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不亦君子乎

2022-07-03 18:09:49 百科资料

不亦君子乎是出自《论语》里的一句古文,作者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

  • 作品名称 《论语》
  • 外文名称 say some thing
  • 作者 孔子
  • 创作年代 春秋战国
  • 作品出处 《论语》

读音

  rén bù zhī ér bú yùn ,bú yì jūn zǐ hū?

字义

  知:了解、理解;

  愠:生气、怨恨、恼火、愤怒、埋怨;

  亦:也

  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释义

  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恼恨,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人不知而不愠:"知"在古代汉语里,除了相当于 "知道"、"知识"外,还经常与"智"字通用,相当于"智慧"。例如孔子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最后一个"知",即为聪明、智慧之意。"人不知而不愠"的知,既可以作"知道"讲,也可以作"智慧"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所谓"愠",就文字解释,是放在心中的怨恨,没有发出来,在内心中有烦厌、厌恶、讨厌、怨恨之感。那么,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并不在心中怨恨,这样才算是君子。那我宁可不当君子,你对我不起,我不打你,不骗你,心里难过一下总可以吧!这也不可以,才是君子,实在是做不到。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