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蟹效应

丁蟹效应(又称"秋官效应")是股票市场的一个奇特现象,指的是从郑少秋于1992年在《大时代》中饰演丁蟹开始,凡是播出由郑少秋 主演的电视剧、电影等,恒生指数或A股均有不同程度下跌,股民损失惨重的现象。"丁蟹效应"属于"自我应验预言"的一种,由于部分投资者相信这特殊股坛现象,生怕相关效应必定灵验,从而导致他们手中的证券投资将会下挫,于是部分投资者便进行非理性的减仓,使证券市场出现暴跌。从科学分析,当今社会财经理论并无客观的证据显示丁蟹效应能左右到主流投资界的选择或偏好。
- 中文名称 丁蟹效应
- 外文名称 Ding Xie Effect
- 别名 秋官效应
- 实质 是股票市场的一个奇特现象
- 现象 播出郑少秋演的电视剧,股票下跌
事件由来
1992年10月,香港无线电视播放由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集《大时代》。故事讲述由郑少秋饰演的丁蟹,经常在股票市场的熊市中借着抛空恒生指数期货而获取暴利,正好当时香港股市暴跌,股民损失惨重。因此得名"丁蟹效应"。
此后,几乎每次郑少秋参演的电视剧、电影或节目播出时,股票市场都会有显著下跌,郑少秋与"股患"画上了等号。据不完全统计,郑少秋的电视剧、节目播出后股市有明显下挫记录的达到了32次。
最厉害一次是1997年,《江湖奇侠传》一经播出,恒生指数 跌破一万点。事有凑巧,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及2000年的科网股泡沫爆破之时,郑少秋都有电视剧上演,"丁蟹效应"之说因此不胫而走。 "丁蟹一出,股市就泻",这句香港股民眼中的金科玉律被广为传播。
郑少秋女儿郑欣宜也被指与爸爸郑少秋同样,有剧播映必定令香港股市狂泻。2008年10月20日,情景喜剧《毕打自己人》首播,就有股民投诉说该剧的播出使香港恒生指数再次呈现每一日下滑的趋势,网友称郑欣宜是"丁蟹效应2.0加强版"。
历年经过
2013年,一个郑少秋搞得股市风声鹤唳,自从传出他的新片《忠烈杨家将》将于清明节首映的消息后,不少股民就开始担心"丁蟹效应"又要发威了。就在股民的担忧声中,"丁蟹效应"似乎真的应验了,昨日,沪指大跌64.96点,特别是银行股更是成了"重灾区",银行板块一度跌幅超过7%。
20年前,郑少秋在《大时代》中饰演"丁蟹"一角,经常在股市的熊市中借着抛空恒生指数期货获取暴利,正好当时香港股市暴跌,因此有了"丁蟹效应"一词。据称,但凡郑少秋有新剧、新戏、新节目,甚至重播,都是股灾先兆。据好事者统计,20年来,"丁蟹效应"已经显灵32次。
这次郑少秋新作电影《忠烈杨家将》,安排在有双重意味4月4日清明节首日上映,更加重"丁蟹效应"惊恐性。不少网民还在网上留言,提醒大家抛股避险。
昨日,"丁蟹效应"似乎真的应验了,沪深两市早盘大幅低开,最终沪指报2236.3点,跌64.96点,跌幅2.82%;深成指报8959.26点,跌265.87点,跌幅2.88%。
2015年4月,TVB 星河频道决定重播《大时代》,无线上一次重播《大时代》,已经是1997年3月,即是18年前,现在是相隔18年再重播。4月10日,港股便已创下7年来新高,站上27000点。所以不用担心丁蟹效应,而刚好大结局,6月12日,丁蟹五父子跳楼,上证指数达到本轮的最高点,5178.19,6月15日股市开始暴跌数月。
不仅A股,昨日港股也在银行股领跌下跳水,恒指下跌165.19点。当然,"丁蟹效应"只是戏言,昨日大跌真正的导火索是银监会当日出台的一纸规范银行理财产品的通知,给银行业高达7.10万亿元理财资金加上一道风险"防火墙"。受此消息影响,昨日银行股整体跌幅一度超过7%,券商、保险以及信托等同样未能幸免,纷纷跟随银行股出现大幅调整,进一步打击市场信心。
暴跌或反是布局良机
对于银监会 治理银行理财产品之举,申银万国厦门营业部投资顾问黄璐 认为,此举对银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有一定影响。但从历史上看,监管层对理财、融资平台等也是三令五申,但最终有些政策在执行上无法落地,或银行通过变通方式对政策进行消解。因此,理财业务新规的实际影响需要更进一步跟踪监管的执行力度,但在新规具体执行过程尚未明朗之前,建议股民短线回避中小银行股。
