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丫髻山

2022-07-09 22:57:42 百科资料

丫髻山风景区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刘家店镇(距天安门91公里,据东直门70公里,距金海湖45公里。)因山巅两块巨石状若古代女孩头上的丫髻,因此得名丫髻山。四方百姓又称丫髻山为"东大山"。丫髻山海拔363米,丫髻山上的碧霞元君祠为京东著名道观,始建于唐代鼎盛于元、明、清三朝;丫髻山磕头沟原有云岩寺,分上下两寺,始建于辽代,后经多次重修。上寺建筑悬崖峭壁上,其规模之大,工程之险,古来罕见。

  • 中文名称 丫髻山
  • 海拔 363 m
  • 位于 北京市平谷区刘店乡
  • 始建 唐代
  • 所属国家 中国

简介

  丫髻山(1张)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道教名山丫髻山,经过近两年的整修,日前重新迎接游客。丫髻山四月庙会于明时兴起,京、津、鲁、晋、豫等地善男信女纷纷来此朝山进香,每天多达数万人。因此,丫髻山庙会也成为华北四大庙会之一。丫髻山景区有个状若仙桃的巨石被两山夹持,当地村民称之为“神桃峰”。历经数万年的风吹雨打,现如今,这颗硕大的“神桃”依然能分辨出桃嘴和桃身,游人从老远便可看到,成为“桃乡平谷”不可多得的一处亮丽美景。

历史

  自唐贞观年起,直至民国初年,历代王朝都曾在这里大兴土木,山上山下共建有古建筑群十八余处。公元1713年(清康熙五十二年),适逢皇帝六十大寿,为了祝寿,臣民捐资,重建东顶玉皇阁,内奉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塑像。康熙赐题匾额“敷锡广生”。在西顶上建有碧霞元君祠,当地人称娘娘庙。

丫髻山(2019)

  髻山风景区建筑丫髻山东西两顶上的建筑极为宏伟,而且富丽堂皇,雕梁画栋,极为精致。在西顶有一座别具风格的铁瓦殿,内奉王二奶奶肖像。在东西两顶之间,建有三座大殿,称为三皇殿。三皇殿的右前方有钟楼一座,高约三丈,上悬巨钟,左侧有一鼓楼与钟楼遥相对应。此外,山腰还有亭堂殿阁多处,如万寿亭、巡山庙、三官殿、菩萨殿、回香亭等。山下有皇帝的行宫和大戏楼。登山沿途,凡庙皆有石碑,特别那几座御碑,石质细腻,字迹清秀刚劲,是当时石刻匠人高超的艺术杰作。[1]自元代起,丫髻山一直是京城一带人们瞻拜祈祷的圣地。上至皇帝后妃,宗室王爷,达官贵人,下至文人墨客,市民村夫,皆有逛东大山庙会的习俗。而庙会期间更是人如潮涌。山上有公元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碑文,记载了当时的盛况:“每岁孟夏,四方人士会于此者,或辇纸帛,或升香烛,拜叩登山,名为胜会,骈肩叠迹,不可胜计”这种盛况一直持续到1946年。相传唐朝即有道士在丫髻山上结庐修炼,明朝曾敕赐“护国天仙宫”匾额;碧霞元君祠、玉皇阁等十多座原庙宇在1949 年前夕被毁,后经当地信众又重新在山顶建了元君殿和山门,恢复了山下的紫霄宫。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举办“丫髻山庙会”和9月12-10月2日举办“金秋金果碧霞蟠桃采摘节”。丫髻山东大山庙会为华北地区四大庙会之一。一九九四年,丫髻山庙会被载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中国道教大辞典》。

景区风景

  丫髻山座西北朝东南,满山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山下错河如玉带环绕,山前有四十八盘台阶直通山顶。山后为悬崖绝壁,挺拔险峻。自唐贞观年起,直至民国初年,历代王朝都曾在这里大兴土木,山上山下共建有古建筑群十八余处。公元1713年(清康熙五十二年),适逢皇帝六十大寿,为了祝寿,臣民捐资,重建东顶玉皇阁,内奉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塑像。康熙赐题匾额“敷锡广生”。在西顶上建有碧霞元君祠,当地人称娘娘庙。

  丫髻山风景(20张)丫髻山风景区建筑丫髻山东西两顶上的建筑极为宏伟,而且富丽堂皇,雕梁画栋,极为精致。在西顶有一座别具风格的铁瓦殿,内奉王三奶奶肖像。在东西两顶之间,建有三座大殿,称为三皇殿。三皇殿的右前方有钟楼一座,高约三丈,上悬巨钟,左侧有一鼓楼与钟楼遥相对应。此外,山腰还有亭堂殿阁多处,如万寿亭、巡山庙、三官殿、菩萨殿、回香亭等。山下有皇帝的行宫和大戏楼。登山沿途,凡庙皆有石碑,特别那几座御碑,石质细腻,字迹清秀刚劲,是当时石刻匠人高超的艺术杰作。

历史文化

  自元代起,丫髻山一直是京城一带人们瞻拜祈祷的圣地。上至皇帝后妃,宗室王爷,达官贵人,下至文人墨客,市民村夫,皆有逛东大山庙会的习俗。而庙会期间更是人如潮涌。山上有公元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碑文,记载了当时的盛况:“每岁孟夏,四方人士会于此者,或辇纸帛,或升香烛,拜叩登山,名为胜会,骈肩叠迹,不可胜计”这种盛况一直持续到1946年。

