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上越新干线

2022-07-11 06:37:17 百科资料

上越新干线隶属于东日本旅客铁道,是一条连接了埼玉县埼玉市大宫区锦町大宫站与新潟县新潟市中央区花园一丁目新潟站的高速铁路。

由于几乎所有班次都是直通东北新干线从东京站出发和到达,所以旅客指南上东京站~大宫站区间也成为了上越新干线的区间,本线也会与东北新干线合称为"东北 · 上越新干线"。

  • 中文名称 上越新干线
  • 外文名称 上越新干线(日文汉字)
    Jōetsu Shinkansen(日文罗马字)
  • 开通日期 1982年11月15日
  • 线路长度 269.5 km
  • 设计速度 240 km/h

线路信息

  所属公司:东日本旅客铁道

  运营公司:东日本旅客铁道

  修建公司:日本铁道建设公团

  线路里程:269.5km+1.8km支线

  营业里程:303.6km

  轨距:1435mm

  车站数:10

  线路状态:全线复线交流25000V · 50Hz架空电车线法供电

  最高速度:240km/h

  线路人工构造体比例:1%路基、11%桥梁、59%高架桥、39%隧道

  车站及业务管理支社:

  • 大宫站:东日本旅客铁道大宫支社
  • 熊谷站~上毛高原站:东日本旅客铁道高崎支社
  • 越后汤泽站~新潟站、Gala汤泽站:东日本旅客铁道新潟支社

  线路管理:东日本旅客铁道新干线统括本部

线路简介

  上越新干线的名称是从原有并行的在来线"上越线"而来,而"上越"两字的由来则是由群马县与新潟县的古令制国名称--上野国、越后国所组成。虽然上越新干线的正式编制路线为大宫站~新潟站,东京站~大宫站之间的直通路线属于东北新干线,但是一般均将东京站~新潟站的新干线路线统称为上越新干线。

  上越新干线于1982年11月15日开始营运大宫至新潟的区间。在原本的计划中上越新干线的起点为新宿站,因而在新宿附近预留了地下隧道的空间,不过大宫至新宿的路线在完成基本计划之后突然被叫停,原地基部分移交给埼京线使用。将来若北陆新干线与北海道新干线完工之后,东京至大宫之间的路线会过于拥挤,往后可能会重新思考路线延伸的可能性。

  越后汤泽站至Gala汤泽站之间的支线仅在冬季营运,票务上则作为"在来线区间"计算。

  在越后汤泽站以南的路线,列车营运时速为240km/h,而在越后汤泽以北最高时速仅为210km/h。此外,由于在开凿中山隧道时,隧道内涌水异常严重,使得路线最后较预定的路线弯了一个大弯,因此在隧道内的时速仅为160km/h。

线路站点

  主线

车站列表

  站名

  英文

  东京站起营业距离/km

  东京站起累计距离/km

  停车站

  换乘

  地理位置

  东京站

  Tōkyō

  0.0

  0.0

  全

  东海旅客铁道: 东海道新干线

  东日本旅客铁道: 中央线、 山手线、 京滨东北线、东海道本线、上野东京线(宇都宫线、东北本线)、高崎线、 常磐线、横须贺线、总武线、 京叶线

  东京地下铁: 东京地下铁丸之内线

  东京都

  千代田区

  上野站

  Ueno

  3.6

  3.6

  *

  东日本旅客铁道: 山手线、 京滨东北线、宇都宫线(东北本线)、高崎线、 常磐线、上野东京线

  东京地下铁: 东京地下铁银座线、 东京地下铁日比谷线

  京成电铁: 京成本线

  台东区

  大宫站

  Ōmiya

  30.3

  31.3

  全

  东日本旅客铁道: 东北新干线、京滨东北线、宇都宫线(东北本线)、高崎线、上野东京线、 湘南新宿线、埼京线、川越线

  东武铁道: 野田线

  埼玉新都市交通:伊奈线

  埼玉县

  埼玉市

  大宫区

  熊谷站

  Kumagaya

  64.7

  67.9

  *

  东日本旅客铁道:高崎线

  秩父铁道:秩父本线

  熊谷市

  本庄早稻田站

  Honjō-Waseda

  86.0

  89.0

  *

  本庄市

  高崎站

  Takasaki

  105.0

  108.6

  东日本旅客铁道: 北陆新干线、高崎线、上越线、信越本线

  上信电铁:上信线

  群马县

  高崎市

  上毛高原站

  Jōmō-Kōgen

  151.6

  150.4

  *

  利根郡

  水上町

  越后汤泽站

  Echigo-Yuzawa

  199.2

  182.7

  东日本旅客铁道:上越线(本线、Gala汤泽支线)