那么,暴跌后大盘又会何去何从呢?厦门证券分析师张国伟认为,昨天的跌幅虽然较大,但从此轮调整的幅度、时间来看,都已足够,沪指2230点左右的年线,可望对大盘形成支持。
"后续指数可能小幅下探,一些高位品种或会调整。"张国伟说,但考虑到3月PMI初值向好,超预期,CPI预期在2.5%以内,在宏观经济弱复苏的态势下,大盘经过1个多月的下跌,已接近下跌浪的下方,有可能将迎来第三浪的上升行情。
建议,对已调整充分的蓝筹股、权重股不要随意性割肉止损,可考虑逢低承接,对仍处高位的航天军事、3D打印、环保、触摸屏等题材股可考虑减仓观望。
港股今日在三大利空袭击下暴跌,创8个月最大跌幅,港股已跌至年内新低。业内分析称三大利空分别为:禽流感疫情、朝鲜局势紧张和北京部分房产网签暂停使港股地产股领跌蓝筹。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2.73%,报21726.90点。
与此巧合的是,郑少秋的新片昨日上映,比较娱乐化的观点认为港股此次暴跌又是丁蟹效应的再一次应验,据统计该效应在过去的21年中应验33次。
科学分析
经济学上的巧合
从经济理论上来说,这只能算是一连串的巧合;但仍有不少人认为丁蟹效应真有其事,甚至连跨国证券经纪里昂证券也于2004年3月曾为此发表研究报告,使这个现象受到一些其他国家的投资者所认识。
另一方面,剧集播放之际可能碰巧遇上香港外围投资因素恰巧转坏。例如1997年底碰着亚洲金融风暴,2000年底碰着科网股泡沫经济爆破,2007年中碰着美国次级贷危机等,加上这些剧集多在9月至11月这段股市利淡的时期播出,都使丁蟹效应看来像真有其事。
有分析员认为"丁蟹效应"纯属巧合而已。他解释,郑少秋的剧集多安排在每年的八九月间上演,那时适逢半年结,市况较波动,而且郑少秋早前上演的剧集,在时间上遭遇较大型的经济回落周期,所以股市才出现较大跌幅。
自我实现预言
从科学角度分析,所谓的丁蟹效应只是股民心理营造出来的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每当郑少秋主演的电视剧播放时,不少股民深怕丁蟹效应会导致自己手头上的股票蚀本,便对股票进行恐惧性抛售,引致股市暴跌。投机者亦可能以丁蟹效应为借口推跌大市。但现时并无客观证据,显示股民会受丁蟹效应影响投资选择。
赶上投资因素的转坏
另一方面,剧集播放之际可能碰巧遇上香港外围投资因素恰巧转坏。
例如1997年底碰着亚洲金融风暴,
2000年底碰着科网股泡沫经济爆破,
2007年中碰着美国次级按揭危机等。
丁蟹看法
喜剧就没影响?
"丁蟹效应"对股市没有太激烈的影响,有传言称自从2003年《非常外父》的首播数日没有明显跌幅后,"丁蟹效应"的宿命已被打破,可是也有消息指郑少秋演出的喜剧才对股市没有太大影响。
如果是一些与香港经济相关的电视剧,香港股市便风起云涌,2007年郑少秋在《荣归》中饰演香港地产集团大老板,又会有部分股灾剧情,对此他表示:"是啊!听完这个统计我都有点怕啦,唉!这让我增添了困扰!希望这次我这套剧不会对股市有太大影响啦!如果真是跌的话,希望股民可借此机会趁低吸纳,我已经不买股票,所以不敢说什么,只有希望大家投资要稳重点,凡事不要太过相信啦!"
郑少秋是股票灾星?
2009年10月30日郑少秋和女儿郑欣宜主演的新戏首播,港股果然也应声下跌。一开盘就失守14000点,下午跌幅还一度大跌706点,收盘13,456.33点,大跌663点让股民哀声连连。
对此,郑少秋自我解嘲说,"丁蟹效应"引发话题有助宣传。但投资专家认为,港股升值会超过14000点主要是憧憬G20峰会以及基金"粉饰业绩"有关,纯粹"资金炒作"因此急速回落不令人意外,而投资人纷纷走避的丁蟹效应根本没有科学根据,还是理性面对比较好。
丁蟹逆袭
2012年5月21日,郑少秋主演的新剧《心战》在TVB开播,5月22日一开盘,恒指居然反弹过百点,截至当日收市报19039点,升116点。5月23日港股结束了4日跌势,网友均表示丁蟹逆袭了。郑少秋可以松口气了。
网友感慨"郑少秋终于脱难",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这只是短暂走高,关键要看长线。
对此,郑少秋倒是态度坦然。他自爆多年前曾有财经节目找他做嘉宾,其实自己根本不懂股票,反而是太太对此在行,"我从来不信这个。否则,我早就发达了!"
