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写作读书赏析(3)篇

主题:学习写作&读书笔记&写作主题阅读02
导读:无法写作的“四宗罪”(第1章)→对应破解的四个法门(积累素材/第2章、锻炼叙述方法/第3章、锤炼语言和逻辑/第4章、掌握写作套路/第5章)
一、写作的四个难题
·不知道写什么(需要:素材)
·写不下去(需要:叙述方法)
·写的乱(需要:语言和逻辑)
·有内容,但写不出来(需要:写作套路)
二、积累素材(化解:不知道写什么)
素材:生活感受、新闻采访、读书笔记、网络搜索
1、生活感受
·照片还原发法:用眼睛拍照,并用文字把“照片”还原出来
要点:记录细节+融入自己的感受
·“知情意”法:详见案例
eg:杂菜包子(从食物到内心)
1.1这个食物有什么故事?
1.2这个食物什么特别之处?
1.3这个食物的做法。
1.4这个食物的味道。
1.5跟这个食物有关的人和事。
1.6这个食物带给你的感触。
1.7所有跟这个食物有关的感想。
1.8因为这种感触,你接下来的打算。
1—5是食物本身的故事(知:知识),
6—7是食物带来的情感(情:感情),
第8条是有感而发后的行动(意:意欲)。
这三部分,可以概括为事实、感情和行动。
2、新闻采访
·应用领域(新闻采访法):市场调查、用户研究、口述历史,甚至对家人回忆的采集。
·步骤:准备(准备清单、采访提纲)→采访(采访记录表格)→整理(核对、补充、整理)
3、读书笔记
·如何做读书笔记:摘要(好的句子、段落、图表等摘录)+感触(边读边想的感悟)+延伸(阅后书评)
·整理:首先整体分类,其次加查阅标记(索引)
·应用:把外界的素材,真正内化成可以被自己所用的资料。
4、网络搜索
注意事项:网上公开的资料往往不是第一手资料也没有唯一性,很多资料没有经过求证。
三、锻炼叙述方法(化解:写不下去)
叙述方法:故事叙述、金字塔式、脑洞大开式
1、故事叙述法
·时间推移法:制作时间表格(时间轴线-事件-前后衔接关系)
·事件脉络法:制作事件流程表(出场人物-场地-事件)
·主旨发散法:内容都围绕一个核心点,所有的内容都是核心点的延伸。
2、金字塔式
·先说结论,再解释原因
·先分级,再找到层级关系
·论点(一级)→分论点(二级)→解释论据(支持)
3、脑洞大开式
需注意:要有想象力+要有逻辑性+要有衔接性
四、锻炼语言和逻辑(化解:写的乱)
1、如何开头
·故事开头:讲一个故事
eg:电影《重庆森林》“我”和阿May的故事
·总结开头:先抛出结论
eg:一篇“我觉得我会报复社会,因为这个社会报复了我太多次……”
·悬疑开头:勾起好奇心
eg:《百年孤独》的“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自然开头:讲最开始想讲的话
eg:鲁迅《秋叶》“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2、如何连贯
先列提纲,如何开头,中间有几点,引用哪些资料,提供哪些数据。
3、整体内容布局
故事的开头,引入人物,占20%
故事的发展,展开事件,占30%
故事的结尾,占10%
对故事的联想及感慨,占20%
反思,占20%
eg:电影《釜山行》,冲突是重点,前铺垫和后反思轻度必需。
4、如何结尾
·结尾的地位:所有前面的铺垫都是为结尾服务的。
·结尾的四种形式:恍然大悟式、开放式、揭秘式、场景式。
五、模板写作法(化解:有内容,但写不出来)
模板类型:通知类、分析类、计划类和总结类
1、通知类模板
通知主体→通知内容→通知对象→注意事项→执行办法。
eg:“公司(主体)通知全体员工(对象),国庆节放假三天(内容),如有离京同事,需向人事部报备(注意事项),请各位配合执行为要(执行办法)。”
2、分析类模板
摘要→陈述→对比→分析→建议→参考资料附录
3、计划类模板
·个人计划:梳理自己(优势与短板)→目标分解→需要的资源
·商业计划书:市场和行业趋势>潜在商业机会>产品设计(功能、定价、渠道、营销策略)>财务和融资状况>法律及合规>使命与愿景>市场容量>核心诉求提炼市场验证>下一步发展计划>风险评估>经营团队
4、总结类
金字塔式总结:中心论点→分论点→内容
寄语
当你相信写作就是说话,写作就变成了一个自然的事。学会写作读书赏析 第(2)篇
本书全面地阐述了写作这件事,技巧方法齐全,还有作者对写作的理解。让人印象深刻。
作者认为,写作在于“勤”,也在于平常心。用平常心对待写作,坚持写,才能发现其中的乐趣。否则,得不偿失。
写作是工具,它可以帮你顺畅地完成工作;写作是技能,它能帮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写作是一种生活态度,它能让你用手,写出你的心。不论是哪一种功能,写作都是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
更好的自己不仅仅是技能的提升,还有心灵的丰盈。通过不断地自我表达,认识自己,也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关于技巧方面,简略地感悟概括便是写作是一头“牛”,主旨是筋,结构是骨头,内容是肉,文字是皮。作品要成为一头完整的牛,需要把作品当做“牛”来剖析。
好的作品也是一个不断打磨的过程,精雕细琢,才能出好的作品。好的文章也是改出来的。
总得来说,这是一本很受益的书。
学会写作读书赏析 第(3)篇困惑驱使我,也是我想看这本书的目地。怎么提高写作方法技巧及语言的锤炼和如何组织语言、修改等方面。通过刘老师讲解,并以生动形象的图表及范例,由浅入深,使我对写作大致有所了解,写作是一直以来所向往的,但只因不掌握其要领,以及看的书也不是太多,虽然有想法,但总感觉梳理不好千头万绪的语言。随老师的思路我也清晰只会写作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为什么要写作?写完了给谁看?怎样才能提高等等问题进行精炼阐述。写作就是写我所想,准确表达出来就是好文章。至于文章是否有深度那是想法问题。文章是不是文采斐然,那是语言转化成文字的问题。多看书,多思考,多与人交流,增广见闻等等这些都需要长期积累。写作是表达想法渠道,也是锤炼语言及思维的方法。值得一看的一本书!