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三氯乙醛

2022-06-26 05:38:56 百科资料

三氯乙醛是无色易挥发油状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沸点97.8℃。熔点-57.5℃。相对密度1.5121。折射率1.4580。溶于水、乙醇、乙醚和氯仿。与水化合生成三氯乙醛水合物。

以乙醇为原料在80~90℃下与氯反应生成三氯乙醛与醇合三氯乙醛的混合物,再与浓硫酸反应,经蒸馏而制得,用作有机合成原料,如用于制造滴滴涕、敌百虫、敌敌畏等杀虫剂,三氯乙醛脲除草剂。医药上用于生产氯霉素、合霉素等。

  • 中文名 三氯乙醛
  • 外文名 trichloroacetaldehyde
  • 别名 氯醛
  • 分子式 C2HCl3O
  • 相对分子质量 147.39

上游原料

  硫酸、硫酸、氯气、乙醇

下游产品

  三氯甲烷、三氯乙醛水合物、3-羟基喹哪啶-4-甲酸、敌百虫、敌敌畏、80%敌敌畏乳油、分散黄E-3G、乙酸三氯甲基苯甲酯、皮革防霉剂1号

物理性质

  折射率 1.45572

  相对密度:1.583g/cm3

  溶解性:Soluble

  外观与性状:无色易挥发的油状液体,有刺激气味。

  熔点(℃):57.5

  相对密度(水=1):1.51

  沸点(℃):97.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5.1

  饱和蒸气压(kPa):4.67(20℃)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氯仿。

  物化性质:性状 无色易挥发油状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26.01

  2、摩尔体积(m3/mol):93.0

  3、等张比容(90.2K):231.0

  4、表面张力(dyne/cm):37.9

  5、极化率(10-24cm3):10.31

化学性质

稳定性

  1.稳定性:稳定。

  2.禁配物:强氧化剂、强碱。

  3.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

  4.聚合危害:不聚合。

  5.分解产物:氯化氢。

  6.受热分解放出有催泪性及腐蚀性的气体。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 大鼠吸入LC50:440 mg/m3/4H;小鼠腹腔LD50:600mg/kg;狗吸入LC50:5900mg/m3/4H;哺育动物口径LD50:710mg/kg;

  2、其他多剂量毒性数据 大鼠吸入LC50:80mg/m3/4H/2W-I;

  3、致畸性 沙门氏菌:1mg/plate;酵母菌:1mg/L;

  4.急性毒性 LD50:50~400mg/kg(大鼠经口)

  5.刺激性:暂无资料

  6.致突变性 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菌1mg/皿

  7.致癌性 IARC致癌性评论:G3,对人及动物致癌性证据不足。

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 暂无资料

  2.生物降解性: MITI-I测试,初始浓度100ppm,污泥浓度30ppm,4周后降解8%。

  3.非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制备

  由乙醇或乙醛与氯作用而制得。乙醇氯化法 乙醇与氯气阶梯式反应生成产物为醇合三氯乙醛、水合三氯乙醛和三氯乙醛的混合物,统称为氯油。将氯油与浓硫酸反应,然后采用简单的蒸馏,即可得到三氯乙醛精制品。副产物氯乙烷经水洗、碱洗、干燥、冷凝、蒸馏后包装可供生产农药。氯化氢可用水吸收后生成30%盐酸。原料消耗定额:乙醇(95%)450kg/t、氯气2000kg/t、硫酸700kg/t。

应用

  三氯乙醛是基本有机合成原料之一,是生产农药、医药的重要中间体。在农药上,可用于合成有机磷杀虫剂敌百虫、敌敌畏,有机氯杀虫剂滴滴涕、三氯杀虫酯,杀螨剂三氯杀螨醇以及拟除虫菊酯中间体二氯菊酸甲酯等,另外,在医药上用于制造氯霉素、合霉素和催眠剂水合三氯乙醛等;还可作为有机原料,用于生产二甲基甲酰胺和三氯甲烷等。

  主要用于制造杀虫剂滴滴涕、敌百虫、敌敌畏和除莠剂三氯乙醛脲,也可用于医药工业及有机合成等。

注意事项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该品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对动物全身毒作用较强,引起麻醉作用。表现有短期兴奋,继而抑制、共济失调、侧倒、麻醉及死亡。大鼠长期接触其蒸气,可导致发育迟滞,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低血压倾向,肝、肾及脾脏损害,支气管炎等。

  燃爆危险:该品不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