股民担心
郑少秋新作电影《忠烈杨家将》2013年4月4日清明节上映,加上欧债危机火头春风吹又生,香港股民更是胆战心惊。过往每次有郑少秋主演的戏上场,港股多数下跌。不少网民已于香港各大讨论区留言,提醒大家留意。
2013年3月28日港股A股跳水,截止11:00,A股沪指跌幅超2%,港股恒生指数跌幅超1%。
历年资料
日期 | 节目名称 | 影响情况 |
1992年10月05日 | 《大时代》 | 播出后恒生指数一个月内跌幅曾多达1283点(20.6%) |
1994年10月 | 《笑看风云》 | 节目播出后一个多月内跌幅曾多达1976点(20.5%) |
1995年5、6月 | 《香帅传奇》、《男人四十一头家》 | 两剧同时播出后的短短五天内跌幅曾多达505点(5.3%) |
1996年02月 | 《天地男儿》 | 节目播出后一个多月内跌幅曾多达1254点(10.9%) |
1996年09月 | 《新上海滩》 | 恒指曾于两个交易日内最多下跌221点(2.0%) |
1997年12月 | 《江湖奇侠传》 | 香港恒生指数一个多月内跌幅曾多达2842点(26.4%) |
1999年07月 | 《神剑万里追》 | 香港恒生指数轻微突破14500点后即反复向下,其后一个多月内跌幅曾多达2084点(14.4%) |
2000年09月 | 《世纪之战》 | 节目播出后八个交易日内急泻2469点(14.5%),一个多月内累积跌幅更曾多达2900点(17.1%) |
2003年夏天 | 《大时代》 | 美国无线卫星电视播放,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NASDAQ因企业欺诈风暴表现疲弱 |
2003年10月 | 《非常外父》。 | 节目播放期间香港恒生指数曾经在两个交易日内下跌681点(5.6%) |
2004年03月 | 《血荐轩辕》 | 节目播出后香港恒生指数四个交易日内下跌843点(6.2%),一个多月内累积跌幅更曾多达1482点(10.9%) |
2004年10月 | 《楚汉骄雄》 | 首播日香港恒生指数最多曾下跌272点(2.1%) |
2005年03月 | 《御用闲人》 | 节目播出翌日(3月15日)香港恒生指数下跌90点,但及后持续反复向下;恒生指数在3月尾较节目启播时相比跌幅曾多达550点(4.0%) |
2006年04月 | 《潮爆大状》 | 节目播放完毕前,香港恒生指数未能冲破17000点,并回落至16500点水平。节目播放完毕的四个交易日后,恒指在一个多月内急挫,最大跌幅达2097点(12.1%) |
2006年07月 | 《御用闲人》美国无线卫星电视播放 | 当时全球股市因以(色列)黎(巴嫩)冲突爆发下跌。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曾于六个交易日内最多大跌561点(5.0%) |
2007年02月 | 《御用闲人》开始重播 | 重播后两日计起的七个交易日内香港恒生指数暴跌2150点(10.3%),一度失守19000点关口。 |
2007年05月 | 《谜》香港首播 | 香港恒生指数在首播翌日下跌111点,之后反复下挫,截至2007年5月30日,恒生指数跌至20300点水平,累积跌幅曾多达795点(3.8%) |
2007年07月 | 《香港传奇·荣归》香港首播 | 香港恒生指数于7月18日首播当日下跌215点,之后表现持续偏软;总结该剧播放期间,恒指跌幅曾多达1181点(5.2%)。在节目播放完毕后,恒指却未能止跌,在五天内最多曾暴泻2504点(11.4%),直到被称为港股"大奇迹日"的8月17日后恒指才止跌回升。 |
2007年08月 | 《潮爆大状》、《大时代》美国无线卫星电视播放 | 当月美国次级房屋信贷风暴爆发下跌。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曾于六个交易日内最多暴跌1202点(8.8%) |
2007年10月11日 | 因沈殿霞在九龙塘住所突然晕倒及昏迷,郑少秋前往探望之后被大批传媒包围访问,导致他鲜有地出现于无线电视《六点半新闻报道》、《晚间新闻》等主要新闻节目 | 翌日(2007年10月12日)恒指在先前连升三个交易日的情况下掉头大跌,最多曾下滑764点。 |
2007年11月10日 | 郑少秋偕同女儿郑欣宜出席节目"欢乐今宵团圆夜",父女合唱一首《天涯孤客》 | 及后恒指于星期一(11月12日)最多曾大跌1315点,失守28000点水平。 |
