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故事·节庆篇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节庆篇》是由宁波莱彼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推出的另一部二维动画作品。《中华传统文化故事·节庆篇》是中华传统文化故事的子篇目,全片共80集,每集10分钟,采用二维动画制作,主要展现富有中华传统特色的节庆故事,是中国首部时空穿越动画片。发行时间是2013年2月16日。
- 中文名称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节庆篇
- 类型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
- 集数 80 集
- 发行时间 2013年2月16日
百度名片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节庆篇》主要运用一些幽默风趣的方式将中国每年各节庆、习俗的来历放入动画片中,以动画的形式传播中华传统习俗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故事·节庆篇》,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依托,从故事情节、人物动画为出发点,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其中,延伸出一系列传统文化故事,使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中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此片被鄞州区区委宣传部列为"区精品文化工程重点项目"后,又被市委宣传部评为"市精品文化工程重点项目"。莱彼特将秉承制作原创动漫的初衷,努力以传统文化为依托,使本土原创动漫作品得到更好的宣扬与推广。
本片已登陆爱奇艺动漫频道。
于2013年2月16日起在浙江电视台少儿频道首播,播出时间:21:40
创作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然而,现在的青少年对网络、电玩的关注更多,而对我们应当自豪的传统文化的理解很有限,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包括哪些?课本上的回答是远远不够的。《中华传统文化故事》让看上去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妙趣横生的故事,尝试着弥补空缺,吸引更多青少年的兴趣和热爱。

剧情介绍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节庆篇》总共80集,每集10分钟,一集一个独立的故事。全篇故事用诙谐、浅显的描述来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各种节庆及节庆习俗。
本动画主角形象鲜明、性格迥异,贴近现实,很好地体现了当代少年的精神风貌。故事由来自奇兔星球的小发明家小兔子棒棒和地球上的兄妹皮皮、茜茜一起无意间到了一个奇怪的火车站,小火车"轰隆隆"地进站了,三个小伙伴被吸入小火车奔向了神秘的远方引出。
本篇章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节庆文化为内容,分四大章,按照节日来历、节日习俗来历的顺序进行创作。篇章涵括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最早被择定为节日的八大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中华儿女喜闻乐见的传统节日--元宵节、重阳节、腊八节、七夕等等;少数民族的特有节日--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姊妹节、瑶族的赶鸟节、傣族的泼水节等等。
文化传承
冯骥才在"第二届传统节日论坛"上说过:传统节日是历经数百年、上千年,一个民族不断积累、约定俗成的生活的高潮,终极价值观的载体,是一种全民参与的文化创造。比如清明节。清明节是我们的国宝。为什么?因为它是我们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获得批准的节日之一。一个民族精神的DNA,特别鲜明地表现在节日文化中,其他文化形式--戏剧、歌舞、年画、剪纸等也有这些特点,但不如节日文化这么强烈、集中,它是一个民族凝聚力、亲和力的"具体表现"。抓住文化,就抓住了一个地方的"魂"。主创人员也是抱着这样的理念来创作,不遗余力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故事列车没有终点,正如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永远也学习不够。它会一站接着一站充满动力地驶向有勇敢、智慧和毅力闪光点的另一群孩子们面前……愿以此为发端,鼓舞更多观众学习、热爱,将炎黄子孙引以为傲的五千年文化积淀世代相传

剧集列表
1 | E1-春节之不可思议遭遇 |
2 | E2-二十三,祭灶关 |
3 | E3-二十四,扫尘日 |
4 | E4-春联故事之妙话后蜀主题春联 |
5 | E5-春联故事之明太祖题春联 |
6 | E6-春联故事之王羲之妙书春联 |
7 | E7-春联故事之吕蒙正妙笔春联 |
8 | E8-妙话福字 |
9 | E9-除夕守岁 |
10 | E10-祛寒娇耳汤 |
11 | E11-妙话压岁钱 |
12 | E12-开门炮仗 |
13 | E13-贴画鸡 |
14 | E14-拜年解恩怨 |
15 | E15-祭财神 |
16 | E16-财神故事之生财有道的陶朱公 |
17 | E17-财神故事之撒钱济贫的准财神 |
18 | E18-人胜节说女娲 |
19 | E19-正月祀鼠 |
20 | E20-吃年糕,年年高 |
21 | E21-元宵节点彩灯 |
22 | E22-元宵节话元宵 |
23 | E23-灯联故事-王安石妙联为媒 |
24 | E24-耍龙舞狮庆元宵之耍龙神话 |
25 | E25-耍龙舞狮庆元宵之舞狮传说 |
26 | E26-二月二,龙抬头 |
27 | E27-三月三,地菜煮鸡蛋 |
28 | E28a-壮族三月三传说 |
29 | E28-介子推亡命绵山 |
30 | E29-清明祭祖 |
31 | E30-神农氏教民稼穑 |
32 | E31a-清明传说-大禹治水 |
33 | E31-四月八,赶天狗 |
34 | E32a-四月八,牛王节 |
35 | E32-立夏食话 |
36 | E33a-立夏秤人 |
37 | E33-端午吊屈原(上) |
38 | E34-端午吊屈原(下) |
39 | E35-端午食粽 |
40 | E36-孝女曹娥 |
41 | E37-涛神伍子胥(上) |
42 | E38-涛神伍子胥(下) |
43 | E39-端午插菖蒲艾草 |
44 | E40-避五毒,吃五黄 |
45 | E41-六月六晒衣晒书 |
46 | E42-六月六,回娘家 |
47 | E43-火把节传说-火把迎诸葛亮 |
48 | E44-南诏王火烧松明楼 |
49 | E45-彝族火把节传说 |
50 | E46-七夕传说-牛郎织女(上) |
51 | E47-七夕传说-牛郎织女(下) |
52 | E48-七月七,拜魁星 |
53 | E49-中元节传说-目连救母 |
54 | E50-苗族八月八传说 |
55 | E51-藏族沐浴节传说 |
56 | E52-中秋三大传说之嫦娥奔月(上) |
57 | E53-中秋三大传说之嫦娥奔月(下) |
58 | E54-中秋三大传说之吴刚伐桂 |
59 | E55-中秋三大传说之玉兔捣药 |
60 | E56-无盐女传奇 |
61 | E57-月下老人 |
62 | E58-兔儿爷 |
63 | E59-舞火龙庆中秋 |
64 | E60-土地神传奇 |
65 | E61-八月十六话史浩 |
66 | E62-唐明皇游月宫 |
67 | E63-七仙女月饼传说 |
68 | E64-朱元璋借饼起义 |
69 | E65-孔子的故事(上) |
70 | E66-孔子的故事(下) |
71 | E67-重阳登高 |
72 | E68-重阳赏菊 |
73 | E69-重阳糕的传说 |
74 | E70-重阳节的《滕王阁序》 |
75 | E71-祭祖节的故事-蔡莫烧纸 |
76 | E72-瑶族盘王节 |
77 | E73-冬至食话 |
78 | E74-腊八节传说-牧女献糜 |
79 | E75-腊八节传说-老两口与小俩口 |
80 | E76-大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