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前胸长方形,前缘至中央有三角形黄斑,两侧为褐色;中后胸黄褐色,备具1对大黑斑;腹部褐色。足多毛,

基节和腿节黄褐,胫节和跗节黑褐色。4翅半透明,淡黄褐色,具明显的褐斑,脉黄褐色,前缘横脉列黑褐色,前缘有3个大黑褐色斑,翅中部的褐斑常连成斜带;后翅与前翅相似,臀区宽大,前缘缺少基部的褐斑。

生活习性
幼虫生活于流水中,体狭长,腹部有8对气管鳃,腹末端有1对带钩的尾足,可固定于水底石块上,捕食水生昆虫的幼虫,成长后在水边土中化蛹。成虫有趋光性,捕食蛾类等害虫。

价值:幼虫可入药。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