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不畏人知畏己知

2022-06-30 02:52:19 百科资料

不畏人知畏己知,汉语俗语,来自"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

  • 中文名 不畏人知畏己知
  • 出处 叶存仁
  • 年代 清代
  • 全句 ​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

原文

  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

  “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出自清代的叶存仁,他为官三十余载,甘于淡泊,毫不苟取。离任时,僚属们趁夜晚用一叶扁舟送来临别馈赠,他即兴赋诗一首以据赠: 明月清风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已知。

作者

  叶存仁(1710-1764),字心一,号墨村,湖北省武昌府江夏县人 (现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

典故

  清朝叶存仁,做了三十余年的官。他离任时,手下部属执意送行话别,但送行的船迟迟不发,叶存仁好生纳闷,等至明月高挂,来了一叶小舟,原来是部属临别赠礼,故意等至夜里避人耳目。叶存仁当即写诗一首:“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拒礼而去。为什么叶存仁说“不畏人知畏己知”?这说明叶存仁知荣辱、讲自爱。自尊自信的人,有着强烈的荣辱观,能够用正确的言行来维护自己的尊严,衡量自己的言行,不做有损于自己名誉、形象的事,因此,他“不畏人知畏己知”

由来

  为什么说举头三尺有神明?古代人因为信仰神灵,如果遇到某方面不如意,就会到相应的祭庙中叩拜。这里举是指向上的意思,案是指摆放香火的供桌。原意是指神明在供桌上面三尺的地方看着你,如果你虔诚祈祷供奉的话,神明会显灵帮助你。后来出现了引申义,表示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做任何事,你头上三尺地方的神明都会看得清清楚,所以任何人不要以为没有人在旁边就做坏事。是劝善规过的意思。所以后来又有了“举头三尺有神明”,“抬头三尺有神灵”等等类同的说法。”

  又有另外一种说法:「举头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 这句话是叫我们时时刻刻检讨自己的起心动念、所作所为,要止恶行善。

不畏人知畏己知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