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1-萘乙酸

2022-07-08 12:37:41 百科资料

1-萘乙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是C12H10O2,简称NAA。不溶于水,但微溶于热水,且在潮湿环境中易分解。具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但属于毒害品,在使用时应做好相关防护措施。

  • 中文名 1-萘乙酸
  • 外文名 1-Naphthylacetic acid
  • CAS号 86-87-3
  • 纯度: 98%C

基本信息

  国标编号:61828

  CAS号:86-87-3

  中文别名:α-萘乙酸,1-萘醋酸,2-(1-萘基)乙酸(IUPAC)

  英文别名:1-Naphthaleneacetic Acid;NAA

  线性分子式:C10H7CH2CO2H

  分子式:C12H10O2

  分子量:186.21

  萘乙酸,(1-Naphthaleneacetic acid,简称NA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性质稳定,但易潮解,见光变色,应避光保存,萘乙酸分α型和β型,α型活力比β型强,通常所说的萘乙酸即指α型。熔点为134.5-135.5℃。不溶于水,微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苯和醋酸及氯仿。萘乙酸钠盐能溶于水,在一般有机溶剂中稳定。

1-萘乙酸

性状描述

  类白色结晶,无气味,易溶于热水、丙酮、乙醇、乙醚、苯、氯仿、乙酸和碱液,微溶于冷水。

物理说明

  熔点:132℃,水中溶解度:0.38 g/l (17°C)。

用途说明

  萘乙酸系萘类具有生长素类活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由根、茎、叶吸收。萘乙酸广泛用于农业、林业、蔬菜、花卉、果树等领域,诱发不定根形成,提高树木扦插成活率;提高座果率,防止采前落果。

贮存说明

  密封保存

危险说明

  危险标志::Xn

  风险说明:R22- R37/38- R41

  安全说明:S22- S26- S36

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61828

  CAS号 86-87-3

  中文名称 1-萘乙酸

  英文名称 α-Naphthaleneacetic acid;1-Naphthylacetic acid

  别 名 α-萘乙酸;1-萘基乙酸;α-萘醋酸

  分子式 C12H10O2;C10H7CH2COOH 外观与性状 白色至米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

  分子量 186.21 沸 点 285℃(分解)

  熔 点 133℃ 溶解性 微溶于冷水、乙醇,溶于苯、乙酸,易溶于碱液等

  密 度 稳定性 稳定

  危险标记 15(毒害品)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用作植物生长刺激素

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该物质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皮肤等组织有极强的损坏作用。吸入后可能楞喉、支气管的炎症、水肿、痉挛,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而致死。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呕吐。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急性毒性:LD501000mg/kg(大鼠经口)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实验室监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工作服不要带到非作业场所,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夜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如发生呕吐,使其他以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进入 气管。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泡沫。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