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赏析> 正文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赏析(3)篇

2019-04-10 11:45:08 读书赏析
遇见未知的自己
作者:张德芬
华语世界超300万册的身心灵自我修行必读经典,谦卑和感恩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灵丹。《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可以让你了解自己、看清小我,进而在生活中操练,让自己更加自在、解脱、快乐。而感恩,正是你用谦卑的心去体会一切之后,自然而然发生的。感恩会带来更多的谦卑、更多的福分、更多的快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良性循环。这个成长进步的过程,需要大家把书中的资讯拿出来,彻底在生活中执行。一段时间以后,你一定会在某个领域或是某些情境能够做到先知先觉,不再堕入惯性模式的陷阱里。——张德芬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赏析 第(1)篇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经营好自己,给对方一个优质的爱人。不是拼命对一个人好,那人就会拼命爱你。俗世的感情难免有现实的一面:你有价值,你的付出才有人重视。喜欢上面这段文字,深有体会!

2009年我有些情绪低落极度失眠,潜意识常常跟我对话,那时候我不知道什么是潜意识,就是每天很躁动不安,亲人也因我情绪反常被吓到了,做各种好吃的饭菜来满足我的味蕾,可是我就是茶不思饭不想,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朋友开车约我出去散心看电影啊,表面看我们是在聊天很快乐,脑子里还是有声音说我不够好,常常我觉得自己马上要崩溃了,站在窗前想跳楼欲哭无泪的地步。直到有一天朋友再次约我出去散心,我跟他讲我的近况,他给我推荐这本遇见未知的自己,这一本书像救命稻草一样,我抓住了。当时看完也不知道自己懂得什么了,一点因为都没有。后来跟着我一个姐姐去健身房锻炼,我每天跟着她去蹭课,蹭了一个星期我自己办了一张卡,我和姐姐每天去健身房是我得以释放焦虑不安情绪的最佳场所,也是最安在当下的时候。

在跑步机上一跑就是一个半多小时,完事还能练习健美操瑜伽啥的,我都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力气哈!

三个月的时间,我每天早起打扫家里卫生,吃早饭,看书,健身房跑步。中间也在经历着各种事,但是我学会了宽心,包容自己的阴暗面,接受自己。我喜欢画画,我去找了画画班,本来是爱好,因为老师的指引后来参加高考。刚开始也不自信,老师和应届备考的同学鼓励下,我重新考进了大学,这是我人生当中的一次蜕变!

现在我就是想结婚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有两个可爱的宝宝,当机会来了可是我依然不敢去面对。

没有完美才是完美看起来简单实施起来难上加难!

感恩再次阅读到这本书,再次阅读是我男朋友拿来看的,也让我有重新再次去读它的心愿。谢谢我的男朋友,感恩与你相识相知相爱[拥抱]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赏析 第(2)篇

张德芬老师这本《遇见未来的自己》,颇具争议、褒贬不一,个人觉得此书风格迥异,不能视作“灵修”类情感作品来读,而应当作社科类书籍来检视,或许更好理解文中的观念。

文章提出了“认识自己”的人生命题。前4章探讨了:我是谁?我不是谁?我们到底想要什么?为什么我们常常不快乐?在抽丝剥茧中,既发现了“道可道非常道”,也发现了“知足之足常足”,更提炼出了人类终极想要的是“爱、喜悦、和平”。而我们日常的努力却是背道而驰,究其原因是我们“失落了真实的自己”。

后面的5至12章,围绕一张同心圆图,提出了能量争夺战、吸引力法则、潜意识马车……让我们看到表象背后的本质,我们创造了自己的世界。是角色面具、身体、情绪、思想,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隔离了真我,从而使我们知道如何“失落了真实的自己”。

13到32章,写的就是女主角四处拜访,从“过来人”身上找到拨云见日的方法。“痛苦之身”的障碍,通过“瑜伽呼吸健走”重新和身体联结;“情绪胜肽”的牢笼,通过“解析梦的秘密”达到当下臣服;“思想瘾头”的搅扰,通过“锻炼定静的肌肉”进行A(事件)B(想法B1...)C(结果C1...)检视;而“身份认同”的迷局,通过“认同的解离”完成觉察,最终找回“真实的自己”。

最后33到36章,写的就是找寻到“真实的自己”之后“追风飞扬”的状态,开始就是未来,既超然又自然。同时,张老师又对亲密关系进一步进行了阐释:婚姻是一场修行。可能有过多次婚姻,对此感触颇深吧!

总体觉得,最后4章找到“真实的自己”部分写的稍显不足,“追风飞扬”还是应围绕“爱、喜悦、和平”展开,对“婚姻是一场修行”等部分观点个人也持保留意见。另外,13到32章内容冗余,可适当删减,并将全书围绕“真实的自己”整体划分四部分,更加便于读者阅读。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赏析 第(3)篇

“我看见我在寻求XXX的痛苦感受,我全心地接纳这种感受,并且放下对它的需要。”

用最简单的故事,拆解自我内在的成分。遭遇、臣服、选择、成长。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