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甲酸乙酯

2022-07-08 18:29:54 百科资料

甲酸乙酯为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又称蚁酸乙酯,其化学结构上具有活泼羰基和酯基性质,有还原性,能进行酯缩合反应,能混溶于乙醇、乙醚、苯和丙二醇,微溶于矿物油和水(在水中逐渐分解),易燃烧,蒸气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不溶于甘油,在碱性中容易水解成游离酸和乙醇。有辛辣的刺激味和菠萝样的果香香气,还有强烈朗姆酒似香气,并略带苦味。

  • 中文名 甲酸乙酯
  • 外文名 ethyl formate
  • 分子式 C3H6O2
  • 分子量 74.08
  • CAS No 109-94-4

理化特性

物理特性

  中文别名: 蚁酸乙酯

  英文别名 ethyl methanoate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

  熔点(℃): -79

  沸点(℃): 53.4-54.4

  相对密度(水=1): 0.916-0.921

  折光率:1.359-1.36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55

  饱和蒸气压(kPa): 13.33(5.4℃)

  燃烧热(kJ/mol): 1637.3

  临界温度(℃): 235.3

  临界压力(MPa): 4.74

  闪点(℃): -20

  引燃温度(℃): 440

  爆炸上限%(V/V): 16.0

  爆炸下限%(V/V): 2.7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苯、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甘油。

  有辛辣的刺激味和菠萝样的果香香气,还有强烈朗姆酒似香气,并略带苦味。天然存在于齿芽波罗尼油(Boronia dentigeroides)及佛罗里达橙汁、蜂蜜、白兰地、草莓、覆盆子、洋葱、苹果、梨和朗姆酒中。

化学特性

  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其化学结构上具有活泼羰基和酯基性质,有还原性,能进行酯缩合反应,易燃烧,蒸气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3.5%~16.5%(体积)。不溶于甘油,在碱性中容易水解成游离酸和乙醇。人工合成的方式是将乙醇与甲酸在硫酸存在下加热酯化后,用五氧化二磷或无水氯化钙脱水精馏而得。在食用香精主要用于配制果香型如樱桃、杏子、桃子、草莓、苹果、凤梨、香蕉、葡萄等果香型香精中。在酒用香精中常用于调配老姆、雪莉酒、白兰地、威士忌和白葡萄等酒香型香精。用于药品和食品及化妆品作芳香矫味剂或着香剂。甲酸乙酯被FEMA认定为GRAS,FEMA编号2434,并经FDA批准食用,欧洲理事会也将其列入可用于食物中而对人体健康无害的人造食用香料表中。其ADI值为5mg/kg。

使用用途

  用作醋酸或硝酸纤维的溶剂。在食用香精主要用于果香型如樱桃、杏子、桃子、草莓、苹果、凤梨、香蕉、葡萄等果香型香精中。在酒用香精中常用于调配朗姆酒、白兰地。威士忌和白葡萄等酒香型香精。也可用于日用香精的调配和医药生产。

  在日用化学品香精中偶尔用于修饰花香型,在食用香精中主要用于果香型如樱桃、杏子、桃子、草莓、悬钩子、苹果、凤梨、香蕉、梅子、葡萄等。在酒用中常用于朗姆、白兰地、威士忌和白葡萄等型中。

  甲酸乙酯用作硝酸纤维素、乙酸纤维素等的溶剂,以及食品、香烟、谷类、干燥果品等的杀菌剂、杀幼虫剂和熏蒸剂。甲酸乙酯作为香精可用于调合桃子、香蕉、苹果、杏、菠萝、浆果等香气,亦可作为黄油、白兰地酒、甜酒、威士忌酒等的香料。甲酸乙酯也是有机合成的中间体。例如在制药工业,用于抗肿瘤药物富雪定、维生素B1的生产;甲酸乙酯与丙酮在甲醇钠-二甲苯溶液中缩合可得乙酰基乙烯醇钠,与乙酰甘氨酸酯缩合再与硫氰化钾环合可得2-巯基咪唑-4-羧酸乙酯。甲酸乙酯用于生产鱼腥草素、痛惊宁、康复龙、噻嘧啶、噻啶苯芥、利血生、全合成法山莨菪等的药物。

  使用限量:

  FEMA(mg/kg):软饮料9.4;冷饮21;糖果50;焙烤食品98;布丁类0.35~11;胶姆糖430;酒类10。

  FDA(§184.1295,2000)。焙烤食品0.05%,糖果和胶姆糖0.04%;冷饮和乳制甜食0.02%;明胶、布丁、饮料食品0.03%,其他食品0.01%。

使用注意事项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 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吸入后,引起上呼吸道刺激、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倦睡、神志丧失。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口服刺激口腔和胃,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燃爆危险: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消防措施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物质毒性

文献、期刊报道的毒性作用试验数据

  编号

  毒性类型

  测试方法

  测试对象

  使用剂量

  毒性作用

  1

  急性毒性

  口服

  大鼠

  1850 mg/kg

  1.行为毒性--嗜睡

  2.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呼吸困难

  2

  急性毒性

  吸入

  大鼠

  8000 ppm/4H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3

  急性毒性

  口服

  兔

  2075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4

  急性毒性

  皮肤表面

  兔

  >20 mL/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5

  急性毒性

  皮下注射

  兔

  1 mg/kg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6

  急性毒性

  口服

  豚鼠

  1110 mg/kg

  1.行为毒性--嗜睡

  2.胃肠道毒性--胃炎

  7

  慢性毒性

  口服

  兔

  619 mg/kg/13W-I

  1.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间质性肾炎

  2.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出现蛋白尿

  3.血液毒性--其他变化

  8

  眼部毒性

  皮肤表面

  兔

  460 mg

  作用较轻

  9

  致癌性

  皮肤表面

  小鼠

  110 mg/kg/9W-I

  1.致癌性--可能致癌(根据RTECS标准)

  2.皮肤和附件毒性--肿瘤

制备

  1、硫酸酯化法。甲酸与乙醇在硫酸催化下直接酯化,经中和水洗后精馏得成品。

  2、三氯化铝催化酯化法。由甲酸和乙醇在结晶三氯化铝催化剂存在下酯化而得。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