  相传唐朝即有道士在丫髻山上结庐修炼,明朝曾敕赐“护国天仙宫”匾额;碧霞元君祠、玉皇阁等十多座原庙宇在1949 年前夕被毁,后经当地信众又重新在山顶建了元君殿和山门,恢复了山下的紫霄宫。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举办“丫髻山庙会”和9月12-10月2日举办“金秋金果碧霞蟠桃采摘节”。

  丫髻山大山庙会热闹非凡丫髻山东大山庙会为华北地区四大庙会之一。一九九四年,丫髻山庙会被载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中国道教大辞典》。

景区资源

  丫髻山双峰高耸,玲珑石林,磐石御坐,林木茂盛,道道通丫髻山鸟雀繁多。景区内有:双松迎客、回香揽古、石经道、万寿柏抱松、御坐石、碑林怀旧、碧霞夕照、观音望海、石门等众多景点。山后为松林山庄,可为游人提供“小木屋”、“吊床”等休憩场所。

  丫髻山春、夏、秋气候凉爽宜人,空气清新,山色秀美,鸟语花香,为游人提供了登山赏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袅袅香火、晨钟暮鼓、使游人倍感千年古观之恬静。

  丫髻山为华北地区道教圣地、袅袅香火、晨钟暮鼓,使人倍感千年古观之韵味。丫髻山庙会已延续400多年,为华北地区四大庙会之一。丫髻山始建于唐,鼎盛于元、明、清三朝,清朝皇帝多次驾幸丫髻山,御封为“金顶”、“畿东泰岱”、“近畿福地”、“灵应宫”。丫髻山风景区每年举办“大山”庙会(农历四月初一至四月十五)和金秋金果碧霞蟠桃采摘节“(公历九月十二至十月二日)两次大型活动。丫髻山已成为京东理想的避署郊游,农业观光、宗教信仰的活动场所,也是中小学生举办夏令营活动的理想之地。

  丫髻山景区内有:双松迎客、回香揽古、石经道、万寿柏抱松、御坐石、碑林怀旧、碧霞夕照、观音望海、石门等众多景点。森林中蓊郁葱绿的油松林生长旺盛,遮天蔽日,林下野花烂漫,五彩纷呈。吊床,木屋帮助游客彻底放松,恢复健康清爽。山后为松林山庄,可为游人提供“小木屋”、“吊床”等休憩场所。

相关传说

  丫髻山景观(17张)据《玉皇阁碑》记载:“京东百余里有山曰丫髻,隶怀柔县,两峰高耸, 望之如髻,故得是名。”关于这座山峰,当地民间有个传说:王母娘娘大摆蟠桃宴会,命仙童献酒,仙童不慎弄翻了玉壶,琼浆洒落人间,成了山下的错河。王母大怒,将仙童赶下凡间,化做丫髻山峰。传说自然是民间附会,但却为这一名胜增加了一点神奇色彩。丫髻山风景区建筑相传唐朝即有道士在山上结庐修炼,明朝曾敕赐“护国天仙宫”匾额,清朝康熙、乾隆、道光等皇帝也多次在此题字赋诗。碧霞元君祠、玉皇阁等十多座庙宇形成巍峨的建筑群,成为“京都名胜大观”。原庙在1949年前夕被毁,近年当地信众又重新在山顶建了元君殿和山门,恢复了山下的紫霄宫。

  自元代以来,丫髻山一直是京城一带人们瞻拜祈祷的圣地。上至皇帝后妃,宗室王爷,达官贵人,下至文人墨客,市民村夫,皆有逛东大山的习俗。清康熙和乾隆皇帝,都曾两次游幸丫髻山。当时大驾出游,旌旗如云,车马如龙。至于清室王爷,达官贵人及平民百姓,车马飞驰,晓行夜宿,去丫髻山敬香者终年络驿不绝。而庙会期间更是人如潮涌。山上有康熙五十四年碑文,记载了当时的盛况:“每岁孟夏,四方人士会于此者,或辇纸帛,或升香烛,拜叩登山,名为胜会,骈肩叠迹,不可胜计……”这种盛况一直持续到1946年。

旅游信息

  景点位置:中国蟠桃第一镇—刘家店

  景点交通:乘852公交车直达平谷区岳各庄站后转平19路城乡风景车;自驾车从机场高速转京平高速,在密三路口下高速,沿密三路向北行驶大约15千米即到

  景点门票:40元/成人 20元/学生

  优惠价格:35人—50人 36元/人

  50人—65人 32元/人

  65人以上 28元/人

  出游佳期:5-10月

  附近景观:老象峰风景区

  其他活动:鲜桃采摘、特色农家饭

旅客须知

  一、 自觉遵守参观游览秩序,顺序购票入馆入园,不拥挤,不堵塞道路和出入口。

  二、 保护环境卫生整洁,不随便吐痰、便溺、不乱仍废弃物。

  三、 爱护文物、爱护公共设施,不在树木、名胜古迹和公共设施上涂抹、刻画、不在路椅上躺卧。

  四、 爱护一草一木,不践踏草坪,不攀折花果。

  五、 爱护野生和展出的动物、不捕猎、不恫吓、不投喂投打、不在非钓鱼区钓鱼。

  六、 按规定租退游船,不在未开放的水域游泳、滑冰。

  七、 不兜售物品,不散发任何形式的广告及其它宣传品。

  八、 不打架斗殴、不聚众闹事、不搞封建迷信、不以任何形式进行赌博等非法活动。

  九、 不携带危险物品及动物进入参观游览区,不在防火区域动用明火。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