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2022-07-03 13:25:40 百科资料

本书以一部旅行车为载体,通过在路上的见闻、过去的回忆、扑朔迷离的人物关系等各种现实场景,以韩寒本人对路上所见、所闻引发自己的观点。这场真正的旅途在精神层面,如果说似乎逾越了部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但出发点也仅仅是希望在另一侧找到信仰。

  • 中文名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 作者 韩寒

​内容简介

  作品以一部旅行车为载体,通过在路上的见闻、过去的回忆、扑朔迷离的人物关系等各种现实场景,以韩寒本人对路上所见、所闻引发自己的观点。这场真正的旅途在精神层面,如果说似乎逾越了部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但出发点也仅仅是希望在另一侧找到信仰。韩寒是“叛逆的”,他“试图用能给世界一些新意的眼光来看世界。试图寻找令人信服的价值”。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经典语录

  1、这是我生命里第一次的信仰崩塌,因为以前我一直以为我是不死鸟,我觉得我的生命的存在是和别人不一样的,上天让我在这个世界上,肯定有上天的安排,我不知道这个安排是什么,但一定有一个使命,所以,在这个目标实现之前,我是不能够死的。

  2、这样的旅行在我年少时曾经幻想过无数次,夜晚的国道里,我带着自己梦寐以求的女子,开着自己梦寐以求的车,去往未知旅程的终点。未知旅程怎么会有终点。旅途上没有疲劳和困意,我们聊着电影和音乐,穿越群山和丛林,最终停在一泓无人的湖水旁边,有一个没有任何经济头脑的人开的酒店,干净便宜。

  3、你懂得越多,你就越像这个世界的孤儿。

  4、但我更要迎接的是夏天的到来。我要迎接漫天的星斗。我要迎接满河的龙虾。我要迎接能刺痛我皮肤的带刺的野草。我要迎接能刺痛我眼睛的我从不敢正视的太阳。

  5、亲爱的,生活它不是深渊,它是你走过的平原和你想登上的高山,它就像我们睡过的每一张床,你从来不会陷下去,也许它不属于我们,但它一定属于你,你觉得它往下,是因为引力,它绝不会把你拖下深渊,它只想让你伏在地上,听听它的声音,当你休息好了,听够了,你随时可以站起来。

  6、我不知道是否有一种奇怪的感情,它深到你想去结束它,或者冰封它。只因它出现在错误的时间里,于是你要去等待一个正确的时间重启它,而不是让错误的时间去消耗它。少则一天,多则一生。

  7、人生爱情是什么,我也正沉沦在里面,自闭和防备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

  8、人们埋怨一成不变,但也埋怨居无定所,人们其实都无所谓,只是要给日子找点岔子而已,似乎只有违背现在的生活,才真正懂得了生活。生活就是一个婊子,一个戏子,一个你能想到的一切,你所有的比喻就往里扔吧,你总是对的。因为生活太强大了,最强者总是懒得和你反驳,甚至任你修饰,然后悄悄把锅盖盖住。

  9、移动的人永远比固定的人更迷茫

  10、我站起身,企图将窗帘拉上,但是这个窗帘不管怎么拉都有一个缺口,我想如果这个缺口一直存在,我将心中难受,一夜无眠。

  11、我缓缓地转过头去,珊珊依然高高的站在原地,伸出手拉着窗帘,最顶上无法严合的那个部分透出最后一丝光芒,正好勾勒了她一个金边。随着窗帘微微的颤动,她的光芒忽暗忽亮。

  12、对于不相爱的一男一女,在一个旅途里,始终是没有意义的,她的生活艰辛,我愿意伸手,但我不愿意插手。我有着我的目的地,她有着她的目的地,我们在一起,谁都到达不了谁的目的地。

  13、我回忆过去,不代表我对过去的迷恋,也不代表我对现在的失望,它是代表我越来越自闭。

  14、世界就像一堵墙,我们就像一只猫,我必须要在这个墙上留下我的抓痕,在此之前,我才不会把爪子对向自己。

  15、生活就像一场电视剧,粗制滥造,没有逻辑,但却猥琐前行,冗长,不过不能罢手。

  16、你相信么,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你用脑子想过的事情,你总是以为你已经做过了。

  17、当我的生命里只能讲一个故事的时候,我愿将这个故事说出来,这个故事平淡无奇,平铺直叙,既没有曲折,也没有高潮,也就是寻找,相识,分开,就如同走在路上看见一盏红绿灯一样稀松平常,但若驻足,你会发现,它永远闪着黄灯。我就一直看着这盏信号灯,在灯下等了很久,始终不知道黄灯结束以后将要亮起的是红色还是绿色,一直等成了一个红绿色盲。

  18、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从高墙里走出来更好,虽然外面也只是没有高墙的院子。

