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2022-07-10 09:42:20 百科资料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不与中位线接触),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 中文名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 对象 三角形
  • 性质1 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
  • 性质2 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 所属领域 几何数学

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不与中位线接触),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证明

  如图,已知△ABC中,D,E分别是AB,AC两边中点。

  求证DE平行于BC且等于BC/2

  方法一:过C作AB的平行线交DE的延长线于G点。    

  ∵CG∥AD

  ∴∠A=∠ACG

  ∵∠AED=∠CEG、AE=CE、∠A=∠ACG(用大括号)

  ∴△ADE≌△CGE (A.S.A)

  ∴AD=CG(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D为AB中点

  ∴AD=BD

  ∴BD=CG

  又∵BD∥CG

  ∴BCGD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G∥BC且DG=BC

  ∴DE=DG/2=BC/2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成立.

  方法二:相似法:

  ∵D是AB中点

  ∴AD:AB=1:2

  ∵E是AC中点

  ∴AE:AC=1:2

  又∵∠A=∠A

  ∴△ADE∽△ABC

  ∴AD:AB=AE:AC=DE:BC=1:2

  ∠ADE=∠B,∠AED=∠C

  ∴BC=2DE,BC∥DE

  方法三:坐标法:

  设三角形三点分别为(x1,y1),(x2,y2),(x3,y3)

  则一条边长为 :根号(x2-x1)^2+(y2-y1)^2

  另两边中点为((x1+x3)/2,(y1+y3)/2),和((x2+x3)/2,(y2+y3)/2)

  这两中点距离为:根号((x2+x3)/2-(x1+x3)/2)^2+((y2+y3)/2-(y1+y3)/2)^2

  最后化简时将x3,y3消掉正好中位线长为其对应边长的一半

  方法4:

  延长DE到点G,使EG=DE,连接CG

  ∵点E是AC中点

  ∴AE=CE

  ∵AE=CE、∠AED=∠CEG、DE=GE

  ∴△ADE≌△CGE (S.A.S)

  ∴AD=CG、∠G=∠ADE

  ∵D为AB中点

  ∴AD=BD

  ∴BD=CG

  ∵点D在边AB上

  ∴DB∥CG

  ∴BCGD是平行四边形

  ∴DE=DG/2=BC/2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成立

  方法五:向量DE=DA+AE=(BA+AC)/2=BC/2

  ∴DE//BC且DE = BC/2

逆定理

  逆定理一:在三角形内,与三角形的两边相交,平行且等于三角形第三边一半的线段是三角形的中位线。

  如图DE//BC,DE=BC/2,则D是AB的中点,E是AC的中点。

  证明:∵DE∥BC

  ∴△ADE∽△ABC

  ∴AD:AB=AE:AC=DE:BC=1:2

  ∴AD=AB/2,AE=AC/2,即D是AB中点,E是AC中点。

  逆定理二:在三角形内,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且与另一边平行的线段,是三角形的中位线。

  如图D是AB的中点,DE//BC,则E是AC的中点,DE=BC/2

  证明:取AC中点E',连接DE',则有

  AD=BD,AE'=CE'

  ∴DE'是三角形ABC的中位线

  ∴DE'∥BC

  又∵DE∥BC

  ∴DE和DE'重合(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E是中点,DE=BC/2

  注意:在三角形内部,经过一边中点,且等于第三边一半的线段不一定是三角形的中位线!

  如图,在△ABC中,D是AB中点,E在AC上,DE=BC/2,那么DE不一定是△ABC的中位线。理由如下:

  以D为圆心,DE为半径作圆,设⊙D与AC交于另一点E',则有DE'=DE=BC/2,但DE'不是三角形的中位线。

  但在一定条件下该命题是真命题。根据正弦定理解三角形可知,若∠A是锐角,当DE≥AD(即当BC≥AB),或DE=ADsinA(即BC=ABsinA,此时∠C=90°)时,命题成立。若∠A是钝角或直角,则当DE>AD(即BC>AB)时,命题成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