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一枝花(重楼)

七叶一枝花,又名蚤休、重楼、重台,为百合科植物七叶一枝花、金线重楼及其数种同属植物的花卉。生长于山区山坡、林下或溪边湿地。分布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唐本草》言其"醋摩疗痈肿,敷蛇毒"。
- 外文名 Paris Polyphylla Smith
- 主要适用症 .治蛇咬肿毒治肿毒
- 别名 蚤休、重楼、重台
- 药品名称 七叶一枝花
- 高 35~100cm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七叶一枝花(蚤休)Paris Polyphylla Smith的根茎。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5~100cm。根状茎粗厚,直径达2.5cm,棕褐色,茎通常紫色。叶轮生茎顶,叶片矩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叶炳5~6cm,带紫色。花梗单一,自轮叶中心抽出,长5~16(30)cm;外轮花被片绿色,内轮花被片条形;雄蕊8~12枚;子房圆锥形,具棱。蒴果3~6瓣裂开。种子多数。
分布
生于海拔1800~3200m的林下。分布于西南地区。亦有栽培。
采制
野生种,夏、秋季采挖,栽培种栽后3~5年秋末地上部枯萎后采挖,除去地下部和须根,洗净,切片,晒干或烘干。
成分
根状茎含甾体皂甙称为蚤休甙(pariden)及蚤休士宁甙(peristynin),尚含生物碱和氨基酸。
药理
本品热水提取物,体外试验对人宫颈癌细胞系(JTC-26)的抑制率达50%~67%。对小鼠(S180)、肉瘤(S37)均有抑制作用[21:6]。七叶一枝花水煎剂,剂量25mg/(kg·d)×10腹腔注射,对小鼠肉瘤(S37)及小鼠肝癌实体型(HepS)的抑制率均可达到40%~50%〔天津市药品检验药物研究所,资料汇编,1975,138]。七叶一枝花的正丁醇提取液(总皂甙)对动物肿瘤也有抑制作用;皂甙Ⅰ和Ⅵ对白血病(P388)和小鼠淋巴白血病(L1210)有细胞毒作用;七叶一枝花的甲醇和水提取物以及甾体皂甙元对癌瘤病毒RNA逆转录酶均有抑制作用〔王强,等。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7,18(3):195]。
重楼皂甙剂量350mg/(kg·d)×10口服对小鼠肝癌(H22)抑瘤率为63%,5mg/kg腹腔注射抑制率为42%,10mg/kg×10腹腔注射抑瘤率为63%〔小枫,等。中药材,1992,15(2):33]。

药用价值
用于治疗胃癌、肝癌、肺癌、脑瘤等。
以七叶一枝花治疗15例胃癌,单用本品每次50~100g水煎服,每日2~3次,至少10天为1疗程,最多可服7~8疗程。其中11例存活了1年以上,4例存活2年以上,无不良反应[21:7]。
《日华子本草》言其"治胎风搐手足,能吐泻瘰疬"。《滇南本草》言其"消诸疮,无名肿毒,利小便"。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平喘、止咳作用,其制剂在试管内对肠道杆菌和化脓性球菌等多种致病菌皆有抗菌作用。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有"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痈疽如遇我,一似手拈拿"。由此可知它的疗效。
中医认为,七叶一枝花有小毒,苦、寒,入肝经,有清热解毒、凉肝定惊之功,适用于多种热毒疮疡,咽喉肿痛,痄腮,毒蛇咬伤,惊痫,高热神昏等。《本草汇言》言"蚤休,凉血祛风,解痈毒之药也"。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对肠道杆菌、化脓性球菌等多种细菌的抗菌作用,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且有一定的平喘,止咳作用,但无祛痰作用。因此,感冒咽痛时,吃些蚤休或蚤休粥,能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对咽喉肿痛有明显疗效。现介绍几则治疗方,供选用。
1.治蛇咬肿毒:蚤休10克,蛇舌草30克。将二药择净,捶烂,外敷患处,每日换药二三次,连续3~5天。
2.治扭伤:三七花,七叶一枝花各等量,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药二三次,连续3~5天。
3.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剂,连续3~5天。
4.治肿毒:七叶一枝花适量,捣烂外敷患处,每日换药二三次,连续3~5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