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书赏析> 正文

终身成长(全新修订版)读书赏析(3)篇

2019-05-07 04:15:27 读书赏析
终身成长(全新修订版)
作者:卡罗尔·德韦克
在对成功的数十年研究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发现了思维模式的力量。她在《终身成长》中表明,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她介绍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与成长型,它们体现了应对成功与失败、成绩与挑战时的两种基本心态。你认为才智和努力哪个重要,能力能否通过努力改变,决定了你是会满足于既有成果还是会积极探索新知。只有用正确的思维模式看待问题,才能更好地达成人生和职业目标。德韦克揭示的成功法则已被很多具有发展眼光的父母、老师、运动员和管理者应用,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通过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并做出改变,人们能以最简单的方式培养对学习的热情,和在任何领域内取得成功都需要的抗压力。
终身成长(全新修订版)读书赏析 第(1)篇

在对成功的数十年研究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发现了思维模式的力量。她在《终身成长》中表明,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一、两种不同思维模式的定义:

固定型思维:相信人的能力是一成不变的,使自己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如果你只拥有一般水平的智力和品德,以及普通的个性——那么,你最好证明你自己能够在这些方面达到正常水平,不能让自己在这些基本的特征方面看上去或者给人感觉不足。

成长性思维模式:

人们在先天的才能和资质、兴趣或者性情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

二、固定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区别:

1.对成功的看法

固定型思维模式,

希望能够确保自己的成功。他们认为聪明的人应该永远是成功的。

成长型思维模式,

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的能力范畴,意味着变得越来越聪明。

2.对失败的看法

固定型思维模式,

一个人被失败击垮可能会是永久性的、散不去的创伤。不会从失败中学习并纠正自己的失败,而只是去尝试着修复自己的自尊。

成长型思维模式,

失败只是一个你需要面对和解决并能从中学习的问题。

3.对努力的看法:

固定型思维模式,

努力是有缺陷和不足的人需要做的。

成长型思维模式,

会为最重视的事情付出了所有努力。

4.学习成绩的不同

固定型思维模式,

相信自己的智力水平是固定不变的,学习成绩会一落千丈。

成长型思维模式,

相信自己的智力水平是可以发展提高的,就动用他们的全部能力来学习,学习成绩也会不断提高。

5.对贴标签的反应

固定型思维模式,

无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标签都会扰乱思绪。

成长型思维模式,

不受别人的印象影响,别人的标签不会影响表现。

三、成长型思维模式在不同领域的体现

1.体育—冠军的思维模式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就是展现出最多秉性或者决心的人,他们就是那些拥有冠军思维的人。相信成功是可以通过努力进取来获得的。

2.商业—思维模式和领导力

成长型思维的领导者,他们的世界里充满明亮、包容和正能量。无论看待自己或他人,他们都相信人具有发展潜能。他们会认为公司不是突出自己优越性的工具,而是可以促进成长的发动机——可以促进他们自己、员工以及整个公司的成长。

3.人际关系—关于相处的思维模式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会尝试着去学习对自己和感情来说都有用的东西,让自己在未来可以有更好的生活。

在婚姻关系中,鼓励伴侣成长,也让对方鼓励你自己成长。

四、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三种误区

1.将成长型思维模式称作“开放型思维模式”。

2.认为成长型思维模式只关乎努力,特别是去夸奖别人的努力。

3.等同于告诉人们,他们可以做任何事。

五、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

1.接受

第一步,去拥抱我们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让我们接受这个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部分固定型思维模式。

2.观察

第二步,要明确是什么激发了我们的固定型思维模式。是失败?批评?任务的截止日期?还是他人的反对?

3.命名

第三步,我们要去了解当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被激发后会发生些什么。这个人格是谁?他的名字是什么?他是如何让我们思考、感受和采取行动的?这又会给身边的人带来怎样的影响?

4.教育

第四步,用成长型思维模式教育我们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并邀请他一起加入我们走向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旅程。

终身成长(全新修订版)读书赏析 第(2)篇

大约是马齿渐长的缘故,所以好素食,好清淡小菜,这鸡汤实在是不太喝的惯了-就算这鸡汤用的不是本地土鸡而是西洋火鸡。

书中的主要观点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成长性思维不要固定思维。这个论断大约是没有问题甚至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然而,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也即意味着没有太大用处,从信息论的角度而言,概率大的东西信息少,所以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废话。具体到这本书里,虽然作者用了一堆事例来证明成长性思维的重要,但是,其中太多的例子都可以算是轻率概括甚至是虚假原因。比如前半部分对ceo与公司的关系中,虽然ceo可能与公司的业绩与存亡有很大关系,但将这种多因素的问题归因于ceo的思维模式实在有些牵强,因而说服力实在欠缺。

其实上,我大概可以理解作者如此行文的意图,对于成长性思维这一值得推荐的思维方式,自然需要一些能够彰显其优点的人或事;然而,如果成长性思维只是为了成就自身的话,那么一般意义上的成功其实并不能说明什么(虽然作者后面解释了这一点,但是她仍然用成功来证明成长性思维的优点),而且,对个人而言这也是一件无需证明的事—事实上,真正的个人选择,多是无需证明甚至是无从证明的。从这个角度对我而言,这本书的意义还不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和“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身”这两句话更振聋发聩。

终身成长(全新修订版)读书赏析 第(3)篇

卡罗尔·德韦克以通俗易懂的笔触总结了自己对人类两种思维模式的研究。也许因为思维模式深深扎根于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成为内化的心理机制,我们很难跳出思维的框架,反思自己是如何思考的。身为一个曾经的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德韦克对固定型与成长型思维模式进行了毫不留情的剖析。她认为,仅有专业技能或动力或许能让我们取得暂时的成功,但无法帮助我们尽可能维持成功。而巅峰状态的持续需要一种健康、积极、不断进取的思维模式,一种不推崇智商或成功本身,而将关注点投放在持续不断的努力、不畏挫折的态度上的长期的思考方法。无论是在商界、体坛、婚恋关系还是亲子教养中,这种成长型思维模式都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我们面对失败时的复原力,面对挑战时的承受力,面对我们需要为之努力的事业时付出努力的多寡。这种思维模式标志着一种诚实的态度,因为真正的成功从来不是偶然的,偶然得来的成功并不可靠。德韦克的思维模式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在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你都是思维模式的践行者,你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打上了你采用的思维模式的烙印。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并有意识地做出相应调整,你会更有把握获得并保持成功。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