  新潟县

  南鱼沼郡

  汤泽町

  浦佐站

  Urasa

  228.9

  212.3

  东日本旅客铁道:上越线

  南鱼沼市

  长冈站

  Nagaoka

  270.6

  245.1

  东日本旅客铁道:信越本线

  长冈市

  燕三条站

  Tsubame-Sanjō

  293.8

  268.7

  东日本旅客铁道:弥彦线

  三条市

  新潟站

  Niigata

  333.9

  300.8

  全

  东日本旅客铁道:信越本线、越后线、白新线

  新潟市

  中央区

  Gala汤泽支线

车站列表

  站名

  英文

  里程/km

  换乘

  地理位置

  越后汤泽站

  Echigo-Yuzawa

  0.0

  东日本旅客铁道:上越线(主线)、上越新干线(主线)

  新潟县

  南鱼沼郡

  汤泽町

  Gala汤泽站

  Gala-Yuzawa

  1.8

  *

运营状况

朱鹭号

  标记 ●:停车

  标记 -:通过

  标记 ○:部分列车停车

运营情况表

  号数

  运行班次/站

  东京

  上野

  大宫

  熊谷

  本庄早稻田

  高崎

  上毛高原

  越后汤泽

  浦佐

  长冈

  燕三条

  新潟

  备注

  300~351号

  下行1本/上行1本

  ●

  -

  ●

  -

  -

  -

  -

  -

  -

  -

  -

  ●

  311・312号

  下行1本/上行1本

  ●

  ●

  ●

  -

  -

  -

  -

  -

  -

  ●

  -

  ●

  324・327号

  下行2本/上行3本

  ●

  ●

  ●

  -

  -

  -

  -

  -

  -

  ●

  ●

  ●

  327・345・324・328・332号

  下行1本/上行0本

  ●

  ●

  ●

  -

  -

  ●

  -

  -

  -

  ●

  -

  ●

  335号

  下行1本/上行1本

  ●

  ●

  ●

  -

  -

  -

  -

  ●

  ●

  ●

  ●

  ●

  303・342号

  下行2本/上行2本

  ●

  ●

  ●

  ●

  ○

  ●

  -

  -

  -

  ●

  ●

  ●

  317・331・300・304号。304号本庄早稻田站停车

  下行3本/上行2本

  ●

  ●

  ●

  ●

  -

  ●

  ○

  ●

  -

  ●

  ●

  ●

  307・313・343・310・340号。340号本庄早稻田站停车

  下行0本/上行1本

  ●

  ●

  ●

  ●

  -

  ●

  -

  ●

  ●

  ●

  ●

  ●

  316号

  下行1本/上行1本

  ●

  ●

  ●

  ●

  -

  ●

  ○

  ●

  ○

  ●

  -

  ●

  349・330号。349号上毛高原站停车、浦佐站通过

  330号上毛高原站通过、浦佐站停车

  下行0本/上行1本

  ●

  ●

  ●

  ●

  ●

  ●

  -

  ●

  -

  ●

  -

  ●

  336号

  下行3本/上行3本

  ●

  ●

  ●

  -

  -

  ●

  -

  ●

  ○

  ●

  ●

  ●

  301・337・339・314・348・350号。339号不停靠浦佐站

  下行8本/上行6本

  ●

  ●

  ●

  -

  -

  ●

  ●

  ●

  ○

  ●

  ●

  ●

  305・315・319・321・323・325・329・333・308・318・320・322・326・344号。344号不停靠浦佐站

  下行2本/上行1本

  ●

  ●

  ●

  ●

  ●

  ●

  -

  ●

  ●