  19、无论是多么面目狰狞的人们,除了他们指着鼻子骂我以外,我其实始终都能记得他们不经意间的叹息,我不认为那是人类在压迫下容易满足的贱,而是不经意间流露出来本是同类的交流。但当我想去挖掘的时候,大地马上就把井盖给盖住了,说,朋友,你想都不要想。

  20、不要以为这只是一场肤浅的自驾游,不要以为我是无根的漂泊,我的根深深地扎在这片土地上,我一度以为自己是种子,被这季风吹来吹去,但是我终于意识到,我不是种子,我就是连着根的植物,至于我是一棵什么样的植物,我看不到我自己,那得问其他的植物,至于我为什么一直在换地方,因为我以为我扎在泥土里,但其实我扎在了流沙中。

  21、这么多年来,一直是我脚下的流沙裹着我四处漂泊,它也不淹没我,它只是时不时提醒我,你没有别的选择,否则你就被风吹走了。我就这么浑浑噩噩地度过了我所有热血的岁月,被裹到东,被裹到西,连我曾经所鄙视的种子都不如。

  22、我发现我生命里所崇拜的都是那些热血的人们,虽然我不是一个冷血的人,但我的血液是温的,我总是喜欢看见那些热血的人们,我希望我成为他们中的一个。我总是发现,当我在发呆的时候,他们已经在思考了,当我在思考的时候,他们已经行动了,当我行动的时候,他们已经翘了,然后我又不敢行动了。翘了的他们就成为我生命里至高的仰望。我天生佩服他们,希望他们身上的血能够温热我的身体

作者简介

  韩寒:赛车手、作家、青年意见领袖。

读后感

  我是怀着平静的心情走进这本书的,仅仅是让呼吸的韵律随韩寒平淡的文字起伏。我没有指望惊心动魄,感动流涕,因为韩寒办不到,我也不情愿。

  物化的世界物化一个人的速度也是惊人的,人的成长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想象力丧失的过程。生活最初就是浑身素洁的天使,披着羽毛飞在天空,而成长的过程就是逐渐拔去天使羽毛的历程。终有一天,我们面前剩下的就是一个赤裸裸的怪物,真实地丑陋着。可现实是这样的:像皇帝的新装那样,没有人愿意承认这个赤裸裸的家伙,他们用尽虚伪、谎言、伎俩来掩盖自己,欺骗众人。

  读韩寒的《1988》,我突然发现韩寒很像<皇帝的新装>中那个小男孩,只有他勇敢地说出了真话,而被伪善蒙骗已久的我们会发现:哦,原来生活是这个样子。

  故事里有一场遥远的旅程。这场旅程不仅仅局限于空间上,也可以视作时间上的。

  首先,从空间上讲,“我”沿着318国道,驶向没有重终点的前方,“我”的旅伴是一位半路相遇的妓女姗姗;从时间上讲,这是一辆从童年驶向未来的1988,古朴而不失灵性。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至始至终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韩寒为什么选择妓女这个角色入戏。对此,我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姗姗首先是社会底层人的代表,她挣扎在社会的边缘,深切地触摸到社会的气息,对于黑暗,她最有发言权;其次,与其说她在出卖自己的肉体,不如说他在出卖自己的灵魂。在现实的拷问和盘剥之下,他们的灵魂被物欲榨干,只剩下一具肉体。故事不是对妓女们指手画脚,而是通过她们来扁他这个物欲横飞的世界。芸芸众生剩下的多半也就一具肉体了,他们灵魂空虚,信仰倒了,理念到了,灵魂中剩下的东西就如撒哈拉沙漠中的水分一样稀少。

  故事是以悲剧结尾的。姗姗完成了自己的半个梦想,她成为了母亲,却没有机会将自己的孩子送出国外,没有机会看到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她完成了自己的解脱,她的梦想是能够去一家体面一点的桑拿店工作,可最终她提前走向了生命的尽头,他幸运的失去了这个机会。同时,令人欣慰的是,在都市化浓郁的足以让人窒息的今天,我还能再韩寒的作品中闻到如此清新的泥土气息。打弹子,表演圣斗士……这些元素都是最具有泥土气息的,在追寻工业文明的时代,我们也许不会空出一片土地给孩子们打弹子,可我们必须在灵魂里给自己留出一片未经混凝土打造的土地,在我们为现实所困时,就回到这片土地,让灵魂驻足片刻,让自己始终不丧失对泥土的感觉。

  揭露了这么多,我很欣慰也很感动,韩寒没有流露出恨的意思,至少我没有独到恨的意思。“看清世界去爱它”当我们看清平凡的世界时,即使发现许多肮脏,也要学会去爱,爱才是活着的本质。平凡的世界里,我们只是一粒微尘,一阵鼻子就可以忽略我们的存在,可我们可以平而不俗,凡而不陋,努力看清这个世界,看清最真的东西,不管是黑暗还是明朗,都是这去爱它。在故事里,姗姗给我们留下一个健康的生命,也算是留下一片清晰后的爱。

  其实,人性的直白莫过于此,记住;看请世界去爱它。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