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东四七条

2022-07-14 00:27:35 百科资料

东四七条,清朝属正白旗,称七条胡同。民国沿称。1949年后称东四七条。其名称来历,系因该胡同在东四北大街东侧诸胡同中排列顺序为第七而得名。

  • 中文名称 东四七条
  • 别名 七条胡同、红日路七条
  • 来历 东四北大街东侧诸胡同
  • 长度 全长724米

位置

  东四七条位于区域中部,东四北大街东侧,属东四街道办事处管辖,呈东西走向,中间曲折。东起朝阳门北小街,西止东四北大街,南与德华里、月光胡同相通,北邻东四八条,中与南板桥胡同、石桥胡同相交。全长724米,宽9米,沥青路面。

沿革

  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八宝胡同并入。"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红日路七条,后恢复原名。据《燕都丛考》载:"《顺天府志》:灿公第在七条胡同,公为圣祖十五子愉恪郡王讳允祸之后。《宸垣识略》:一等超勇公第在七条胡同,案乾隆时领侍卫内大臣海兰察封超勇公,谥武壮"。

学校

  东城区东四七条小学自1957年5月7日建校至今已经50年。学校拥有近四千平米的教学楼一座和一千平米操场一个;学校设普通教室18个以及专用教室(自然、多媒体、图书馆各一个、计算机教室2个);现有13个教学班、38名教职工(领导班子6人、后勤3人、一线教师29人)、近400名在校学生。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