  ●

  ●

  ●

  341・347・302号

  下行2本/上行4本

  ●

  ●

  ●

  ●

  ●

  ●

  ●

  ●

  ●

  ●

  ●

  ●

  309・351・306・334・338・346号

  480・481号

  下行1本/上行1本

  *

  ●

  ●

  ●

  ●

  ●

  *

  491号

  下行1本

  *

  ●

  ●

  ●

  周六周日、节假日停运

谷川号

  标记 ●:停车

  标记 ○:部分列车停靠

  标记 -:通过

运行情况表

  号数

  运行本数駅

  东京

  上野

  大宫

  熊谷

  本庄早稻田

  高崎

  上毛高原

  越后汤泽

  备注

  400~417号

  下行9本/上行9本

  ●

  ●

  ●

  ●

  ●

  ●

  ●

  ●

  *

  470~477号

  下行3本/上行3本

  ●

  ●

  ●

  ●

  ●

  ●

  *

  上行1班周六周日、节假日停运

  下行1班节假日停运

  下行1本/上行1本

  *

  ●

  ●

  ●

  ○

  ●

  *

  上行1班不停靠本庄早稻田站且周六周日、节假日停运

  316・321・348号

  下行1本/上行2本

  ●

  ●

  ●

  ○

  -

  ●

  ○

  ○

  全列车与「Max朱鹭号」重连

  上行2班高崎站始发

  下行1班终点为越后汤泽站

  上下各1班不停靠熊谷站

设备设施

运营车辆

  E2系:详见新干线E2系电力动车组

  E7系:详见新干线E7系电力动车组

工程用车辆

  E926型(East i)

退役车辆

  E4系:详见新干线E4系电力动车组

试验车辆

  E5系U编成

  E6系Z编成

车站列表

表格

  配置

  图示

  车站

  2面4线

  上野站

  新潟站

  2面2线+越行线

  浦佐站

  长冈站

  本庄早稻田站

  上毛高原站

  2面3线+越行线

  熊谷站

  燕三条站

  2面4线+越行线

  高崎站

  2面4线+通过线

  越后汤泽站

  3面6线

  大宫站

  2面4线终点站

  东京站

历史沿革

  整备计划的确定

  1969年5月30日日本内阁决定通过了《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作为主要开发事业的构想,"在推进从东京经过高崎连接日本海沿岸地带的上越新干线铁路的建设的同时",还加入了新干线建设构想。

  1970年5月公布了《全国新干线铁路整备法》。根据这项法律,与以增强干线运输力为目的的东海道 · 山阳新干线不同,整备计划内的新干线建设目的是为了经济发展和振兴产业。1971年1月,根据《全国新干线铁路整备法》第5条第1项的规定,"制定应开始建设的新干线铁路路线的基本计划"公布了东北新干线(东京都地区~盛冈市地区)、上越新干线(东京都地区~新潟市地区)、成田新干线(东京都地区~成田市地区)的基本计划。在这些基本计划中,上越新干线以东京都地区为起点,以新潟市地区为终点。1971年4月1日决定了三条线路的整备计划,上越新干线最高设计速度为260km/h,建设主体为日本铁路建设公团。

  大宫站~新潟站的建设与开业

  1971年10月12日,上越新干线大宫站~新潟站间的工程实施计划提交申请等待批准,10月14日得到批准,12月开始了上越新干线的施工。在工程实施计划中"东北新干线的终点站设在东京站,上越新干线的终点站设在新宿站,进行从这两个终点站到大宫站的线路建设",但是最终因为东京站"线路容量、终端容量足够使用",所以"东京(新宿)、大宫间的线路建设应寻求其他建设计划"。开业当初计划最高速度为210km/h,共编制12节车厢。

  从1973年4月26日开始,东京都北区和埼玉县户田市、与野市、浦和市等地发生了大规模的反对新干线修建的运动。抗议人士在工地内建设了建筑物、并采取坐姿静默、示威游行、中断国铁说明会等行动。成为了解决东北 · 上越新干线噪音问题与埼京线快速班次停车站等地方要求的契机。

