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尔假期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这是一本情节简单,语言温馨的爱情小说,故事发生在伦敦和伊斯坦布尔的几个普通人之间,调香师阿丽斯是个天生有着特别灵敏嗅觉的姑娘,父母在战火中双双离去,因为一个神秘的预言,她和对门邻居戴德利踏上了伊斯坦布尔之旅,命运会给她带来怎么样的人生呢?
读后深有感触的是,阿丽斯小时候那些美好的回忆和尘封在记忆深处的气味让她对早已离开的父母念念不忘,那份亲情总在她孤独的时候给她温暖和力量,戴德利却是生长在一个父母互不相爱的家庭里,一直无法与父亲沟通,直到得知父亲留给他一笔遗产时,才感觉到了他的爱和关心,相比之下,谁才是真正的孤儿呢?
读过几本马克.李维的小说,套路似乎都大同小异,这里没有手术刀般解剖人性的丑陋,也没有现实社会中拚个你死我活的鲜血淋淋,只有愉快幽默的对话,美丽善良的女孩和风度翩翩的男孩,令人有点担心却又暖心的圆满结局,如果说这是个成年人的童话世界,可以让平常生活中到处碰壁,整天焦头烂额的普通人沉浸在这个虚构出来的桃花源里,是否有人愿意闭上眼睛,忘掉那些浅显易见的不真实和不可能,然后单纯地享受生命里这短暂的甜蜜?
伊斯坦布尔假期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结局的逆转尤其让我满意,当我以为第七个人可能将会是安托时,又或者是阿丽斯的弟弟拉斐尔时,我都是不太满意的,毕竟戴德利陪了她那么久,而我个人确实也更喜欢这个潇洒的画家。马克.李维喜欢一步步的将读者引入他设置一片迷雾里,来回变化方向,我看着页码猜测着下面是阿丽斯遇见的第几个人,但是看到一半时,我就隐约觉得那个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一直陪在她的身边。而这一趟伊斯坦布尔之旅也并不是空手而归,她认识了新的调香师,调制出了新的令人沉醉的香水,是大自然的气味,是回忆的气味,却不刺鼻,是泛黄的书香岁月,却不腐朽。她一步一步地向着自己的身世谜团靠近,而这过程中所遇到的人都是促使她前进的人。结局妙就妙在当阿丽斯恍然找出所有答案结束旅行后,以为自己要见的是安托,而因为一张小票又使一切转向。戴德利说得那段话真的很令人害羞啊,从你第一天搬进来我就陷进去了。不过唯一令人不满意的是,如果不是那张小票,阿丽斯是不是不会看到一直在她身后的戴德利呢,这个就不得而知了。阿丽斯好像把一切都压在了那个预言上,可惜我们的现实与预言终究相差甚远。
伊斯坦布尔假期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幽默诙谐的语言让我放不下对这本书的阅读,美丽的风景随处可见,轻松和谐的相处特别难得。一个早被猜中的爱情美好的结局就因为这种语言而让人不觉得故事显得烂俗老套。因为我没有在乎结尾,我也不期待有结束,我享受的是让我会心一笑的文字魅力。
以前不爱读书,却喜欢将“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励志铭。开始读书后,我总想多读几本,用阅读过得数量之多来显示自己的空洞,更别提会去重读任何一本自己读过的作品,即使很爱,很喜欢也不会。但继上本蒋勋解说红楼梦到现在的伊斯坦布尔假期,我突然有一种想把阅读慢下来的感觉,我想一遍又一遍的去品味那些优美的语言,我想去体会初读与再读的感受并了解它们会有何不同。我知道这样的感觉不是因为这两本书直接带给我的,是最近阅读沉淀的东西产生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