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两顾

2022-07-08 07:17:36 百科资料

所谓两顾是莆田地区特有的婚姻风俗,即男女双方都既招又娶,是"娶妻"和"入赘"的折中方式。在这个婚姻形式下,男女双方都需要在各自家都举办成亲礼仪,双方各自宴请各自的亲朋好友,另外在成亲过程中如招亲形式、下聘礼方式、双方亲戚称谓都很讲究。

  • 中文名称 两顾
  • 流行地区 莆田市
  • 习俗类型 婚姻风俗
  • 习俗特征 男女双方都既招又娶
  • 习俗起源 明朝嘉靖年间

风俗介绍

  这种婚姻的实质是婚姻男女双方家长争夺尊严及延续本家族血缘姓氏的斗争产物。

  具体表现形式如:

  1. 男女双方户口都保留在各自家中,孩子跟谁的姓,孩子户口落户在哪一方;
  2. 双方逢年过节在谁家先吃饭;
  3. 祭祀祖先要照顾哪一方;
  4. 老人的赡养问题等。

历史来源

  "两顾"婚俗原是形成于明朝嘉靖年间。相传当时倭寇入侵莆仙,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炮厝村的罗厝自然村被倭寇抢掠,村子成了一片废墟,只有两户人家幸免于难。罗氏一家从邻村后湖村的林氏人家招来男青年当儿子,但林氏不甘改姓易族,所生下来的孩子一半姓罗,一半姓林,俗称"两顾"。这样一来,罗厝村由罗姓单姓变成了罗、林两姓。此后,"两顾"婚俗渐渐流行到了莆田各地。至今,罗厝村逢年过节时,家家户户悬挂大红灯笼,左边为罗,右边为林。

形成历史

  从形成的历史看,"两顾"是个良好的婚俗。崇尚祖先、传宗接代、孝道为先是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本无可非议,或者说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因为无论从道德层面,还是从法律层面看,赡养双方老人是男女双方的义务,男女有同等的继承权。所谓"两顾",即两边家庭都要照顾,是婚姻男女双方在权利和义务上平等,蕴含着男女平等的思想,有其先进性的一面。在古代,"两顾"是婚姻的一种方式,在独生子女众多的时代,莆田的很多婚姻都是"两顾",这是很多独生子女家庭解决儿女婚姻问题的一种较佳选择。

社会弊端

  很多家庭却因"两顾"闹得矛盾重重,伤痕累累,究其原因,是莆田人大男子主义在作怪,是男尊女卑、男女不平等、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作怪。要男权不给女权,要绝对的控制权不给女方权利,给女方高聘礼一次性买断,同时,也剥夺了女性的继承权。如果要"两顾",男方就会觉得没面子、名声不好。为了控制权和面子,双方矛盾重重,争夺不休,双方受害,有弊无利。

发展趋势

  随着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实施,"两顾"家庭对姓氏的争夺将逐渐淡化。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男女平等,在婚姻中女权的比重也在增加,如果能摒弃男方的绝对控制权,摒弃婚姻中的繁文缛节,给予女方应有的尊重,让"两顾"回归到婚姻的道德层面、法律层面,这种婚姻方式就会稳固。平等和相互尊重是婚姻的基石,家庭的本质应该是温馨有爱、家庭幸福,共享天伦之乐,让爱的力量战胜对家庭权力的控制欲望。毕竟,家庭的幸福永远比脸面更重要!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