  计划批准时的完成目标是1976年,但是由于石油危机后的经济恶化和国铁经营恶化等原因,1977年更改完成目标为1980年,1981年更改完成目标为1986年。

  1979年3月20日,正在建设中的大清水隧道保登野泽工区发生火灾,造成16人死亡。并且中山隧道修建工程发生2次异常透水事故,最终通过挖掘迂回隧道等工程解决问题。

  1980年11月以后,先行列车在长冈站~新潟车辆基地进行了行驶试验和防雪试验。1980年12月确定东北 · 上越新干线的开业时间为1982年春季,线路临时终点站为大宫站。大宫站~上野站间的开业时间为1984年,东京站~上野站间也将继续建设。1981年12月,越后汤泽站~长冈站间进行了行驶试验和防雪试验,中山隧道贯通。

  1982年11月15日上越新干线大宫站~新潟站开业。

  国铁分割民营化与高速化

  1987年4月1日国铁分割民营化,上越新干线线路设施被划归新干线铁道保有机构所有,东日本旅客铁道通过向其支付租金进行运营。

  1988年3月13日时刻表修改后,上越新干线"あさひ"开始以最高速度240km/h运行。由此上野站到新潟站之间的所需时间最短缩短为1小时39分钟。与此同时作为往北陆地方的快速列车,原有的特急"北越"开始运行,由于在长冈站换乘,所以上野站到富山站和金泽站之间的所需时间大幅缩短,本线路成为了从东京到北陆地方的主要线路。

  自1990年3月10日起,为了进一步缩短所需时间,以山间部分的隧道区间为中心,对上毛高原站~浦佐站之间的下行线(大宫起点的139km~176km区间)进行了改造,由200系F90号编成组成,开始了最高速度275km/h的营业运行。自动列车控制装置的车内信号显示此200系F90号台编排的时速为275km/h,而1992年开始营业的东海道新干线"希望号"时速为270km/h,因此上越新干线曾被称为"日本最快的新干线"。而实际上东海道新干线的自动列车控制装置显示"希望号"也为275km/h,如果不考虑自动列车控制装置的速度控制,二者的最快速度相同。但是从营业速度来考虑,上越新干线是最快的。

  1991年6月20日东北新干线东京站~上野站之间开通,上越新干线也设置了东京站出发和到达的列车。由于前往东京站不需要换乘原有线路,从东京站到新潟站之间的用时缩短至2小时6分钟到20分钟;东京站到酒田站之间缩短至4小时20分钟到34分钟;东京站到金泽站之间缩短至4小时20分钟到22分钟。1991年10月新干线铁道保有机构根据《关于新干线铁路相关铁路设施转让法律》,以3兆1069亿日元的价格将东北新干线(东京站~盛冈站)和上越新干线的铁路设施转让给东日本旅客铁道,新干线铁道保有机构解散。

  运行体系的变化

  东北 · 上越新干线采用了与东海道 · 山阳新干线相同的"新干线运行管理系统"(COMTRAC),但是由于系统陈旧和北陆新干线的开业等运行形态的复杂化,随后JR东日本引入"新干线综合系统""(COSMOS)。

  上越新干线开业以来"あさひ"与"朱鹭号"均开始运行,而随着东京站~高崎站的短距离利用的增加,同区间花费时间更少的"あさひ"比"朱鹭号"有更多的旅客乘坐但是这就造成乘坐长距离"あさひ"的旅客无法购买足够的指定坐席票,而高崎站以北的各站停车的"朱鹭号"还有持续减少班次的趋势。

  1997年东京地区~长野 · 北陆地区的运行体系发生了大幅度变化。随着1997年3月北越急行北北线的开通,从东京到石川县东部、富山县和新潟县西部的铁路最短路线被在越后汤泽站换乘经由北北线的特急"白鹰"取代。由于越后汤泽站旅客量增加且1997年10月伴随着北陆新干线的高崎站~长野站区间(长野新干线)开业开始开行东京站~高崎站的直通列车,上越新干线必须改变既有运行状态。针对近距离需求以及需要前往越后汤泽站换乘的乘客,东京站~高崎站 · 越后汤泽站间的各站停车班次从27班增加到39班,爱称为"たにわ"。另外,以远距离需求为主的东京站~新潟站之间的列车爱称统一为"あさひ"。随后各站停车的列车的"朱鹭号"爱称被废止,但是由于上越新干线的"あさひ"和长野新干线的"あさま"只有一字之差,所以在2002年12月快速列车又恢复"朱鹭号"的爱称。