2007年12月09日 | 《一掷千金》香港首播 | 节目播出前的星期五(12月7日)恒指一度逼近30000点,及后却出现急泻,收市时跌716点;节目播出翌日(12月10日),恒指曾失守28500点关口,收市跌341点;及后恒指反复下挫,在节目播出后一个多月内最多暴跌7132点(24.7%),创出秋官效应出现以来以点数计的最大跌幅纪录,也是以百分比计的第二大跌幅纪录。 |
2008年02月08日 | 《天之骄子》于高清翡翠台播放 | 恒指在农历年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2月6日)大跌1339点;之后年初五(2月11日)复市,结果鼠年第一个交易日再跌853点 |
2008年03月02日 | "肥姐追思会" 全港电视台并机直播,本来没有被安排致悼词的郑少秋回应邓光荣的言论时要临时上台发言,及后该片段反复出现在各大传媒的报道内 | 翌日(3月3日)恒生指数大跌746点,之后数天更持续下挫;总结节目播出后的短短五天恒指急跌1830点(7.5%),为七年内表现最差的一周 |
2008年05月19日 | 郑少秋出席无线电视为哀悼汶川大地震死难者进行的全体职员自发性默哀,之后被问及当时的感受;该访问片段在晚上的《东张西望之四川大地震全民哀悼》节目内播出 | 翌日(2008年5月20日),恒生指数最多曾急挫700点,收市仍跌573点 |
2008年10月03日 | 《楚汉骄雄》重播 | 10月8日,恒生指数跌1372.03点。至10月10日总计全星期跌2886点,是自1997年以来最差的星期。值得一提的是,郑少秋10月10日晚在澳门文化中心剧院向歌迷奉献了一场《香帅风云起》演唱会,这是一连三天演出的首场。10月3日至10月27日,恒指由17788点跌至11015点,累跌6773点;美国道指由10483点跌至8378点,累跌2105点。NASDAQ、欧洲富时100亦受之影响 |
2008年10月20日 | 情景喜剧《毕打自己人》首播 | 有网友投诉说该剧的播出使香港恒生指数再次逐日下滑,甚至把郑少秋的女儿欣宜拖下水,说她是"丁蟹(效应)2.0加强版",指她与父亲郑少秋一样,有剧播映必定令香港股市狂泻。 |
2009年03月30日 | 《桌球天王》香港无线首播 | 恒指开市即失守14000点关口,下午跌幅曾扩大至706点,收市仍跌663点。总结该剧播放期间,恒指反复上升1802点(13.1%)。不过,4月7日节目中,郑少秋警告"投资涉及风险,你小心,别乱来",4月8日的股市即应声下挫,跌逾440点。凑巧的是,《大时代》一剧中饰演丁蟹之四子丁利蟹的郭政鸿亦在这剧演出 |
2010年05月10日晚 | 《神医大道公》CCTV-8首播 | 05月11日中国上证指数开盘2752.50点,下午上证指数跌至2604.20点,收市仍跌148.30点。这也是五月份以来百分比计的第二大跌幅纪录。深证成指也创历史新低,未能守住10000点大关,收盘以9905.48点,跌幅是本年度新低 |
2010年10月25日 | 《书剑恩仇录》在亚视本港和亚洲高清台首播 | 丁蟹效应再度发威;香港恒生指数结束持续两个月的升势,于2010年10月27日跌436点 (1.85%),为近四个月以来最大的单日跌幅。其后11月12日至17日,一共跌近1300点。 |
2012年5月7日 | 郑少秋的新剧《心战》将在香港无线推出。 | 2012年5月5日、6日周末,电视热播郑少秋玩千面人的预告片 。结果截止2012年5月10日,港股恒生指数连跌四天,累计跌幅近4% |
2013年3月28日 | 郑少秋新作电影《忠烈杨家将》,安排在有双重意味的4月4日清明节上映。 | 2013年3月28日A股大跌2.82%,港股恒生指数跌0.74%。至此"丁蟹效应"日益深入人心。 |
2013年4月5日 | 郑少秋新作电影《忠烈杨家将》4月4日清明节上映。 | 2013年4月5日港股恒指周五暴跌2.73% 创8个月来最大跌幅 |
2015年4月20日 | TVB重播《大时代》 | 2015年4月20日A股市场早盘摸高,随后暴跌近4%,收盘仍跌1.64%,创三个月最大跌幅。 |
2019年4月29日 | 诡探前传 | 5.1前上映,5.1节后,2019年5月6日A股上证指数-5.58%、深证成指-7.56%、创业板指-7.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