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青藤

三叶青藤(学名:Illigera trifoliata (Griff.) Dunn)是莲叶桐科、青藤属藤本植物。茎褐色具槽棱,光滑无毛。叶柄圆柱形,叶多少被柔毛,小叶片披针状椭圆形或椭圆形至卵形,两面无毛,纸质至亚革质,小叶柄无毛。苞片长椭圆形,聚伞圆锥花序腋生,花紫绿色或绿色,萼片外面被褐黄色极短之柔毛;花瓣与萼片同形稍短,雄蕊与花瓣等长,子房下位,四棱形,密被黄褐色极短之柔毛。果翅舌形。8-3月开花。1-9月。结果
原产印度、缅甸。中国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四川、湖南、福建和贵州等地。三叶青藤多生于海拔1100-1300米的山谷中。
三叶青藤的地上部入药,具有祛风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在广西民间多用于治疗跌打肿痛、肩周炎、风湿骨痛、风湿病和类风湿病症、小儿麻痹症等。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 中文名称 三叶青藤
- 学名 Illigera trifoliata (Griff.) Dunn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藤本。茎褐色具槽棱,光滑无毛。叶具3小叶;叶柄圆柱形,叶长5.5-15厘米,宽3-9厘米,多少被柔毛,。小叶披针状椭圆形或椭圆形至卵形,两面无毛,纸质至亚革质,长6-9厘米,宽3.5-6厘米,先端突然短渐尖,基部圆形,侧脉与中脉成60-80度的角;有条纹,小叶柄长0.8-2厘米,无毛。苞片长椭圆形,长约2.5毫米,被黄褐色短柔毛。
聚伞圆锥花序腋生,被黄褐色短柔毛。花紫绿色或绿色,萼片5,长6-7毫米,外面被褐黄色极短之柔毛;花瓣与萼片同形稍短,长5-6毫米;雄蕊与花瓣等长,附属物长椭圆形,膜质,长达4毫米,具柄,背部张口状,先端阔楔形;花柱长5-6毫米;子房下位,四棱形,密被黄褐色极短之柔毛。果翅舌形,径2.5-4厘米。
产地生境
原产印度、缅甸。 中国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四川、湖南、福建和贵州等地。三叶青藤多生于海拔1100-1300米的山谷中。
生长习性
自然状态下,花期8-3月。果期1-9月。 但中国南方三叶青藤果实是在每年的4-5月成熟。
繁殖方法
选取三叶青的枝条为当年生半木质化茎段,去除叶片后剪成5-10厘米的茎段,用去污剂清洗10分种后,再用流水冲洗10分种;将剪切冲洗后的三叶青茎段于体积分数为75%体积分数的乙醇水溶液中浸泡30-60秒,再于氯化汞水溶液中浸泡5-8分种;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后备用。在培养条件为22-25℃,光照强度为300-1000勒克斯,光照时间为11-13毫克/升;其中,所述的固体培养基的配方包括:6-苄氨基嘌呤0-1.0毫克/升+蔗糖25-30克/升+琼脂4.5-6克/升+土豆汁60-80克/升+活性炭0.5克/升+MS培养基+pH5.6-5.8之下;把处理后的三叶青茎段剪成带1-2个腋芽的小段,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中;培养40-50天后腋芽萌发,摘取芽长1-2厘米的腋芽备用。
在培养条件为25-28℃,光照强度为1000-2000勒克斯,光照时间为11-13毫克/升;其中,所述的增殖继代培养基的配方包括:6-苄氨基嘌呤0-1.0毫克/升+萘乙酸0-0.5毫克/升+土豆汁60-80克/升+蔗糖25-30克/升+琼脂4.5-6克/升+活性炭0.5克/升+MS培养基+pH5.6-5.8之下;把所得的腋芽置于增殖继代培养基中培养50-60天;培养完成后,三叶青腋芽生长成无根小苗且在茎节处产生侧芽。
在培养条件为25-28℃,光照强度为1000-2000勒克斯,光照时间为11-13毫克/升;其中,所述的壮苗生根培养基的配方包括:萘乙酸0.2-0.5毫克/升+蔗糖25-30克/升+香蕉汁60-80克/升+琼脂4.5-6克/升+活性炭0.5克/升+White培养基+pH5.6-5.8中。把所得三叶青无根小苗剪成带1个腋芽的小段并移至壮苗生根培养基中培养50-60天,得到三叶青成苗。
栽培技术
从壮苗生根培育基中得到的4-5厘米高,有2-3条根的三叶青成苗移到温室中,驯化培养10-15天后,用水冲洗去除培养基后,将三叶青成苗移栽到铺有营养土的苗床上;待三叶青成苗的苗高达到15厘米后,即可进行大田移栽。
主要价值
三叶青藤的地上部入药,具有祛风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在广西民间多用于治疗跌打肿痛、肩周炎、风湿骨痛、风湿病和类风湿病症、小儿麻痹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