  长期以来,上越新干线承担了通往北陆地区的一部分交通运力,2015年3月的时刻表修改中北陆新干线长野站~金泽站间开通,东京站~富山站 · 金泽站间的主要路线成为北陆新干线。由此高崎站以南的北陆新干线直通列车大幅增加,东京地区~北陆地区的运行系统再次发生了大幅度变化。上越新干线也对运行进行了重新评估,减少了"朱鹭号"在东京站~新潟站间往返的1班;在东京站~越后汤泽站间往返的7班和在东京站~高崎站间往返的0.5班。

  10 · 23新潟中越地震与其影响

  2004年10月23日午后17:56发生10·23新潟中越地震,新潟县 · 群马县内的7班列车受到影响,随后2班列车重新运行,4班列车因停电中断运行,而东京站发新潟站着的"朱鹭325号"在地震发生时正在以200km/h的速度运行,列车在长冈站前5km处发生8节车厢脱轨的事故。这是自1964年10月1日东海道新干线开业以来日本最严重的一次新干线脱轨事故。

  受地震影响,长冈站~浦佐站间的桥梁和隧道受损,越后汤泽站~新潟站运行中断。为此,从10月31日开始不通区间开始运行代行巴士,同时实施了应急加固工程。长冈站以北的区间,因为无法使用"East i"进行检测,所以向京滨急行电铁借用轨道检测车并通过陆运运送至区间内,在检查了轨道状态后重新开始运行。关于因地盘而发生隆起的鱼沼隧道和妙见隧道,虽然只是在临时拆除铁轨的基础上削除了隆起的岩体,但为了赶上年末年初的返乡高峰,2004年12月28日全线重新开始运行。

  恢复后,由于在越后汤泽站~燕三条站之间有70~110km/h的缓行区间,所以在通常时刻表的基础上,在越后汤泽站以北编制了15分钟左右的下行晚点、上行早发的特别时刻表,2005年3月1日开始恢复正常时刻表。另外,由于其他道路交通中断,羽田机场和新潟机场之间的航班也被临时开通。

  E4系退役与提速

  2018年~2020年上越新干线引进E7系列车11编成共计132节车厢,并计划于2020年用E7系替换E4系。

  2019年10月3日,超强台风海贝思造成的降雨造成长野新干线车辆基地被淹,北陆新干线所属车辆中的三分之一共计10编成的列车被水浸泡无法运行。为了弥补北陆新干线上的车辆不足,上越新干线的部分E7系被安排去往北陆新干线,因此E4系得以继续运营。

  2020年12月18日JR东日本表示E4系将于2021年秋季退出运营,而在2022年前制造完毕所有E7系的计划也不会发生改变。

  另外,大宫站~新潟站间的最高速度将从现行的240km/h提高到275km/h。从2019年5月中旬开始,将花费约4年的时间,在对吸音板设置和提高隔音墙等应对噪音对策等地上设备进行测量和施工的同时,预计到2022年末,上越新干线的车辆将统一被更换为E7系。此外,在东北新干线内的上野站~大宫站之间的琦玉县内区间,从2018年5月下旬开始,大约耗费2年时间对吸音设备进行施工,并从2021年3月13日时刻表更改开始将最高速度从110km/h提高到130km/h。

  年表

  1982年11月15日,大宫站~新潟站开业。

  1985年3月14日,东北新干线上野站~大宫站开业。

  1991年6月20日,东北新干线东京站~上野站开业。

  2020年7月23日,随着越后汤泽站~浦佐站附近的隧道开通电化信号,上越新干线全线可以使用手机。12月20日,E3系"现美新干线"结束运行。

价值意义

  上越新干线连接了日本关东地方首都圈与日本海沿岸的北陆上越地区,加速两地人员交流,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