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不怿

2022-07-10 07:43:48 百科资料

1、不悦;不欢愉。

2、谓病不愈。

  • 中文名称 不怿
  • 拼音 bù yì
  • 注音 ㄅㄨˋ ㄧˋ
  • 释义 不悦;不欢愉

词语信息

  【词目】不怿(不怿)

  【拼音】bù yì

  【注音】ㄅㄨˋ ㄧˋ

  【释义】1、不悦;不欢愉。2、谓病不愈。

详细解释

  1、不悦;不欢愉。

  《史记·五帝本纪》:"﹝尧﹞召舜曰:'女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女登帝位。'舜让於德不怿。" 裴骃集解:"谓辞让於德不堪,所以心意不悦怿也。" 唐 元稹 《莺莺传》:"然而君既不怿,无以奉宁。"《明史·钱士升传》:"帝虽优旨报闻,意殊不怿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寄生》:"初,郑子侨却聘,闺秀颇不怿。"

  2、谓病不愈。

  《书·顾命》:"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 孔 传:"马本作不释。云:不释,疾不解也。" 宋 岳珂 《桯史·三忠堂记》:"时周益公在里居,春秋七十有九矣,是岁多不怿,稍谢碑版之请,不肯为。"明 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癸酉公(袁可立)不怿,夫人扶掖哺糜,寝食俱废。"《清史稿·理密亲王允礽传》:"太子侍疾无忧色,上不怿,遣太子先还。"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