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圣巷
三圣巷东起水陆寺巷南段,西至新华路南段,长280米。明名平安巷、三官巷,清称三圣巷。《康熙仁和县志》:三圣庵,在菜市桥西。明嘉靖间,僧端霖建。奉宋忠臣高永能、景思谊、程博古,附祀刘、李两王。刘讳,李讳若水。以庵名巷。1966年曾名群智巷,1981年复称三圣巷。
- 中文名称 三圣巷
- 地理位置 东起水陆寺巷南段,西至新华路南段
- 长 280米
- 明朝名称 平安巷、三官巷
简介
三圣巷东起水陆寺巷南段,西至新华路南段,长280米。明名平安巷、三官巷,清称三圣巷。《康熙仁和县志》:三圣庵,在菜市桥西。明嘉靖间,僧端霖建。奉宋忠臣高永能、景思谊、程博古,附祀刘、李两王。刘讳,李讳若水。以庵名巷。1966年曾名群智巷,1981年复称三圣巷。
三圣庵址三圣巷14号(1984年),佛像于1953年由市佛教会拉走,庵改为居民住宅,1998年改造为东清苑住宅区。
相关人物
三圣之首高永能(1013-1082),字君举,宋绥州(今陕西绥德)人。少有勇力,善骑射,由行伍补殿侍,稍迁供奉官。治平末,种谔取绥州,他领兵六千为先驱,五战皆捷。绥州既复,改名绥德,知城事。北宋元丰初与西夏人战有功,擢钤辖。北宋元丰四年(1081),宋击西夏,他与敌鏖战无定河,攻克米脂。次年,西夏军攻永乐,高永能力战而死。君举恩抚部下,身先士卒,人称"老高"。
据明高僧袾宏《直道录》载:平安坊一图有刘、李二王庙者,本土谷神也。俱是宋代人,刘王讳,死金兵之难,即史书所称"报国自缢"者是也。李王讳若水(1093-1127),史所称"金人言辽国之亡,死义者甚众,南朝惟李侍郎一人"是也。可知明嘉靖间三圣庙所附祀的刘、李两王,即是刘、李若水两人,明时乃封为平安坊的土地神以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