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当你走进济源市沁园街道合生合景小区附近时,便会听见从荆梁桥上传来吹拉弹唱的声音。
大河报记者看到,在这里,一台移动音响,一部手机,再加上一个无线话筒,这里就成了一个简易亲民的“梨园小舞台”。当晚8时,戏曲表演正式开锣,现场已聚集了近百位观看群众。
记者了解到,这支“草根戏迷团”人数约在40余人左右,主要成员是来自富康苑社区合生合景小区的业主们。他们长期相聚在这里,弹拉说唱,乐在其中。虽说他们都是自学成才的草根戏迷,但他们悦耳动听的唱腔还是吸引着不少市民驻足欣赏。
草根戏迷团的发起人,66岁的韩龙跃说,自己学习拉弦十余年,平日里爱好戏曲,2019年6月,他组织小区里的几个戏迷成立了“草根戏迷微信群”,然后从零基础开始,由老师带领大家学习唱戏。“除了刮风下雨,每周平均三次演出。”
今年63岁的卫建香,业余唱戏已有20余年历史。2019年,在好朋友的带动下,她成为草根戏迷团的一员。由于其戏曲演唱经验丰富,会演唱曲目多,很快成为大家心目当中的好老师,平日里负责教授大家演唱技能。
“我在这里观看他们演出一年多了,感觉他们唱的水平越来越好。”9月23日夜里,草根戏迷团的忠实粉丝,家住附近小区的济源市民原先生表达了对他们的喜欢和支持。
“现在每个人至少能演唱20余首以上的唱段,”今年63岁的杨素娥和54岁的李桂玲都是戏曲爱好者,退休之后加入了草根戏迷团。她们告诉记者,一年多来,她们除了参加街头公益演出,还会应邀到其他镇办或商业活动现场义务演出。
豫剧《穆桂英挂帅》、《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朝阳沟》;自编曲剧《抗疫情》、《人生在世孝当先》……据了解,草根戏迷团目前演出剧种为豫剧、曲剧和越剧。演出内容紧扣当前主题,形式生动活泼,既有宣传疫情防控,孝道文化的戏曲演唱,还有宣传光盘行动、公勺公筷等内容的小品。
“大家在这里收获了开心和快乐,” 68岁的音响师赵维喜高兴的说。每次的街头演出,虽然条件简陋,但凭借着演者用心、听者开心,每一次演出都吸引了众多戏迷群众聚集观看。此外,他们还鼓励戏迷观众登台献唱,吸引了众多忠实粉丝。一年多下来,他们草根戏迷团的成员从最初的6个人,发展到40余人。
“希望把每个人基本功练好,让观众喜欢我们、认可我们,为大家带来开心。”谈及未来打算,草根戏迷剧团发起人韩龙跃说。
“草根戏迷将舞台搭到群众家门口,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入人心,同时营造了文明、和谐、平安、美好的社会环境。”沁园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沁园街道鼓励倡导、扶持民间文艺团体建设发展,愿意给文艺团队搭建施展文艺表演才能的各类平台,让居民生活更加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