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不行
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发散解释:不塞不流,举个例子,就拿江水与湖泊来说,湖泊在江水的旺季蓄积江水,是"塞",能够阻止江水的汹涌,但是在江水的淡季,湖泊补充江水,是"流",这样江水就不会枯竭断流,能够更长远的流动.
- 中文名称 不止不行
- 外文名称 Not more than
- 释义 破除旧的才能建立正确的东西
- 性质 成语
词 目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发音
bù zhǐ bù xíng
释 义
塞:堵塞;止:停止。
不止不行,也来举个例子,一个人登高山,走一段就需要休息一段时间>这是"止"休息够了再继续登山,这是"行",如果他一直走却不休息就会像夸父一样累死,最终不会登上山顶,所以不止不行.
这种道理可以运用在各个领域,是事物的一种辨证发展规律.
哲学含义: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对立面互相斗争、互相作用的结果。韩愈的观点认为(对佛教、道教)如不加以禁止,(儒教)就不能得到流传和推行。
首先塞与流,止与行,是矛盾的两方面,是对立的,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又是相互转化的,塞是前提,流是结果,二者有是统一的一个整体,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没有有永远的塞也没有无休止的流,二者的转化最重要的是具备一个前提条件,量变到质变。这种分析法就是矛盾的分析法,是马克思辩证唯物的分析方法。朴素唯物主义是把世界的物资存在性简单的看成是具体的事物,譬如古代把什么东西看成是气,把世界看成是金木水火土五元论等等。
近义词
不破不立
成语结构
复句式成语
感情色彩
[1]中性成语
出 处
唐·韩愈《原道》:"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
示 例
不把这种东西打倒,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来的。不破不立,~,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十一
用法 作谓语、分句;形容不破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